鞠國蘭
摘 要:小學數學入門階段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開始,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學數學入門階段,通過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夠為學生打下夯實的數學基礎,從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主要分析了如何把好小學數學入門關。
關鍵詞:小學;數學;入門關
一、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小學數學入門階段,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至關重要。作為師者,要善于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呢?(1)教師要善于運用文本教材。我們知道,小學一年級的數學教材不像是一本數學書,更像是一本故事書。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運用教材,運用教材的趣味性引導學生喜歡上數學。(2)教學中巧妙使用情境教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年齡較小,他們的思維特征是根據事物或者模型的啟發,才能夠較好地發散思維。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巧妙創設情境教學,引導學生進入數學的天地。
二、營造和諧課堂氛圍
小學數學入門階段,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是保障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和諧的課堂氛圍能夠使學生快樂地學習,為學生的想象力插上翅膀,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教師是教學過程的領導者,是學生學習的引路者和參與者。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要從教師做起。怎樣才能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筆者認為,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其主要部分是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只有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營造出和諧的課堂氛圍。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同學生多交流溝通,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三、引導學生善思、善問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名言充分地辨析了學習與思考的關系,即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對于小學數學入門階段的教學,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和質疑問題。培養學生善于思考的品質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十分重要。教學中,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和具體情況,靈活多變地引導學生善思、善問。例如,在學習“數100以內的數”時,筆者課前讓學生在自己的家里、周圍尋找能用100以內的數描述的物體。在課堂上讓學生回答自己所數的事物,這種切合實際的方法能很好地讓學生思考問題,提高教學效率。
總之,小學數學入門階段是學生學習接觸數學的開始。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善思、善問,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地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姚建國.淺談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及培養途徑[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0(06).
(作者單位 河北省隆化縣堿房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