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耿霞
摘 要:隨著英語教學在小學階段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如何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成為每一位小學英語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從提高小學英語教師素質,在新課程下如何備課,營造和諧有效的教學氛圍,建立和諧有效的課程評價方式以及家校聯合五方面闡述了如何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教師素質
隨著素質教育及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英語教學在小學階段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我國大部分地區從一年級開始就開設英語課程,可見,我國小學英語教學已由部分城市小學實驗性開設進入全面鋪開、整體推進的新階段。雖然我國小學英語教學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清楚地認識到,由于種種原因,小學英語教學質量還不盡如人意。我們都知道,小學生的主動學習性比較弱,而且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有限,超過一定的時間往往就跟不上教師的教學思路,這些情況直接導致一種“填鴨式”的教學,缺乏了師生之間的交流。并且隨著課程難度的增大,越來越多的學生逐漸不喜歡上英語課。高年級學生的厭學情緒尤為明顯。長此下去,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越來越小,產生厭學、畏難情緒,課堂氣氛沉悶。另外,“啞巴英語”也是目前我們英語教學的痼疾。因此,如何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是每一位小學英語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一、提高小學英語教師素質
首先,教師要具備良好的專業知識,《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重點是在“聽、說、讀、寫、訓練上,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語音,正確地聽、說、讀、寫習慣和運用英語的習慣。”這就要求小學英語教師要掌握必備的英語學科基礎知識,包括語音學、詞匯學、語法學、英美文學等學科知識;在基本技能方面,具備聽、說、讀、寫、譯等技能。其次,小學英語教師要了解兒童心理,掌握兒童心理學知識。這樣,才能夠了解兒童的善變心理和個別差異,了解兒童的心理特點、認知水平與情感態度等,從而使英語教學建立在良好的情感態度的基礎上。針對這些方面,如何提高小學英語教師素質,筆者個人體會是:(1)在嚴把教師入口關的基礎上,拓寬英語教師引進渠道。(2)各學校根據實際出臺各項措施,提高英語教師教研能力。(3)對任課教師實行監督與指導。(4)多開展教學基本功競賽。
二、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認真做好備課工作
在備課過程中,筆者認為,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1)精心安排復習內容。(2)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做到準確、明了、精練。(3)預測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的認知錯誤并準備應急方案,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4)設計精練的英語課堂練習。(5)根據教學過程的設計和教學實際需要制作好教學所必需的教具或課件等。
三、創設融洽的情感氣氛,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要讓學生喜歡上英語課堂,需要我們把書本“死氣沉沉”的知識變成“鮮活”的東西呈現給學生。通過“變”促進課堂的和諧與有效。怎樣“變”?筆者認為:(1)利用實物或者圖畫使知識直觀化。(2)利用體態語,在做中學。(3)在教學中借助英語歌曲創設情境。(4)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整合起來。
此外,教師要創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的師生交流渠道。
小學英語的教學目標和內容都十分強調情景性和趣味性的結合。因此,在教學中,我們也要盡量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在完成了模仿、重復、對照、變換等語言項目的訓練后,可進行適量的英語交際活動,如,表演、猜謎、角色扮演、小組活動等,創造出一種聽、說、讀、寫、演、唱、畫等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同時,要隨時注意調整課堂結構,精心組織教學活動,隨機更換教學方法,做到“教有法而無定法”。
四、建立和諧有效的課程評價方式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采取激勵性評價,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可以采取形成性評價,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可以采取綜合性評價,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強調:“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課堂上教師的作用在于組織、引導、點撥,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提高能力。”
五、家校聯合,共同為學生取得更大的進步努力
英語是一門語言,要進行“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大量訓練,在這個過程中,有了家長的積極配合,對學生成績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筆者認為,在平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善于抓住家長一般都關心孩子學習這一特點,利用家長會及家長來訪常和他們聯系,爭取他們的合作,督促孩子做作業、聽磁帶、背書、默寫單詞等。
參考文獻:
[1]秦益鋒,王蘊芬.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9(01).
[2]謝大滔.關于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探討[J].集美大學學報,2005,6(3).
(作者單位 廣東省深圳市坪山新區坑梓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