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劍
摘 要:從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加強“雙師型”教員隊伍建設、加強與部隊的合作實習和加強實踐教學管理四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任職教育;實踐教學;士官教育
謂任職教育,即指任用個人從事某個職位前,為使其適應相應崗位工作需要而進行的專業知識、技能和素質的教育。能否將這支隊伍教育好,將直接關系到部隊的全面建設。下面就從四個方面談一下有效提高士官院校實踐教學質量的對策。
一、樹立方法意識,努力培養“方法型”人才
院校在任職教育培訓過程中應當重視學員的主體地位,積極轉變以往那種“以教員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形式和做法。一是做到傳授知識與探索知識相結合。二是做到傳授知識與訓練思維相結合。使理論知識升華為指導部隊實踐的有力工具,使學員在這一過程中逐步領會掌握運用理論知識指導創新部隊工作實踐的方法。
二、加強“雙師型”教員隊伍建設,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理論與實踐經驗并重、專兼結合的教員隊伍是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的關鍵。一是安排教員到軍工企業或部隊學習和鍛煉。二是引進高技能型教員。三是聘請兼職教員。定期請他們到學校現場指導、授課或舉辦講座,或者請他們在學校的大型實踐活動中當參謀、做評委。
三、加強與部隊的合作,真正實現學員“零距離”上崗
為增強畢業后士官的崗位適應能力,實現與部隊的真正對接,僅僅依靠校內的實踐教學還是不夠的,學員到部隊實習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這就要求我們加強與部隊的合作:一是在學員實習期間實行導師制度。二是建立學校與部隊互動的教育管理運行機制。
四、創新教育方法與手段,培養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
軍隊院校在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上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實踐教學中必須改革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手段。一要強調學員學習的自主性,堅持“自主學習”原則。二要重視學員個性發展,堅持“因人施教”的原則。三要培養學員的自信心,堅持“成功性”原則,即尊重每個學員追求成功、避免失敗的欲望,盡可能地為學員創造條件,以保證每個學員獲得成功。
任職能力的培養需要構建與之相適應的結構完整的教學課程體系。課程結構和內容要以崗位為向導,統籌任職基礎、任職能力和任職發展需要,以專業學習為基礎,兼顧崗位需要的靈活性和學員選擇性來設計,需要許多部門之間的相互協調和支持,才能真正使士官院校實踐教學推向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