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榮娟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和信息化教育的推進,現階段高中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高速的時代。特別是在2000年和2003年相繼召開的“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會議”和《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的頒布,都給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和高中階段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礎。高中信息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直接影響著高中信息技術教育的質量,同時也對國民信息素養的養成和基礎教育信息化的推進有一定的影響。針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知識來源與未來的發展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知識
一、我國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知識現狀
1.從運用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知識評價體系、評價的結果來看,教師之間在專業知識水平上的差距較大。影響教師專業知識水平的重要因素有教齡、教師的級別、教師所在學校的級別。
2.以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知識結構特點為依據,可將信息技術教師分為以下幾種類型:低分非均衡型、低分均衡型、高分非均衡型與高分均衡型。其中非均衡型和高分均衡型教師的專業知識在得分率上高于大部分在職教師和師范生,其中大部分高分均衡型的教師是骨干教師,中老年教師占低分非均衡型的教師比例居多,而高分非均衡型的教師以年輕教師為主。
3.在職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的重要知識來源主要是,自身教學經驗、反思和日常同事之間的交流;其中,最重要的知識來源是教學觀摩活動,而在所有獲得專業知識來源的途徑中,在職培訓和學歷補償教育的作用極不明顯。師范生的教育見習與實習、教法課是其專業知識的重要來源,而教育類課程、微格教學的作用不明顯。
二、針對現狀所提出的建議
1.瀏覽網頁獲得專業知識
教師應利用網絡的便捷性、信息共享性、信息專業性利用網絡進行在線學習,有助于自己專業知識水平的提升。
2.加強教師之間的合作交流
同事間的交流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而言,是其專業知識發展非常重要的來源,教師間可通過互相交流經驗心得來糾正、提高彼此的專業知識水平。為了促進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知識的發展,必須實現教學資源共享,群策群力。
3.重視職前的見習和實習
教師應在學校畢業前進行盡可能多的見習或實習,從實踐中得到初步的教學經驗,這些經驗將會反饋出教師對自己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和使用能力,從而及時彌補自身不足,為日后正式上崗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由于當今社會信息化與科技化的飛速發展,電腦的操作與網絡的應用已深入人類生活并呈現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信息技術對于學生來講是步入社會參加工作所應掌握的基本技能,因而教師對于信息技術的專業知識掌握及其教學水平對學生知識的掌握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水平應得到整體性的提高并受到足夠的重視,教師應將自己所學知識盡量發揮出最大作用,為其所教學生的美好未來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張文蘭,劉斌.教師專業發展背景下信息技術教師專業認同初探[J].現代教育技術,2010(01).
[2]馬亮.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知識結構探討[J].文學教育:中旬版,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