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成德
摘 要:保證幼兒的健康和安全不僅是家長的責任,更是幼教工作者的重要職責。幼兒園要通過加強教職工安全意識培養、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家園配合等多種方式,幫助幼兒樹立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保證每一個幼兒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關鍵詞:幼兒;安全教育;方式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教師不僅有責任保護幼兒安全,而且應該通過優化一日活動,對幼兒進行初步的、最基本的安全指導和教育。
一、加強教職工安全意識的培養,提高思想認識
教師是幼兒園安全教育的主要實施者和幼兒安全的守護者。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樹立教師正確的安全意識,為幼兒創設安全、和諧、溫馨的物質環境和心理環境,使幼兒得到身體及心理上的安全。
二、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活動,幫助幼兒樹立自我保護意識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我們將幼兒安全教育納入幼兒園的教育教學計劃中,將“日常生活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食品衛生安全教育”“用火用電安全教育”“緊急撤離、疏散、逃生安全教育”等安全教育活動融入幼兒游戲及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通過形式多樣的教育教學活動讓幼兒學會自我保護的簡單知識和方法。
1.將安全教育納入幼兒園的教育教學中。每學期都將安全教育有計劃地列入教育教學計劃中,教師通過安全圖片、看圖說話、詩歌、故事等多種形式,使每個幼兒在說說、涂涂、畫畫中了解掌握安全知識,懂得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應該怎么做。例如,在安全活動《安安全全做運動》中,結合圖片讓大班幼兒養成活動前自我檢查習慣。如,到戶外活動場地時,服裝應穿得合身,系好鞋帶,不要將尖銳的東西(比如,別針)等放在口袋里。實踐證明,它是幼兒安全教育非常有效的途徑,是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基本手段。
2.將安全教育融入游戲活動中。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教師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習得安全知識、自救及逃離躲避危險的技能,并能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鞏固生活技能。
3.將安全教育滲透在幼兒一日生活中。讓幼兒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感知、操作、領悟、建構生存安全能力,并讓幼兒在生活中參與安全管理,讓幼兒在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監督中接受教育,為他們提供交流、交往的機會和環境,滿足他們的成就感,充分體驗生命的意義,這樣既鍛煉了幼兒的能力,培養了品質,又維護了秩序,保證了安全。
三、有計劃地開展體育活動,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發展幼兒的身體運動能力,是預防事故發生、保證生命安全的重要條件。幼兒的感覺統合能力、動作協調能力、身體活動的平衡性、靈敏性、反應速度以及手腿肌肉的力量是影響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重要因素。事實證明,在發生緊急情況時,能迅速脫險的都是反應速度快、動作協調能力強的幼兒,所以,家長和教師應開展有計劃的體育活動,在增強體質、促進身心和諧發展的同時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四、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自我保護能力的發展
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自我保護能力是相輔相成、渾然天成的。例如,正確有序地穿脫衣服能保護身體免受傷害;熱水熱湯涼一涼再喝免燙傷;吃飯時不笑不打鬧可避免氣管進入異物;不吃路邊零食,以避免食物中毒等。日常活動中有意識訓練幼兒的這些生活習慣,幼兒力所能及的事就讓他自己做,不大包大攬,只有這樣,幼兒才能在自己的生活實踐中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起到自我保護的作用。
五、家園合力,共同完成安全大計
幼兒園制訂的安全教育培養目標在實施教育的同時也需要家長的配合才能完成。各班可通過開設家教專欄、家長園地、定期召開家長會,舉辦“家長學校”等多種形式,向家長宣傳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實將安全教育的內容延伸到每個幼兒家庭。利用家長和學校,有針對性地開展安全教育活動。此外,在平時多組織開展“做個小交警”“做個安全小衛士”“做個小小環保人”等主題活動,使幼兒在活動中接受教育,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的提高。
總之,一切為了幼兒。在我們的頭腦中,在我們的環境中,在我們的工作中,一定要把幼兒的安全放在首位,充分抓住每一個細節,將安全教育工作做充分,扎扎實實把安全融入幼兒真實的生活中,保證每一個幼兒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張麗.淺談如何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科學之友,2009(01).
[2]楊小容.幼兒安全教育談.科學咨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