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鑫
摘 要:有效教學的核心就是通過教師的教學,讓學生獲得具體的進步和發展。通過在Auto CAD這門課中,采用有效教學的方式,提高中職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學生的成長奠基。
關鍵詞:有效教學;計算機;Auto CAD;教學;運用
隨著計算機在社會的普及面越來越廣泛,AutoCAD作為廣為流行的繪圖工具,已被廣泛應用于土木建筑、裝飾裝潢、城市規劃、園林設計、電子電路、機械設計、服裝鞋帽、航空航天、輕工化工等諸多領域。因此,很多中職學校也紛紛開設了AutoCAD這門課,這對于機械繪圖的教學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效果明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熱情高漲。但如何將有效教學運用到AutoCAD實際教學過程中,亟待研究和改進。
有效教學的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率,即什么樣的教學是有效的。
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教學有沒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也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衡量有效教學的惟一指標。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引發學生的學習意向、興趣。教師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教學在學生“想學”“愿學”“樂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2)明確教學目標。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學什么”和“學到什么程度”。(3)采用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學方式。因此,結合以上三方面,談一下如何在AutoCAD教學中達到有效教學。
一、在Auto CAD教學中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激發學習興趣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真正對所學的內容產生興趣,他們才能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才能產生最好的學習效果。由于AutoCAD在社會的廣泛應用,作為中職類學生由于沒有升學壓力,最關心的就是如何在社會就業,找一個理想的用人單位,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因此,在學生學習AutoCAD這門學科之初,就讓學生了解學習這門課的主要作用,以及今后所能就業的主要方向和所從事的工作,并且介紹以往學好AutoCAD這門學科的優秀畢業生的先進事跡,讓學生對學習建立起信心,樹立起正確的學習目標,這樣就解決了學生“想學”的心理問題。
在“想學”的基礎上,還要解決學生“愿學”的心理問題。眾所周知,中職學生都是經過重點高中、普通高中層層篩選后又層層分流的初中畢業生、初中退學生、高中退學生、社會青年等,他們中的大部分學習能力較差,學習基礎薄弱,對初學AutoCAD這門學科,心里打怵,沒有底氣,不知道到底能不能學好。因此,在正式學習AutoCAD之初,教師在上課時,除了講授知識外,更多的是給學生打氣,用以往優秀畢業生的先進事跡,不斷地鼓舞學生、激勵學生、賞識學生,讓他們樹立起自信心。光有自信心并不夠,教師在課程設置和安排上,應盡量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基礎薄弱,對所講知識內容,盡量讓學生通俗易懂,并且知識含量不要多,每一節課都能做到當堂知識當堂掌握,不留死角。打好堅實的基礎,為學生今后“樂學”打下基礎。
已經解決了“想學”“愿學”的問題,那么如何讓學生“樂學”呢?我想,只有讓學生體會到所學知識能夠給他們帶來的快樂,才能從真正意義上解決這個問題。讓學生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比如幫助安保處老師繪制一旦發生危險時學生撤離的安全路線圖,并且貼到每一個班級,當學生看到自己所繪制的作品時,頓時為他們所制作的作品感到自豪。再比如,參與繪制學校的平面圖、新建食堂的整體規劃圖等等,都讓學生感到所學知識在現實生活的真正作用,從而在“想學”“愿學”的基礎上,更加“樂學”,真正建立起了學好AutoCAD這門學科的信心,為更進一步加深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在AutoCAD教學中明確教學目標,讓學生學習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已經解決了學生在學習AutoCAD中最初“想學”“愿學”“樂學”的問題,接下來教師要解決讓學生知道“學什么”和“學到什么程度”的問題。在學習AutoCAD之初,教師就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好整個AutoCAD學科的課程設置。由于現在社會上的相關AutoCAD這門學科教材有很多,各式各樣的,比如,有機械制圖方面的、有平面設計方面的、裝飾、裝潢方面的、家庭建筑、工程建筑等等,應該說是很全面,但是是否適應學生的學習,就需要教師在選取教材時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有的放矢地去選擇。因此,往往在教授時教師應選擇多種教材,以適應學生在學習時的具體需要,所以這也涉及到在中職類學校教授AutoCAD學科時,根據學生特點,應該開發適合學生學習的AutoCAD校本教材,這樣才有針對性,才能因材施教,并且教師也能了解學生的整體情況,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這就解決了學生“學什么”的問題。
那么“學到什么程度”呢?對于中職學校學生,由于他們本身的先天不足,不可能將大量的理論知識完全教授給他們,因為AutoCAD這門學科,所涉及不僅僅是制圖,在學習過程中會涉及機械、建筑、數學、藝術等諸多方面知識,實際上是一門綜合性的專業學科,所以在講授時應采用更多淺顯易懂,貼近生活的現實例子來教授學生,另外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可以對學生采取分小組教學,對不同情況的學生不同對待,面向全體,這樣就讓不論是基礎薄弱還是學習能力強的學生都能在學習過程中根據教師設定的學習目標,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地學習,事半功倍,效果明顯。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的學習,教師可以采用成立平面設計工作室的方式,將學生平時在課堂上所學的內容,與社會需要實際相結合,讓學生嘗試企業生產或者是生活當中使用AutoCAD制作的圖形,這樣不僅讓學生檢驗了自己所學的知識在實際工作中的運用,也鍛煉了工作能力,減少了學生進入社會,參加工作的磨合時間,做到無縫對接,同時學生良好的表現,也會促使他們更進一步加強對本學科的學習,進而帶動其他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從而形成了一種積極向上,不怕困難,主動樂觀的學習氛圍,使教師課堂教學真正地達到了有效教學。
三、在AutoCAD教學中采用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學方式
無論是解決學生“想學”“愿學”“樂學”的問題,還是“學什么”“學到什么程度”的問題,關鍵是教師在教學中采用哪種更易于學生理解和接受的教學方式。在AutoCAD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的教學方法有很多,比如,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法、目標引領法等,這些教學方法各有千秋,都能實現一定的課堂教學效果,但是對于中職學生來說,我覺得最有效的教學方法應該是將學生每堂課所學的內容,當堂理解、當堂掌握、當堂轉化成實際工作能力,這才有助于學生樂于學習,健康發展。中職學校培養學生應該是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學生,所以我覺得課堂教學應該更加體現專業技能方面的培養。比如,我校近幾年采用的“崗位技能嘗試教學模式”目的就是將“課堂變成實訓場,崗位嘗試練技能”。這種模式的核心是:以“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業教育思想為指導思想,以就業為導向,以崗位技能為核心,依托課堂教學和實訓教學,對學生進行崗位技能訓練,讓學生在嘗試中實踐,在實踐的發散和聚合中,實現教學目標和崗位技能目標融合的一種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中通過明確技能目標、學生嘗試技能、教師示范技能、學生練習技能、鞏固技能、測評技能達標這六個步驟,使每個步驟中都包含了對學生技能的培養,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轉化成實際的工作能力。
正所謂教無定法,只要真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實踐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企業就業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我覺得在教學當中我們都可以采用,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提高,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參考文獻:
[1]伍臨莉.《AutoCAD制圖》教學改革的新探索[J].管理觀察,2010(11).
[2]趙原.崗位技能嘗試法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當代教育之窗,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