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松等
摘 要 目的:采用舒肝解郁膠囊治療心血管神經官能癥患者60例,確定舒肝解郁膠囊對心血管神經官能癥的治療作用。方法:應用舒肝解郁膠囊和帕羅西汀比較治療心血管神經官能癥患者的療效,通過SCL-90評分、HAMA、HAMD量表進行測量比較。結果:所有入選對象在治療中未見明顯不良反應,總有效率75%,抑郁性神經癥高于其他類型,SCL-90評分比較發現,軀體化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因子分值明顯下降。結論:舒肝解郁膠囊是臨床治療神經癥療效可靠安全的藥物之一,特別對改善抑郁性神經癥效果顯著,療效好,且較單用帕羅西汀起效快。
關鍵詞 舒肝解郁膠囊 心血管神經官能癥 抑郁狀態
在心內科門診和住院患者中,超過半數表現為胸悶、胸痛、憋氣、嘆氣呼吸困難等“精神-神經”障礙。其中多數患者屬于CCMD-3神經癥分類中的“軀體形式自主神經紊亂”,將此統稱為“心臟神經癥”,并把主要表現焦慮或抑郁狀態的“精神-神經”障礙分別稱為“焦慮性神經癥”或“抑郁性神經癥”。2011年1月~2012年10月應用舒肝解郁膠囊治療心血管神經官能癥患者60例,收到了一定的療效,現分析如下。
資料與方法
60例患者均符合《實用內科學》中對心血管神經官能癥的診斷標準,即:①心血管功能失調癥狀:心悸氣短心前區疼痛等;②全身性神經官能癥表現:頭暈失眠焦慮緊張多汗等;③詳細的全身和心血管系統方面檢查證實并無器質性心臟病證據;④少數可見血壓輕微升高心率增快,偶發期前收縮和心音增強。β受體阻滯劑大多能使心率減慢,癥狀減輕或消失,心電圖ST-T波改變恢復正常,并使運動負荷試驗轉為陰性;疑似病例行冠狀動脈照影或冠脈CT檢查,結果正常。所有患者病程均2周以上,但不符合精神分裂癥的診斷,在入選前1個月內沒有服用抗抑郁藥物。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前SCL-90量表評分無統計學差異,HAMA≥14分。兩組在年齡、性別、病程、病情等方面經統計學處理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排除標準:明顯精神異常者有嚴重抑郁或酒精依賴及自殺觀念者及其他內科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心肌炎或心肌炎后遺癥、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治療方法:治療組口服舒肝解郁膠囊2粒/次,2次/日,于餐后30分鐘服用,連用8周,合用帕羅西汀20mg,1次/日,連用8周。對照組單用帕羅西汀20mg,1次/日,連用8周。試驗期間不合用其他精神類藥物,包括抗焦慮抑郁藥物,實驗前1周停用其他相關的焦慮抑郁藥物。
療效評定標準:治療前、后分別對其進行SCL-90量表和心電圖肝腎功等檢查。①治療前1、2、4、8周HAMD、HAMA評定。HAMA減分率≤30%無效,②≥30%好轉;③≥50%顯著好轉;④≥80%為臨床治愈。總有效率為痊愈率與顯著好轉率之和。并于治療前后分別檢測血常規、心電圖、肝腎功等檢查。
統計學處理:計量數據以(X±S)表示,對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1周、2周、4周、8周的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采用SPSS11.0軟件完成統計分析。
結 果
所有入選對象在治療中未見明顯不良反應,總有效率75%,抑郁性神經癥高于其他類型,SCL-90評分比較發現,軀體化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因子分值明顯下降。見表2和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