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蘭玲
摘 要 目的:探討經皮膽紅素測定儀在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篩查中的實用價值。方法:采用JD-1B型經皮膽紅素測定儀對1200例新生兒進行膽紅素測定,并將篩出的59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與靜脈血清膽紅素值進行比較。結果:經皮膽紅素測定儀讀數(Tcb)對病理性黃疸篩選的特異性高,生后48小時達100%,Tcb讀數與峰值血清膽紅素間呈正相關,第48小時相關性最好(P<0.001),病理性黃疸新生兒經皮檢測值與血清檢測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經皮膽紅素測定儀具有無創傷性、簡便易行、準確性高的特點,對病理性黃疸的篩查及動態監測有良好的臨床實用價值。
關鍵詞 經皮膽紅素測定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 核黃疸
本文采用JD-1B型經皮膽紅素測定儀對新生兒黃疸進行動態監測,為新生兒早期病理性黃疸的干預提供依據。
資料與方法
2010年9月~2011年12月收治正常足月分娩新生兒1200例,孕37~41周,體重2500~4000g,Apgar評分8~10分,外觀無畸形,母親體健無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
方法:①經皮膽紅素測定:采用JD-1B型經皮膽紅素測定儀,由專人負責分別在新生兒出生第1、2、3、4天晨間測量。測量部位:取前額及胸部皮膚。方法:儀器垂直對準皮膚,使探頭與皮膚全面接觸,不留空隙,按壓探頭,儀器自動發出閃光,在儀器的顯示屏上即可顯示讀數,為避免操作誤差,兩部位分別按壓3次,取其均值。②血清膽紅素測定:對經皮膽紅素測定篩查出的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按常規抽取股靜脈血2ml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分析檢驗。
統計學處理:對原始數據進行整理,利用Excel建立數據庫,使用SPSS軟件進行分析。結 果
根據對照數值,可以看出JH20-1B經皮膽紅素測定儀讀數≥12為病理性黃疸。見表1。
在1200例新生兒中,病理性黃疸59例,正常新生兒與病理性黃疸新生兒經皮膽紅素測定比值,見表2。
Tcb讀數取其各時間的平均值,出生24小時Tcb與峰值血清膽紅素濃度無相關(r=0.27,0.01
討 論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是以皮膚黃疸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病癥,黃疸通常開始于面部,隨著血清膽紅素的上升,黃疸逐漸發展到胸腹部、四肢、手心足底,有大量研究表明,經皮測得的膽紅素值與血清膽紅素水平呈高度的直線關系[1]。隨著對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監測技術及治療方法的進步,尤其是光療技術的應用、換血方法的改進,在三級醫院核黃疸已經不多見,但在基層醫院,病理性黃疸及其膽紅素腦病對小兒進遠期預后仍是嚴重威脅,由于核黃疸是一種嚴重的不可逆性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因此,早期發現并給予積極有效的治療顯得尤為重要,傳統的肉眼觀察有其局限性,靜脈采血測定血清膽紅素濃度增加了患兒皮膚感染、出血損傷的機會。目前,國外對Tcb讀數作為篩選方法的可靠性已予以肯定并在臨床廣泛使用,本文研究也證實了Tcb作為篩選的可靠性,從表2結果可以看出,從第2天開始,病理性黃疸新生兒與正常新生兒經皮膽紅素值相比即有統計學意義(P<0.01),因而,除出生前已經確診或可疑有溶血癥者外,生后第2天可作為新生兒篩查的最佳時間,進行重點監護,由表3可以看出生后2小時特異性27.3%,但至第48小時即達100%,說明第48小時Tcb讀數篩選無1例病理性黃疸可以漏診,減少了臨床失誤,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核黃疸的發生。
總之,JH-1B型經皮膽紅素測定儀是一種無創傷性、簡便易行、重復性強、準確性高的病理性黃疸篩選方法,根據經皮測黃疸值的大小變化判定血清膽紅素濃度的高低變化,從而有效地對新生兒黃疸進行動態檢測值得臨床推廣,特別是基層醫院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吳曉翠,吳莉.無創傷性檢查在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1999,14(5):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