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
摘 要 目的:研究尿常規亞硝酸鹽測定與尿沉渣細菌計數對尿路感染的篩查方法,為臨床診斷工作的進步提供必要的參考;方法:收治尿路感染患者300例,均接受尿樣檢測,對其檢查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300例患者中,51例呈現亞硝酸鹽陽性,249例呈現陰性,針對尿路感染這一臨床疾病,陰性預測值57.8%,陽性預測值90.2%。尿沉渣細菌技術的結果顯示,143例呈現陰性,157例呈現陽性,陰性預測值84.6%,陽性預測值62.4%。在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靈敏度、特異度上,亞硝酸鹽測定與尿沉渣細菌計數均有著顯著區別,比較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臨床中,應用尿常規亞硝酸鹽測定,其陽性結果較為可靠,應用尿沉渣細菌計數測定時,其陰性結果較為可靠,將這兩種手段綜合使用,能夠有效輔助臨床對尿路感染的篩查,提升診療質量。
關鍵詞 尿常規 尿沉渣細菌計數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指的是尿路黏膜或者組織受到病原體的影響而出現的炎癥。為研究尿常規亞硝酸鹽測定與尿沉渣細菌計數對尿路感染的篩查方法,為臨床診斷工作的進步提供必要的參考,收治尿路感染患者300例,均接受尿樣檢測,對其檢查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對檢驗結果的陰陽性進行記錄,觀察其對于尿路感染的篩查情況,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9年6~11月收治尿路感染患者300例,男236例,女64例;年齡23~67歲,平均45.8歲。進行尿常規亞硝酸鹽測定與尿沉渣細菌計數。
方法:選取細菌鑒定儀、全自動尿常規分析儀,以及相關試劑,進行操作。首先,需要采集中段尿液標本,操作時需要保證嚴格無菌,要求女性在取樣前將外陰部位仔細清洗[1]。尿樣被存放在無菌試管中,進行檢測。利用分析儀測定亞硝酸鹽,同時應用1μl的接種環,將尿樣接種在血平板上,隨后置入36℃恒溫箱內,進行細菌培養[2]。在1天內取出,觀察菌落的生長情況。如果發現革蘭陽性菌超出104cfu/ml,或者革蘭陰性菌超出105cfu/ml,則為陽性結果[3]。同時,采取尿培養方法,進行試驗。完成檢測后,記錄亞硝酸鹽與尿沉渣細菌計數陰陽性,并與尿培養的結果進行比較分析,判斷其預測值的大小,評價應用效果。
統計學處理:選取SPSS13.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P<0.05時,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
300例患者中,51例呈現亞硝酸鹽陽性,249例呈現陰性,針對尿路感染這一臨床疾病,陰性預測值57.8%,陽性預測值90.2%。尿沉渣細菌技術的結果顯示,143例呈現陰性,157例呈現陽性,陰性預測值84.6%,陽性預測值62.4%。在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靈敏度、特異度上,亞硝酸鹽測定與尿沉渣細菌計數均有著顯著區別,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尿沉渣細菌計數與尿培養結果對比,見表1。
亞硝酸鹽測定與尿培養結果對比,見表2。
亞硝酸鹽與尿沉渣細菌計數兩種手段的效果對比,見表3。
討 論
泌尿科臨床中,尿路感染屬于常見的一類疾病,患者病情如果未能得到及時控制,則很可能發展成慢性感染,給患者的日常工作與生活帶來種種不便。因此,針對該病,必須及時確診并治療,減輕患者痛苦,維護其生命健康。在診斷尿路感染時,臨床需要進行相關檢測,尿液培養歷時過長,效率不高,因此治療人員致力于尋求其他方法[4]。伴隨科學技術的進步,醫療設備與手段得到發展,人們開始應用自動化分析儀檢測尿常規項目,針對尿路感染,著重進行亞硝酸鹽測定與尿沉渣細菌計數。關于上述兩項檢測的效果,相關的資料并不多,因此筆者進行了此次探究。醫學研究證實,大腸埃希氏菌與腸球菌屬于尿路感染常見的病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