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蓮等
摘 要 目的:了解肝癌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lgG、lgA、lgM及補體C3、C4的變化。方法:采用免疫比濁法對31例肝癌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補體進行測定。結果:肝癌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lgG、lgA及補體C3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具差異有顯著性(P<0.05);免疫球蛋白lgM、補體C4雖高于對照組,但無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肝癌患者體液免疫功能增強。
關鍵詞 免疫球蛋白 補體 肝癌
惡性腫瘤患者往往伴有體液免疫功能的異常,為了解肝癌患者體液免疫功能的變化,測定31例肝癌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lgG、lgA、lgM及補體C3、C4的水平。旨在探討肝癌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以及補體檢測的臨床意義,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2年1月~2003年8月收治肝癌患者患者31例,作為肝癌組,其中男23例,女8例,年齡36~76歲,平均59.5歲。對照組28例均系來我院體檢無肝病史的健康人群,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齡33~71歲,平均52.5歲。
測定方法:采用免疫比濁法進行測定,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為測定儀器,嚴格按試劑盒說明書操作。
統計學處理:采用兩樣本均值比較的t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
結 果
肝癌患者血清中lgG、lgA、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免疫球蛋白lgM、補體C4與對照組比較具有增高的趨勢,但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討 論
免疫系統受抗原刺激后,β淋巴細胞轉化為漿細胞,漿細胞分泌免疫球蛋白(lg)并釋放入血液,使機體產生相對的抗原的體液免疫??贵w是指能與相應抗原特異性結合,并有免疫功能的免疫球蛋白[1]。本研究結果表明,肝癌患者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lgG、lgA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lgM雖有高于對照組的趨勢,但無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肝癌患者的體液免疫功能是增強的,主要表現在分泌lgG、lgA增多。腫瘤細胞雖是體內的正常細胞轉變而來,由于發生了深刻的遺傳改變,具有許多不同于正常細胞的生物學特性,其中有些可以被機體的免疫系統識別為“非己”成分并對它產生免疫反應,腫瘤患者的血清中已測出對腫瘤應答的抗體,支持腫瘤患者對腫瘤相關抗原有產生抗體的效應肝癌患者免疫球蛋白lgG、lgA分泌增多的機理還不清楚[2],是否是針對肝癌的某些腫瘤抗體(特異性或非特異性)而產生的抗體,或者是因為腫瘤細胞產生的抑制因子同樣抑制了TS細胞,使控制β細胞分化的能力減弱,致使β細胞功能亢進,導致lgG升高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大多人認為肝臟是合成各種補體成分的重要場所。因此肝功能與補體活性關系密切。在一些肝功能下降的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各補體成分可降低[3]。但本研究結果表明,肝癌患者血清中的C3高于對照組(P<0.05),C4有高于對照組的趨勢,但無顯著性差異(P>0.05)。對于肝癌患者補體升高和機制目前尚不明確。但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4]:①肝癌細胞能合成補體。②癌組織的某種刺激作用使補體生產增加。③肝癌患者的補體系統代償增加,以加強機體的體液免疫作用。
綜上所述,本研究表明,肝癌患者的體液免疫功能是增強的。
參考文獻
1 李長英.血清免疫球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工企醫刊,2002,15(1):92.
2 林長卿,徐長霖,何球藻,主編.醫學基礎免疫學[M[.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2:323-335.
3 袁俐,周巖,趙郁冰,等.乙型肝炎與補體C3水平的研究.中國實驗臨床免疫學雜志,1997,2:37.
4 李巍,科爾斯泰.補體在肝癌診斷治療和監測中的意義.中華實驗外科雜志,1992,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