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少妍
摘 要 目的:研究探討對進行脊椎術后患者自控鎮痛的護理效果,對其進行分析研究。方法:收治行脊椎后路手術治療患者66例,男36例,女30例,年齡30~70歲,將患者平均分為兩組,試驗組與對照組,對照組進行手術以后,對其進行哌替啶或者強痛定等鎮痛劑治療,而試驗組在進行脊椎手術以后,為患者進行自控鎮痛治療,兩組資料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結果:試驗組與對照組手術后鎮痛程度比較,試驗組感覺到的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試驗組的睡眠質量比較好,對照組的睡眠比較比較差,在同一段時期對照組的睡眠時間相對試驗組短,兩組的睡眠時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試驗組的滿意度100%,而對照組的滿意度87.9%,兩組的滿意度比較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照組的鎮痛效果不如試驗組好,試驗組手術以后感覺到的疼痛程度低,可以更有效的保證睡眠質量,從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因此在臨床脊椎手術以后。
關鍵詞 脊椎手術以后 自控鎮痛 護理觀察分析
弓形俯臥位支架適用于脊椎后路手術之中,尤其是在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椎體滑脫以及壓縮性骨折等手術里經常應用,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現如今人類的壽命在逐漸增長,各種疾病的并發率也逐漸增多,醫療技術水平也在逐漸發展,現代護理不僅僅是操作水平的提高,更應該注重對患者的人性化護理,滿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從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滿意度[1],為醫院帶來更好的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脊椎手術進行之后,會為患者帶來特大傷痛,為此護理人員要注意降低患者的疼痛,使患者可以有效的提高睡眠質量,為此我院特進行此次試驗,分析在為脊椎手術之后如何為患者更有效地鎮痛,我院推行自控鎮痛的治療方法,現報告如下。資料與方法
2009年9月~2011年9月收治行脊椎后路手術治療患者66例,男36例,女30例,年齡30~70歲,將患者平均分為兩組試驗組與對照組,對照組進行手術以后,對其進行哌替啶或者強痛定等鎮痛劑治療,而試驗組在進行脊椎手術以后,為患者進行自控鎮痛治療,兩組資料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對照組為患者進行鎮痛主要是依據患者的疼痛程度,給予患者哌替啶、強痛定等鎮痛劑進行有效的鎮痛。試驗組手術以后,要將硬膜外導管連接鎮痛泵,在鎮痛泵內置入麻醉藥50ml,嗎啡5ml要加0.75%布比卡因9ml以及加0.9%氯化鈉注射液36ml,手術以后要經硬膜外留置管為患者注入負荷量5ml左右,依據患者的疼痛程度,自己控制給藥的劑量,以及控制給藥的速度,PCA泵要通常保留2~3天[2]。
護理方法:①常規護理:保持患者的呼吸循環通暢,患者在手術之前肺功能不佳,因此手術前要注意為患者進行肺功能的鍛煉,同時在手術時會使用弓形俯臥位支架也會為患者的呼吸帶來一定的阻力,因此在手術以后,要注意為患者進行加強呼吸道的管理,在患者的床邊應該備有吸引器,給予患者霧化吸入,協助患者排痰,由于手術為患者帶來帶來創傷面大,手術過程會導致患者失血量多,容易引發患者血容量不足,低血容量會導致器官組織處于低灌注狀態,導致患者的器官功能不全,影響患者的神經功能正常恢復,因此手術以后應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手術以后每小時均應為患者進行測血壓以及測脈搏,測患者的呼吸和氧飽和度等,直至患者各項體征恢復平穩,要給予患者平衡鹽溶液滴入,患者的心率降到70次/分以后,為患者進行補液治療,已達到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的效果。②心理護理:患者入院以后要多臥床休息,除非進行必要的生理活動時,其余時間盡量減少患者活動,脊柱骨折以及截癱患者需要絕對的臥床休息,患者對于自己的疾病比較恐慌,因此要與患者交流溝通,熱情誠懇的對待患者,了解患者的心理,為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為患者講述手術以后鎮痛的重要性,為患者介紹鎮痛泵如何鎮痛,為患者介紹鎮痛泵為同類患者鎮痛的成功案例等,使患者對于鎮痛有信心,保持患者心理狀態的穩定,積極的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有效鎮痛,使鎮痛效果更加顯著[3]。
疼痛指標標準:疼痛為0級的患者,表示無疼痛;為1級的,表示患者有輕度的疼痛,疼痛不劇烈,患者可以忍受,不影響患者的睡眠;為2級的,表示中度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有時難以忍受,患者睡眠受到部分干擾;為3級的,表示患者的感到重度疼痛,疼痛比較劇烈,患者難以忍受,嚴重干擾患者的睡眠質量,甚至患者無法進行睡眠;睡眠的時間指的是患者可以熟睡的時間,患者呼吸均勻的狀態下[4]。
統計學處理:將所得數據錄入SPSS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t檢驗,對試驗組與對照組的鎮痛效果進行比較分析,當P<0.05時有統計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