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紅
摘 要 觀察患者的先兆癥狀是醫師預判病情的重要依據,在用藥治療過程中,患者的病情變化,都有各種臨床表現,護士在護理與處置的過程中,應觀察患者的變化,與患者及家屬進行及時的溝通,及時發現各種異常表現,書寫護理記錄,并詳細地匯報給醫生,為醫生調整和修正治療方案提供可靠依據。
關鍵詞 護理 觀察與處理 依據
呼吸內科的患者,大多以老年人為主。他們在患有呼吸內科疾病的同時,往往還有其他慢性病。護理人員在給患者的治療處置過程中,在認真細致的同時,要注意觀察患者住院期間的各種臨床表現和細微變化,耐心做好護理工作,使患者早日康復。多年來,我們積累了一點經驗,現介紹如下。
觀察與處理
呼吸觀察與處理:活動時患者呼吸平穩,病情輕。活動時出現呼氣性呼吸困難,伴有哮鳴音,病情重,哮喘患者和老年性支氣管炎者多見。平臥時咳嗽,痰稠、不能咳出,患者常常被迫坐起。張口抬肩、用力喘氣,出現極度呼吸困難,病情較危險。多見于老年性慢性氣管炎合并感染較重時的表現。痰多、痰稠不易咳出,隨時有阻塞氣管通氣的危險發生。馬上吸痰,把黏稠的痰吸出后,給于地塞米松4mg,糜蛋白酶8000U,喘定0.5g,0.9%的生理鹽水30ml,超聲霧化25分鐘。
意識觀察與處理:患者出差意識朦朧,白天嗜睡、反應遲鈍,雙手撲擊樣震顫,在給予低流量吸氧的同時,要及時向醫生報告患者的這一臨床表現,及時給予呼吸興奮劑。以避免肺性腦病的發生,于些同時,要向患者家屬進行宣教,嗜睡、朦朧、遲鈍是腦乏氧的臨床反應,不是疾病的好轉癥象,要引起高度重視,嚴密觀查患者的行為變化,及時和醫生、護士溝通,配合治療。
咳嗽咯痰觀察與處理:觀察每天咳嗽的次數和性質,并認真記載。患者痰液較多時,可在床頭放置紙杯,吐痰入杯,觀察痰的顏色和氣味,注意觀察有無血性泡沫痰。如果患者反復咳嗽、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并且痰液中有血絲,這表明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轉,如果患者的痰液為粉紅色泡沫狀這提示患者發生了急性肺水腫,應馬上報告醫生。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護理記錄上,要詳細的記載患者每天痰的量、顏色、是否黏稠、有無氣味。給主治醫生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臨床資料。
生命體征的觀察與處理:遵醫囑正確測量和記錄體溫、脈搏、呼吸、血壓。一絲不茍詳細認真,實事求是。測量結果與現病情不符合時應復測。測量體溫的時候應該向患者講清楚,挾緊體溫計以防跌落。給重癥患者測體溫時,護士守候在旁。脈搏的測量:呼吸內科的患者,大多以老年人為主,往往幾種病同時存在,若有偏癱者測健肢。測定呼吸:觀察呼吸的深淺度、節律、是胸式呼吸還是腹式呼吸。呼吸微弱不容易觀察時,可用薄紙一條置于患者鼻孔前,觀察紙被吹動的次數便可。測量血壓:以測右臂為最佳,有疾患者測健側。如測患者血壓高時,應再測量1次,測量完畢,不要把血壓高,或者把血壓的值當患者的面讀出來。以防對患者造成刺激,血壓再度升高。如果患者問起,可以委娩的回答。
護 理
環境與心理護理:按病因給患者分配病房,床邊設立相應護欄。病房要光線充足,通風良好。不使用刺激性氣味較強的消毒劑,不放花草。地面濕式清掃,3次/日。拖布固定,一室一拖,用后洗凈懸掛。病房內、走廊、廁所地面要保持干燥,無雜物。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病程長,長期反復發作,長期處于緊張、消沉、恐懼、煩燥狀態。護理人員要利用治療處置和患者接觸時,建立有效、良好的溝通。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個輕柔的動作、一句簡短的話語,使患者感到溫馨、親切,拉短醫患距離。
用藥期間的護理:遵醫囑使用的抗生素、祛痰平喘藥時,要嚴密觀察輸液后的反應,是否有過敏的現象發生,使用廣譜抗生素數天后的患者觀察口腔黏膜情況,防止二重感染。使用呼吸興奮劑者觀察有無惡心、嘔吐、煩躁、顏面潮紅、肌肉顫動等現象,并隨時調整輸入液體的速度。
健康教育
對呼吸內科患者及家屬進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在住院期間,向他們反復灌輸出院后的注意事項。
提醒患者及家屬注意保暖,密切注意天氣變化,及時添加衣物,防止受涼、感冒。做好頭和腳的防護,冬季出門戴口罩。霧霾天氣不外出。
指導患者進行呼吸功能康復訓練,做好腹式呼吸。遠離煙酒。
堅持長期低流量氧療,指導患者在家中進行。提高生活質量,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做好自我防護,不去“高危場所”。不去人口密集的地方。以防交叉感染。
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鍛煉項目,堅持常久,持之以恒。
注意居室通風,減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常開門窗通風換氣,每次通風時間不宜過長,以15~30分鐘為宜,保持空氣流通,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小 結
呼吸內科的患者大多以老年人為主,他們在患有呼吸內科疾病的同時,往往還有其他慢性病。護理人員在給患者的治療處置過程中,在認真細致的同時,要注意觀察患者住院期間的各種臨床表現和細微變化,耐心做好護理工作,使患者早日康復。
總而言之,觀察患者的先兆癥狀是醫師預判病情的重要依據,在用藥治療過程中,患者的病情變化都有各種臨床表現,護士在護理與處置的過程中,應注意觀察患者的變化,與患者及家屬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及時發現各種異常表現,書寫護理記錄,并詳細地匯報給醫生,為醫生調整和修正治療方案提供可靠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