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仙麗
摘 要 目的:分析個性化飲食指導對糖尿病患者的飲食遵醫行為的影響。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120例,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60例。試驗組實行個性化飲食指導,對照組按常規飲食護理,比較兩組飲食遵醫行為及滿意度。結果:試驗組的飲食遵醫控制及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結論:個性化飲食指導更易讓患者執行和接受,滿意度高。對患者疾病控制具有積極有利的影響。
關鍵詞 糖尿病 個性化飲食指導 遵醫行為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障礙性疾病。目前,我國糖尿病的發病率有逐年增長的趨勢,該疾病及其并發癥對人類健康危害十分嚴重。針對患者飲食控制進行健康教育,對糖尿病發病機制及飲食控制的重要性進行宣傳,使患者了解糖尿病是慢性疾病過程,飲食控制對糖尿病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1]。2011年9月~2012年3月對120例糖尿病患者實施個性化的飲食指導收到了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1年9月~2012年3月收治糖尿病患者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齡32~82歲,平均47.6±10.6歲;體質量55~76kg,平均體質量68.1±10.27kg;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4例,高中及中專32例,大專以上24例。隨機分成兩組,每組60例。兩組年齡、性別、體質量及文化程度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有可比性。
方法:入院將所有患者均進行糖尿病常規護理和藥物治療。觀察組則在上述常規護理和藥物治療基礎上進行個性化飲食指導。具體方法:①按照營養師根據患者的身高、體質量、體力活動水平,計算出該患者的體質指數,在計算出其每天所需總能量,按3餐能量比合理分配3餐能量,然后根據2009中國居民膳食寶塔進行營養素搭配。②根據能量及營養素的量制訂出每天食譜,定出3餐食物的量、種類,蔬菜及水果的量等。③利用食物交換份法,對食譜適當調整,食物品重多樣化。④告知患者進食碳水化合物及糖類過多對機體的不良影響選擇血糖生成指數低的蔬菜和水果。如:蕎麥面條、牛奶、柚子等,少食含糖高的食物。同時,解答患者的疑問,指導飲食中熱量的計算方法[2]。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糖尿病患者個性化飲食指導6個月后的飲食遵醫行為及滿意度的變化。遵醫是指出院后6個月內按醫囑進行藥物治療、飲食控制、運動治療、自我檢測、按時復診。遵醫率是指遵醫患者例數占本組觀察例數的百分比[3]。
統計學處理: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算資料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
兩組比較,見表1。
討 論
糖尿病治療提倡藥物治療,飲食控制,運動治療,血糖監測和健康教育“五駕馬車”同時進行,飲食治療具有極其重要意義,合理的應是控制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及平穩,而不規律的飲食及過度飲食是引起血糖升高,低血糖反應甚至并發癥的主要原因,只要通過調整合理的飲食結構,依據患者的活動量及勞動強度制訂合理的熱量攝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防止和延緩并發癥的發生。通過個性化飲食指導,患者的參與感直接得以實現,遵醫行為良好,生活滿意度提高。并且,個性化飲食指導從根本解決了患者食物種類,數量抽象的難題,便于接受。為有效控制患者機體血糖水平提供了可靠的科學依據,收到了患者的好評。
參考文獻
1 孫曉梅,鄭金波,張思云.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對糖尿病患者的影響.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18):260.
2 陸曄.健康教育路徑在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應用.護理與康復,2008,7(7):551-552.
3 鄭春燕,陳育群.糖尿病之家對促進社區糖尿病患者康復的效果觀察.護理與康復,2010,9(1):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