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茹
摘 要:針對提高孩子數學成績問題,從學習興趣、意志力、認知結構、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多方面分析初中學生數學薄弱的成因,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采取分層教學,提出解決上述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數學學習 成因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2(c)-0085-01
數學學習是孩子在中學階段學習文化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怎樣提高孩子的數學成績一直是老師探討、家長關注的重要課題!
1 分析孩子數學薄弱的成因
1.1 缺乏學習數學的興趣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興趣往往是他們學習的一種動力。對于初中學生來說,要想使學生對學習充滿積極性,那么主要取決于怎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克服在學習中遇到的種種困難。筆者對初中學生數學學習進行抽樣調查表明,284名被調查學生中,對學習數學有興趣的占51%,其中有直接興趣的47人,占15%;有間接興趣的85人,占30%;原來不感興趣,后因更換老師等原因而產主興趣的17人,占6%;對數學不感興趣或興趣弱的占49%,其中直接不感興趣的20人,占7%,原來有興趣,后來興趣減退的118人,占42%。調查中還發現,學習數學興趣比較淡薄的學生數學學習成績也比較差,學習成績與學習興趣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初中學生要學好數學,就得先培養數學興趣,有了興趣從而激發學習的動力。
1.2 學習意志薄弱
學習意志是指學生根據學習的目標,在學習過程中自覺地實施、調節和控制自己的學習行為,不斷排除干擾,克服困難,以完成預定的學習任務的心理過程。無論對誰來說,學習都是一個艱苦、細致、耐心的腦力活動過程,要求有堅強的意志和頑強毅力。可以說,在學習中意志是作為學生實現學習目標的最根本條件。學習活動總是與不斷克服學習困難相聯系的,與小學階段的學習相比,初中數學難度加深,教學方式的變化也比較大,教師輔導減少,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增強。在中小銜接過程中有的學生適應性強,有的學生適應性差,表現出學習情感脆弱、意志不夠堅強,在學習中,一遇到困難和挫折就退縮,甚至喪失信心,導致學習成績下降。
1.3 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結構,雖掌握知識,但技能不系統,導致了不能為以后的連續學習提供必要的基礎
相比小學數學而言,初中數學教材結構的邏輯性、系統性更強。首先表現在教材知識的銜接上,前面所學的知識往往是后邊學習的基礎;其次還表現在掌握數學知識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必須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學生對前面所學的內容達不到規定的要求,不能及時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就造成了連續學習過程中的薄弱環節,跟不上集體學習的進程,導致學習數學學科的薄弱。
1.4 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達不到統一,難以適應數學學習的要求
七年階段是數學學習分化最明顯的階段。一個重要原因是初中階段數學課程對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要求明顯提高。而七年學生正處于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向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過渡的又一個關鍵期,沒有形成比較成熟的抽象邏輯思維方式,而且學生個體差異也比較大,有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發展快一些,有的則慢一些,因此,表現出數學學習接受能力的差異。
2 學生學習數學的對策有待提高
2.1 將學生學習數學作為興趣來培養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最根本的動力,學生若能對數學產生學習興趣,就會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學習,自然而然效率也會提高。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途徑很多,如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積極參與,并讓其體驗到成功的愉悅;創設一個適度的學習競賽環境;發揮趣味數學的作用;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藝術等等。
2.2 將學生培養成良好的習慣—— 教會孩子學習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十分重要的。一些學生學不好數學,不是因為學習態度不端正,也不是學習不刻苦,而是因為學不得法。譬如,只重做題,忽視概念;喜做高難度題,而不愿做基礎題;小題大做等等。培養孩子的數學習慣可以嘗試一下三步走:提煉常規題思路—— 熟練典型題方法—— 深入易錯題改正。
即將中考的孩子需要熟悉復習脈絡:第一輪,摸清初中數學內容的脈絡,開展基礎知識系統復習。第二輪,針對熱點,抓住弱點,開展難點知識專題復習。第三輪,模擬練習考前熱身。第四輪,反思回味做好最后沖刺。
2.3 培養孩子良好的信心,教師在教學中采取分層次教學
讓學生建立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也是快速提高學生數學成績的秘決。
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可實施分層教學。對課堂教學有的放矢,最大限度的調動各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每個學生的潛能得到尊重和開發。
教師分層次分析學情、分層備課,對各個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問題的設置,分層次授課、訓練、評價,達到按需所學(當然這對老師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也許有家長認為,降低對部分學生的學習要求,因對其提出的教學問題簡單而鼓勵其進步是虛假的,殊不知這只是一種策略,其目的在于鼓勵學生樹立前進的信心。當學生看到自己確實能進步時,那種喜悅的心情和成就感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這是設法誘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興趣的產生與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有密切的關系,試想,永遠不合格的學生對學習怎么會感興趣呢?
2.4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心理學認為,人的情感與認識過程是相聯系的,任何認識過程都伴隨著情感。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印象如何,將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家長和教師都要特別注意樹立和維護教師的形象,要讓孩子堅信教師一定有辦法將他們教好,使他們的成績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換句話來說,就是要讓孩子對教師的教學充滿信任甚至崇拜,正所為“親其師,信其道”,這也是孩子提高數學成績的一件必修的功課。
總之,在教師循循善誘的教導下,學生孜孜以求學習,提高數學學習興趣,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學好數學其實并不難。
參考文獻
[1] 梁金松.初中生數學成績兩極分化的成因及對策[J].中小學數學:初中版,2008(11).
[2] 李玉霞.淺談初中數學成績兩極分化[J].文理導航(上旬),201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