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培祥
摘 要 為了掌握山東省茌平縣病毒性肝炎流行現狀,評價該縣肝炎疫苗接種及目前防控措施的效果,為今后制訂病毒性肝炎預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據。采用回顧性調查方法,將2006年~2011年病毒性肝炎發病情況進行了分析。2007年、2011年報告發病人數最多,發病率較高,但其中10歲以下發病極少。結果表明,接種肝炎疫苗仍是目前有效地預防病毒性肝炎的手段,防控病毒性肝炎的措施切實有效。
關鍵詞 病毒性肝炎 肝炎疫苗 計劃免疫
為了掌握山東省茌平縣病毒性肝炎流行現狀,評價該片區肝炎疫苗接種及目前防控措施的效果,為今后制訂病毒性肝炎預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據。采用回顧性調查方法,現將結果分析如下。
資料與方法
疫情資料來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2007~2011年病毒性肝炎疫情報告的流行病學資料,人口資料來源于茌平縣統計局。
統計學處理:對茌平縣轄區近6年的病毒性肝炎疫情及近幾年采取的病毒性肝炎防控措施進行回顧性流行病學分析。
結 果
疫情概況:6年間報告病毒性肝炎疫情1600例。所有病例均為散發,無聚集性病例,更無爆發流行。發病率有所不同,報告發病率34.94~64.04/10萬,最高年份2011年,報告病例374例;次高發病年份2008年,報告病例302例;發病最低年份2010年,發病病例202例。6年間發病率比較X2檢驗結果(X2檢驗X2=74.7643,P<0.0001)顯示差別有統計學意義;見圖1。
時間分布:從時間分布看,沒有特別明顯的發病高峰季節,除2011年之外,其他各年份的季節發病趨勢基本相同;2011年9月份之前的季節發病趨勢和其他各年份也基本相同。見圖2。
年齡分布:從年齡分布看,年齡5~89歲。發病年齡顯示除兒童(10歲以下組)和老年人(70歲以上)外,其他年齡段的發病人數都維持在較高水平,(fisher確切概率法結果顯示P=0.0003),說明各年份的病例的年齡構成存在某些差別。見圖3。
性別分布:從性別分布來看,發病者男性明顯多余女性,各年份男性發病者均為女性的2~3倍,趨勢相同;各年患者的性別構成差別有統計學意義(X2檢驗結果,X2=18.4519,P=0.0024);見圖4。
職業分布:從職業分布看,以農民居多,發病1133例,占總發病例數的70.81%,差別非常明顯(fisher確切概率法結果顯示P<0.0001)。2008年、2011年病毒性肝炎發病明顯增高,均由于農民發病多拉動造成,見圖5。
地區分布:從地區分布看,歷年來病毒性肝炎發病主要集中在振興辦事處,其次是博平鎮、信發和溫陳辦事處、馮屯鎮,分別占全縣總發病的19.94%、9.62%、9.38%、8.81%、7.44%、6.06%。不同年份間病例的地區構成差別無統計學意義(X2=103.5510,P=0.0162),近6年內均為振興的發病人數明顯多于其他鄉鎮,見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