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建奎等
摘 要 目的:調查本地區消化道腫瘤的性別年齡分布特點。方法:收集1816例消化道腫瘤患者的檢查資料進行分析。結果:胃癌男女之比3.84:1;食道癌男女之比5.68:1;結腸癌男女之比1.23:1;直腸癌男女之比1.40:1,均為男性高于女性。胃癌和食道癌男性檢出高峰年齡均60歲,而女性胃癌檢出高峰年齡50歲,食道癌檢出高峰年齡65歲。結腸癌男性檢出高峰年齡42歲,女性52歲。直腸癌男性檢出高峰年齡67歲,60歲之前女性高于男性,60歲之后男性高于女性。結論:胃癌和食道癌50~65歲為高發年齡,山區居民長期飲用水窖內的天然雨水,缺乏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缺水地區蔬菜缺乏是導致胃癌高發的重要原因。
關鍵詞 消化道腫瘤 性別 年齡
消化道腫瘤是人類常見病和多發病,也是人類常見的致死原因之一,在所有腫瘤的發病和死亡中占首位,其防治工作已成為衛生工作的重要任務。課題組收集整理2007年1月~2011年5月消化內鏡(電子胃鏡及電子結腸鏡)的檢查資料,開展天水地區胃癌、食道癌、結腸癌與直腸癌的性別年齡分布分析。據患者的高發年齡早期采取有效預防干預措施以減少消化道腫瘤的發病,以便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資料與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5月電子胃鏡檢出的胃癌和食道癌,電子結腸鏡檢出的結腸癌與直腸癌患者1816例的檢查資料,開展天水地區胃癌、食道癌、結腸癌與直腸癌的性別年齡分布分析。制圖及相關統計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
結 果
性別分布:搜集整理內窺鏡檢出的胃癌、食管癌、結腸癌及直腸癌1816例患者,根據性別得出:胃癌男女之比3.84:1;食道癌男女之比5.68:1;結腸癌男女之比1.23:1;直腸癌男女之比1.40:1。食道癌和胃癌男女之比相差較大;結腸癌和直腸癌男女之比較為接近。
年齡分布:據消化道腫瘤包括胃癌、食管癌、結腸癌及直腸癌患者1816例的年齡進行分布分析,其中年齡15(胃癌,女性)~86歲(胃癌,男性),按5歲為一年齡段整理,見表1。
1816例4種消化道腫瘤患者中,男1417例,年齡17~86歲,女399例,年齡15~81歲,據表1繪制出4種消化道腫瘤不同性別的患者年齡與人數線狀圖。
胃癌檢出1320例,男1047例,年齡17~86歲,檢出高峰年齡60歲,60歲之前隨年齡增大發病逐漸增高,60歲之后隨年齡增大發病逐漸減低。女273例,年齡15~78歲,檢出高峰年齡50歲,50歲之前隨年齡增大而增大、50歲之后隨年齡增大而減低,女性檢出高峰年齡較男性早10年。胃癌年齡15(女性)~86歲(男性)。
食道癌檢出314例,男267例,年齡36~85歲,60歲左右為發病高峰,60歲之前隨年齡增大而增大,60歲之后隨年齡增大而減小;食道癌女性47例,年齡41~77歲,65歲左右為發病高峰,65歲之前隨年齡增大而增大,65歲之后隨年齡增大而減小,女性檢出高峰年齡較男性晚5年。食道癌年齡36~85歲,均為男性。
結腸癌檢出98例,男54例,年齡33~78歲,42歲左右為發病高峰,42歲之前隨年齡增大而增大,42歲之后隨年齡增大而減小;結腸癌女性44例,年齡32~73歲,52歲左右為發病高峰,52歲之前隨年齡增大而增大,52歲之后隨年齡增大而減小。男性檢出高峰年齡較女性早10年,50歲之前男性發病較女性多,50歲之后女性較男性多。
直腸癌檢出84例,男49例,年齡37~83歲,67歲左右為發病高峰,67歲之前隨年齡增大而增大,67歲之后隨年齡增大而減小;直腸癌女性35例,年齡28~81歲,樣本數量相對較少故未進行檢出高峰年齡研究,但可發現女性發病年齡明顯較男性早,60歲之前女性高于男性,60歲之后男性高于女性。
討 論
在性別分布中,經研究發現四種消化道腫瘤男、女性別比均為男性高于女性。食道癌和胃癌男女之比相差較大;結腸癌和直腸癌男女之比較為接近。國內胃癌男女之比2:1[1],食管癌男女之比1.3~3:1,大腸癌男女之比1.65:1[2],可見胃癌與食管癌男性比例明顯高于國內平均水平,而結腸癌和直腸癌男性比例低于國內平均水平。這于天水地區的飲食習慣有關,當地農村人口占絕大多數,而成年男性干農活時多食干硬食品(如餅子),而女性飲食少量多餐相對精細,致男性胃癌與食管癌發病增多,女性結腸癌和直腸癌發病增多,故胃癌與食管癌男性比例高,結腸癌和直腸癌男性比例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