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武俊
摘 要 目的:探索分層管理在消毒供應中心實施應用的新路子。方法:改變人員結構,合理設置崗位,實行分層管理,分層培訓,嚴把質量關。結果:實施分層管理后,充分調動各層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發揮其優勢潛能,人人參與科室管理、質量監測,保障了無菌物品安全,提高了服務質量。
關鍵詞 分層管理 消毒供應中心 質量
2009年4月1日衛生部頒布的《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中明確要求“醫院應根據CSSD的工作量及崗位要求,科學、合理配置具有執業資格的護士、消毒員和其他工作人員”,《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05~2010)》也明確要求將護理崗位工作職責、技術要求與護士的分層級管理有機結合,充分發揮不同層級護士的作用[1]。如何改變陳舊落后的狀況,落實規范要求,以適應新的形勢是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者值得研究和思考的問題。我院于2010年初經過多方努力,打破常規,調整了科室人員結構,實行分層管理,經過兩年多的不斷摸索和嘗試,取得較好效果,現將具體做法總結如下。
資料與方法
調整人員結構,科學使用人力資源:我科原有人員11人,其中主管護師6人(含1名護士長),年齡44~52歲,見習護士5人,年齡17~20歲,人員結構兩極分化。供應室所有工作崗位輪轉。主管護師同樣承擔下收下送、清洗等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的工作,沒有充分體現其價值;相反很多主管護師因年齡偏大,眼花視力下降和動作遲緩,在工作中沒有得到應有的發揮;見習護士則是剛從學校畢業出來,缺乏穩定性和慎獨精神。科室工作雜亂無章,工作效率低,矛盾多,臨床意見大,且存在較大質量安全隱患。科室護士長積極向院領導請求調換部分人員,院領導改變觀念,順應時代潮流,尊重科室意見,將見習護士分批次調往臨床科室,并先后調配2名護士,聘用4名合同工人到我科工作。我科現有各類工作人員12人,由主管護師、護士、工人組成,形成較為科學合理的人員結構,擔負全院和分院可復用器械的回收、分類、清洗消毒、檢查包裝、滅菌、發放等工作。
設置崗位,明確職責:根據科室實際情況設置合理的工作崗位。按護理人員的職稱、學歷和工作能力分為護士長-質控組長-當班組長-操作員組織層級管理架構。護士長全面負責科室的行政管理:制定工作計劃、培訓計劃、建立和完善崗位職責制度、操作流程、應急預案等,并對各層人員的工作進行評價和考核。質控組長參與科室管理,制定質量評分細則,負責質量監督和質量追溯制度的落實,以及日常檢查環節質量,定期檢查待滅菌物品質量等工作,參與當班組長輪轉。當班組長全部由主管護師擔任,都具有消毒員上崗證、特種設備(壓力容器)作業證,不再從事回收清洗工作,主要負責日常和節假日工作質量監督,如物品回收、檢查包裝、高壓滅菌、發放等崗位職責的監督,指導下級工作,檢查各環節質量、復核各種設備操作的關鍵參數、與操作員共同進行雙人核對、協助質控組長完成每天的質量檢查控制工作[2],保證滅菌物品的質量安全。各工作區域的操作員服從管理,遵守操作規程,按質按量完成本職工作。
分層培訓,逐級提升:①全員培訓:主要培訓內容:相關法律法規、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職業防護知識、安全生產要求、應急預案等。②質控組長:該層人員作為科室的核心人員參與科室質量管理和控制,起著預防差錯,嚴把質量關的作用[3]。要求掌握新標準內容,參與制定工作流程和質量評分標準細則,熟知核心制度,熟練掌握操作規程。主要培訓內容:環節質量監控方案、監測方法。③當班組長:該層人員作為科室骨干力量,要求工作獨立,可帶領團隊擔任日常工作和節假日值班工作,熟知核心制度、熟練掌握操作流程及環節質量檢測標準和方法,參與崗位培訓、實習帶教工作。培訓內容:核心制度、各種質量檢測方法、設計護理科研項目、開展新技術新業務的方法等。④操作員(護士)作為科室的新生力量重點培養職業道德、愛崗敬業精神及慎獨精神;要求熟練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及各項操作規程。培訓內容:消毒供應專業基礎理論知識、操作技能、核心制度、應急預案等。⑤操作員(普工)主要培訓動手能力,掌握操作技能。培訓內容:職業防護知識、著裝要求、標準洗手;器械回收、分類、手工清洗、超聲波清洗、全自動清洗機操作方法等。
結 果
科室自開展層級管理后,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工作雜亂無序局面、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團隊協作好,充分調動各層人員的積極性,全員參與管理,標準落實到位,質量監測有保證。臨床科室的滿意度大幅提高。
討 論
分層管理,科學利用人力資源,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充分發揮各層人員的工作優勢,高年資的主管護師從事質量監測工作,全面檢查環節質量,嚴格把關,協助護士長進行質量控制,保證了器械的清洗、消毒、滅菌質量。低年資護士思維敏捷,善于接受新生事物,且動手能力強,在工作中不斷創新、改良操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各層人員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潛能,施展才華,取得成就,得到認可,工作的積極性更高。
分層管理,持續質量管理有保障實行分層管理,質控組長或當班組長在節假日或護士長不在崗時,可帶領團隊開展正常工作,保障質量安全,達到質量管理的持續性。
分層管理規范了護理行為,提高了服務質量實行分層管理后,服務模式有了較大改變,一切以臨床為中心,變被動為主動服務,下收下送,護士長和質控組長每個月定期下科室虛心聽取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工作作風。質量管理到位,差錯減少,臨床投訴少,滿意度大幅提升。
分層管理,培養管理人才梯隊實施分層管理后,質控組長/當班組長配合護士長負責科室人員的專科技能培訓和考核工作,使組長的管理能力在工作實踐中得到鍛煉和提高,激發了在專科護理領域中不斷掌握新技術、新業務[4],同時參與科室質量管理工作,掌握質控標準,以及各崗位操作技能,獨立帶領團隊完成各項工作,成為科室管理者的后備人才,有了更為廣闊的施展能力的平臺。
總之,分層管理具有科學性、先進性,管理者工作思路清晰,層次分明,層層把關,質量有保證。尤其是高年資護士老有所為,有了發揮余熱的平臺,成就感油然而生。在對工作充滿成就感的同時,為低年資的護士創造了更安全、規范和輕松的工作環境。而低年資的護士對消毒供應專業知識有了更多的了解,從而有了奮斗目標。
參考文獻
1 黃進淑.護理組長在護士分層管理中的新思路探索[J].全科護理,2010,8(6):534-535.
2 郝淑芹,謝小華,常香遠.消毒供應中心人員層級管理的實施[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7):86.
3 趙碧春,范艷敏.人力資源診斷系統在消毒供應中心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0,10(5):72.
4 寧惠萍.消毒供應中心分層管理效果分析[J].護理研究,2012,26(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