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慧鋒 陳曄 曹蘭平
摘要:工程訓練在高校的人才培養過程中,作為基本的技能培訓學習課程,已成為學校本科培養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同時,對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操作各類儀器設備時總會發生種種教學安全事故,這就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視。因此,構建科學可行的工程訓練安全保障體系,有助于提高工程訓練課程教學質量。
關鍵詞:工程訓練;安全保障體系;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3)35-0122-02
作者簡介:薛慧鋒,男,講師,訓練中心綜合管理部部長;陳曄,男,高級工程師,訓練中心主任;曹蘭平,女,教師,研究方向均為實踐教學與管理。
在現代大工程背景下,安全意識成為培養學生工程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校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無論是參加工程訓練的學生,還是指導教師,人的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因此,工程訓練過程中的安全保障工作永遠都要作為工程訓練中心的第一要務。目前,工程訓練課程教學過程中,盡管各種事故發生的概率一直保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但是由于實習規模不斷擴大、學生人數逐年增加、實習內容日益豐富、教學模式不斷更新等原因,致使實踐教學過程每年的事故發生率呈不斷上升的趨勢。
一、工程訓練教學安全現狀
工程訓練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落實素質教育,培養基礎寬、能力強、素質高和富于創造性的復合型人才。工程訓練中心和工廠大致類似,有完備的設備、儀器、場地,且都需要人員操作和管理,但和現實的工廠相比又有不同之處??v觀工程訓練教學過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首先,進入工程訓練中心接受實踐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學生沒有經過系統的技能培訓,沒有任何操作類似工廠里的設備的經驗,而且不是純粹意義上的技術工人,不僅沒有上崗資格,更沒有相關熟練的操作技術,各個訓練環節都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操作的。其次,高校學生對于生產設備及現代加工業閱歷較淺,進入工程訓練中心后,對新的環境既陌生又好奇,同時適應性差,缺乏各類儀器設備安全知識,自我保護意識和防范他人免受傷害的意識不強,以及缺乏正常生產作業的安全意識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再次,參加工程訓練的學生輪換次數比較頻繁,每次實習的學生一般為2~3周時間就會有一次輪換,實習周期短、人數多,且實習科目多,使得安全管理的難度更大。
由此可見,工程訓練教學中發生事故的原因及類型有其特殊性,而事故造成的后果和事故的應急處理也有其復雜性。因此,積極探索和構建適合工程訓練教學需要的安全保障體系,將有利于避免事故的發生。
二、工程訓練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的探索與思考
安全是工程訓練教學永恒的主題。在教學中確保學生的安全,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筆者通過豐富安全教育培訓內容、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機制、創造和維護安全環境和建立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機制等,對構建工程訓練學生安全保障體系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1.豐富安全教育培訓內容
安全教育的主要目標是牢固地樹立安全意識。安全意識不僅是簡單的訓練前的培訓,更應將安全教育落實到整個工程訓練過程中。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安全教育工作應貫穿于整個工程訓練始終。因此,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要充分發揮“文化”的滲透力和親和力,開展多層次、全方位、常規化的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知識培訓、安全宣傳演講、安全知識競賽、安全操作示范、安全講座、布置安全圖板、征集安全警句,等等,加大安全文化宣傳力度。第二、提高指導教師的教學安全意識。除了要求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外,還應該定期(特別是每次實訓之前)對設備進行維護、檢查。同時,教師作為實施實踐教學活動的主要組織者、指導者和實踐者,還應該研究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將教學活動中可能涉及到的安全問題及處理措施明確告知學生,引起他們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的重視,爭取做到“提前預防”。第三、加大學生工程訓練安全教育力度。要在工程訓練之前安排一次專門的安全教育課程,除了要求明確教學目的、教學內容以及各項規章制度外,還要通過大量的視頻資料來說明安全事故后果的嚴重性以及安全操作和規范操作的重要性,引起學生的重視。爭取達到“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會安全”的轉變,形成一種安全風氣。
只有這樣,在整個訓練過程中學生才會積極主動,才會自我約束,才會自我重視,樹立正確的安全意識。
2.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機制
根據“誰主管、誰負責”、“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安全保障機制,建立中心、部門、崗位(工種)三級安全保障體系,認真落實安全責任制,按照“一崗雙責”的要求,把相應的安全工作任務分解落實到各部門及各崗位(工種),層層簽訂安全工作目標責任書,明確規定各自的安全管理職責和任務。
建立安全工作例會制度,對安全管理中的重點、難點進行分析和研究,制定安全工作計劃,落實安全工作措施,將安全工作納入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貫徹到工程訓練教學全過程。
制訂安全教育計劃和要求,做到安全知識進教材、進教案、進實習(實驗)報告,把安全知識、安全制度、操作規程等列為實踐教學的內容之一,使師生們深刻理解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從而牢固地樹立起安全意識,增強自我防范能力,構筑起一道實踐教學安全的“防火墻”。
3.創造和維護安全環境
安全環境問題主要涉及工程訓練過程中與設備、防護措施、報警裝置、房屋、水、電、氣、通道以及安全標志等有關的安全問題。從設備的角度講,除了嚴格遵守設備管理相關制度外,工程訓練過程中設備本身的安全隱患問題也值得重視。目前大多數工程訓練中心所使用的實訓設備與工廠中的設備并無多大區別,這些本來由具有一定專業技能和上崗資質的技術工人使用的設備,現在用于學生的工程訓練,就對這些設備提出了更高的安全要求。例如,要求具有更好的安全防護措施等。此外,還應該保證訓練廠房及水、電、氣等設施規范、設備布置合理、安全防護設施與報警裝置齊全、安全通道暢通、安全標志醒目,等等,從各方面為學生營造一個安全的工程訓練環境。
4.建立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機制
在工程訓練教學中建立安全保障體系,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快速有效的安全防護網絡,實現對安全的科學化、系統化、法制化和規范化管理,為盡可能減少甚至杜絕各類事故,尤其是重大事故的發生和妥善處理突發性事件奠定了基礎。同時,更要把工程訓練中各類安全事故應急處置的各項工作也要落實到日常管理中,提高防范水平,力爭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早控制、早解決。一旦發生重大事故,要確保發現、報告、指揮、處置等環節緊密銜接,做到快速反應,正確應對,果斷處置,力爭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工程訓練中心肩負著提高學生工程素養、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責任,安全保障永遠是工程訓練中心的第一要務。要充分體現安全保障體系的有效性,必須從健全組織機構、加強宣傳教育、落實安全職責、規范安全管理、強化安全措施等多方面齊抓共管,實現動態的、系統的、全員參與的、制度化的、以預防為主的安全管理,以達到保障師生安全和國家財產不受損失,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進一步提升工程訓練教學水平和質量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羅陽.工程訓練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的探索[J].工程訓練教育探索與創新,2007,(01).
[2]金長星.高校安全保障體系的基本構架及建設思路[J].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6).
[3]葉樹鈴,毛錫鋒.工程實踐教學安全保障體系的構建與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