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文杰
新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中國的經濟快速發(fā)展,中國已經與世界接軌。隨著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包含網(wǎng)絡技術在內的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日益成熟,多媒體已經成為教學當中的一種不可替代的輔助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以其強烈的視覺、聲覺體驗,已經被廣大教師和學生所接受,它的應用使原來許多只能用大腦進行想象的東西,變成了可以用眼睛看見,用耳朵聽見,用心能感受到的視頻,極大的顛覆了人們對于教學方式認知程度,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是教育史上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標志。
多媒體技術集聲音、圖象、動畫于一身,以其特有的鮮活與生動緊緊抓住廣大師生,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但是根據(jù)教學實際檢驗可以知道,多媒體技術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也使很多教師對多媒體有了依賴性,大有只要是上課沒有多媒體就不行,同時,多媒體在教學中應用的太多,也給學生帶來了困惑,帶來了審美疲勞,而且使學生感到有點畫蛇添足。那么針對與多媒體技術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的優(yōu)勢,筆者僅談以下幾點。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化學作為一種科學性極強的學科,是一門以實驗為主要渠道,認知化學知識的科學,在生活中有著極大的應用空間。但是很多學生感到化學相對于語文等學科來說,難以理解,所以學習興趣不高,也就在所難免。傳統(tǒng)的化學教學,就是以教師的口頭教學和實驗操作、示范,來進行知識的傳授,但是很多化學知識很抽象,很難用語言和實驗表述,使人易于理解。比如分子到底是怎樣的,分子結構又是怎樣的,是無法用語言和實驗使學生理解的。但是通過多媒體技術,學生很容易就可以通過屏幕,看到分子的結構,還可以清楚地演示錯綜復雜的化學變化,形象演示變化多端的化學現(xiàn)象,動態(tài)演示結構精巧的化學儀器裝置,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例如:電池的電泳現(xiàn)象,是很難用實驗來展示的,如果通過動畫模擬就使這一難題變得十分簡單,可以化抽象為具體,化腐朽為神奇,使學生形象地看到電子運動方向及兩極電子得失的特點。
二、教學形式多樣化,內容變得豐富多彩
傳統(tǒng)化學教學形式單一,不容易使學生感到趣味性,而且很多東西是無法用傳統(tǒng)教學手段展示給學生。鑒于傳統(tǒng)教學的這一弊端,在多媒體應用于化學教學以前,是根本解決不了的。但是隨著多媒體技術的出現(xiàn),就可以輕而易舉地解決這樣的難題,它可以把靜態(tài)事物動態(tài)化,微觀問題宏觀化,抽象問題形象化,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概念,掌握理論。也正是因為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使化學教學形式更加多樣化,這就和新課程所提倡的創(chuàng)新教育宗旨是一致的。
三、增大教學信息量,傳遞信息速度加快
在傳統(tǒng)的化學教學方式中,主要是依賴教師的講解,再加上教師的示范實驗和學生的動手驗證實驗,所以教學效率偏低,是難以避免的事情。而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就使很多問題迎刃而解,變得相對就簡單得多。教師可以在一堂課的時間內,把原來要用很長時間才能解釋清楚的問題和信息,用多媒體的形式有聲有色地呈現(xiàn)到學生的眼前,無形當中就增大了教學信息量,而且也提高了教學速度,也提升了學生接受知識的進度,所以從這一意義上說,多媒體技術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確實改變了教學的方式,改變了學生對于傳統(tǒng)化學教學的認知方式,推動了化學教學的改革進度,對于我國的新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意義。
四、運用多媒體,可使化學實驗的效果提升
多媒體技術已經用明顯的教學效果說明了其在化學中的作用,運用它可以使許多化學實驗取得更加明顯的效果。也是原來許多不可能在教師和實驗室進行的實驗,讓學生能夠在屏幕上比較真實地看到實驗過程。
(一)增強實驗的可見度,強化實驗的演示效果
許多實驗往往是學生在跟前守著,也看不清楚實驗發(fā)生的具體過程,因為化學反應過程本身就很快,他不會因為學生沒有看清楚,而減慢反應速度。而多媒體就可以把這一過程真實地再現(xiàn)給學生,并且可以隨心所欲的改變速度。例如,在驗證打火機在高溫環(huán)境下的爆炸過程時,即使你把眼睛睜得再大,也無法看清爆炸的過程,但是用高速攝影機拍攝的視頻,通過投影機的放映,就可以使同學們很清楚地看到打火機的爆炸過程,并且明白,其實不是“爆炸”,而是丁烷氣體快速釋放的過程,伴隨著尖銳的聲響。
(二)模擬有毒、有害物質的實驗,減少污染,降低危害,保證人身安全
在諸多化學實驗中,很多實驗涉及到有毒物質,即使采用很多防護措施,也還是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假如要因為錯誤操作而導致意外事故的發(fā)生,其事故責任遠非是一個教師所能承擔的。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像這樣一些有危險的實驗,在實驗中引入多煤體后,這種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我們可以用計算機動畫模擬這些危險操作實驗,還可以把整個實驗過程中的每一步進行分解,根據(jù)需要采用播放速度,或者重新播放,使學生真正看清楚實驗的過程,而且教學效果要比教師的語言描述高很多。
(三)模擬化工生產過程
一些化工生產過程,是根本不可能在實驗室或教室里進行試驗的,所以學生了解大型化工生產過程,只能通過一些簡單的文字或者圖片了解一點皮毛,而無法弄清楚生產的具體過程。如接觸法制硫酸,氨氧化法制硝酸等學生沒有見過,用多媒體技術,就可以讓學生坐在教室里通過屏幕看到整個操作過程,形象、逼真地表現(xiàn)出每一步生產過程,即使沒有親臨現(xiàn)場,也會了解得清清楚楚。
(四)模擬化學反應過程
化學實驗中一些反應過程,是無法用肉眼看到的,像無機或有機化學反應過程,化學鍵的斷裂和重新組合,是眼睛看不到的。例如,“化學平衡”一節(jié),采用三維動畫模擬制作氮分子、氫分子、氨分子達到平衡的動畫過程,通過畫面動靜結合的形式,直觀形象地分析了化學平衡的動、定、變三大特征,使較為抽象的概念容易讓學生理解,便于記憶。
總之,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高科技時代已經來臨,更多的高科技產品會在教學中得以應用,全面地改變沿襲多年的教育形式,更新人們對于教育的認識。尤其是多媒體技術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為化學教學帶來革命性的改變,使人們的眼前煥然一新。雖然它現(xiàn)階段僅僅是作為一種教學輔助手段,應用還處于剛開始的時期,但是隨著新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有理由相信,多媒體技術和其他技術的結合,會為教育改革譜寫新的、更具有傳奇意義的篇章。
【責編 張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