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芹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學習動機。興趣是一種學習的動力,學生興趣越濃,學習的積極性就越高,學習的效果就越好。課堂教學是教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行為的重要場所之一。當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之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會調動起來,他們的學習態度和方法就會發生改變,有參與課堂的愿望。這樣學生的積極主動又會在課堂上對教師的教學產生影響,促進教師教學教學的提高,使教與學產生良好的互動。英語課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思維和行動都處于積極狀態,從而使學生獲得運用英語的能力,這才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在課堂上要使每個學生都活動起來并不容易,教師要轉變觀念,改變提問方式,轉變教學方法,真正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一、教師要做學生的引導者
教師可采用“啟發式”“學導式”教學法。首先,教師要發揮自己的指導作用,做到深入淺出,畫龍點睛,一語道破,起到指導作用,以達到“導”在關鍵上的目的。其次,在預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出自己理解的難點和重點,這樣帶著問題聽課,就會有很好的效果。學生會認真地聽教師講解相關自己在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此時,學生的精神集中,思維活躍,積極投入到聽課之中,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自然就會提高。
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生的閱讀材料進行認真分析,要明白哪些材料是學生自己能夠自學就可以理解的,哪些需要教師精心的講解才能理解,并且要考慮講解的手段和方式,怎樣講述才能深入淺出,講透知識點。教師要避免大包大攬的方式,應該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這樣,能夠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尤其在培養學生自己找規律,自己做總結,通過獨立思考、開發智力、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教師講解節忌繁、雜、重,要精講,長則生厭,要變講為提問,學生是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要在學中用、用中學。
二、趣味教學
教師教學要創建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用,從而激發興趣,提高效率。要擺脫以教師為中心,片面灌輸的教學模式,尊重并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有意識地設計情境,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思索、發現、創造機會,使學生真正參與學習過程,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與創造性,使英語課的實踐性強,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與創造性就更加突出。
英語教學的實質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不是我教你學。英語教學就是通過這些交際活動,使學生形成運用英語的能力。例如,利用實物、圖片、動作、猜迷、接龍式提問、簡筆畫等介紹新的語言項目;通過分排或分行、兩人、小組等進行操練;通過做游戲、扮演角色等方式提高運用語言能力;充分利用和“復習要點”,練習冊中的練習,口、筆頭練習等加強學習運用的能力,以加深印象,鞏固記憶。在教學中,教師要認真觀察學生的反應,根據學生的情況及時轉變自己的教學方法,保證所教的內容學生都能接受,達到完成課堂的整體教學任務。教師要善于用教室的人和物、直觀教具如圖片、掛圖、簡筆畫,設置情境。語言總是和情境連在一起的,有了情境學生才印象深刻、聲形意有機結合,學得才有趣,掌握才準確。另外,教師培養和鼓勵學生上臺表演。每次表演的內容是根據所學課文的句型靈活自由地表演,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在人際交往中運用英語的能力。表演前,讓學生自由結組,準備幾分鐘,然后讓他們上臺表演,每課句型進行這樣反復操練。總之,一堂課,始終要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興趣盎然。
三、重視朗讀和背誦
我認為對每一位英語學習者來說,朗讀和背誦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對初學英語的初中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朗讀和背誦是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和英語成績的有效途徑,也是必經之路。朗讀和背誦也是克服當前中國學生的“啞巴英語”的有效途徑。在初中階段尤其是初一的英語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朗讀和背誦。初一英語教學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入門教學。學生剛接觸英語,對英語的好奇心強,學習積極性高,學習興趣濃厚。教師如果能抓住這個時機,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促使學生大聲朗讀,積極背誦常用的句子,精彩段落和一些習慣用語,打好堅實的學習英語、運用英語的基礎,對以后的教與學將十分有益。初二、初三的學生之所以學不好英語,與在初一沒有打好朗讀和背誦的基礎有很大的關系。由于初一時不讀、不背,導致學過的單詞、短語認不得,不會讀,上了初二、初三,即使想學好英語,由于大量的單詞不會讀,而使學生對英語望而卻步,逐漸喪失信心,終至放棄。現在的初二、初三的學生,有的學生有學好英語的愿望,但由于以前學過的單詞不會讀,課文不會讀,而不知從何下手。
綜上所述,學生的學習過程既是一種認識過程,也是一種探究過程。教育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探索與創造。在英語教學中,只有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良好地結合起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才能培養學生的開拓精神和創新意識,逐步培養其求異創造能力。英語作為“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學科,在新形勢下的作用顯得更加突出。作為英語教師,我們的任務應是“teach students how to learn English”而不僅是“teach students English.”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英語教學中, 我們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