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瓊
教育是一門藝術,是嚴愛有加的藝術,它需要誠心、愛心、耐心與匠心的結合,才能開啟成功的大門,讓學生在愛的天空下自由快樂的成長。把握教育的藝術,應努力在幾個“三”上下工夫。
一、教育的藝術需要有三張臉:紅臉、黑臉和白臉
1.做紅臉式的關羽,寬容愛護學生。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技術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要做到:“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里抬起來走路。”幾十個學生組成的班級就是一個濃縮的小世界,家庭有貧富之分,家長地位有高低之分,學生基礎有好差之分,學生習慣有好壞之分,學生個性有內向外向之別……面對千差萬別,各不相同的學生個體,以及千變萬化、千頭萬緒的教育問題,教師應該怎樣智慧巧妙地把愛灑向每種類型的學生,怎樣睿智巧妙地解決紛繁復雜的教育問題呢?
臉譜原來是中國傳統戲曲中勾畫在演員臉部的特殊圖案,它通常使用不同的顏色,來表現人物不同的性格。遷移到教育工作中來,我們應該因人而宜、因地而宜、因事而宜,運用各不相同的表情、語言和行為來對待不同的工作對象,解決不同的工作問題。
我們要以關羽式的紅臉對待家庭貧困、學習基礎較差、學習成績落后、問題行為習慣較多,性格自卑、內向、情緒低落,沒有特長等弱勢群體。滿腔熱情賞識他們的優點,寬容他們的缺點,千方百計幫助他們改正錯誤,小心翼翼呵護他們的上進心,開動腦筋開發他們的潛能……用師愛深情去溫暖他們、感動他們、轉化他們,從而使他們健康成長、快快成長。
2.做黑臉式的包公,公正平等對待學生。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班級里也沒有相同的兩個學生,會有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學生,也有事事掉隊、處處落后的學生;有中規中矩、知書達禮的學生,也有嬌生慣養、桀驁不訓的學生;有愛班愛集體、積極給班級爭光添彩的學生,也有無拘無束,給班級抹黑拖后腿的學生……
因此,教師應該學習黑臉的包公,公正、公平、公開,一碗水端平,一視同仁,以理服人,以法治班,做到有功必賞、有進必揚、有錯必批、有過必罰,在注意教育方式的前提下,不包庇護短,不看人情人面,不前松后緊,也不虎頭蛇尾。
3.做白臉式的曹操,教育要有智慧、計謀。如果說做紅臉式的關羽是打“情感牌”,做黑臉式的包公,是批“情理牌”,那么,做白臉式的曹操打的就是“智謀牌”。因為班級里,既有硬軟不吃的“犟?!?,又有嘻皮笑臉,說得好聽,就是不肯做到的“軟皮糖”;既有非重錘重敲不可的“響敲”,又有面對批評教育高氏不開口的“悶葫蘆”……
對于這些較特殊常規教育方法難以見效的“特殊學生”,教師就要調查研究、巧用智慧,設計教育計謀,分別運用激將法、索引法、迂回法、旁敲側擊法、欲擒故縱法之類的小計策來教育、轉化他們。當然,采取這些措施要注意針對性、藝術性、可接受性和實效性,不可擦槍走火,弄巧成拙,走向教育愿望的反面。
二、教育的藝術應有三面“寶鏡”:透視鏡、顯微鏡、歡樂鏡
1.透視鏡。一位教師心中若有了“透視鏡”,就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就能透視到學生的內心世界,時刻保持與學生精神空間的對話與交流,用心靈叩問心靈,用情感生成情感。學生的小小內心在教師“透視鏡”的聚焦下自然就幻化成了美麗神奇的大世界。教師的“透視鏡”使師生沒有了心靈障礙,置換之的心靈與情感的共舞,生命與生命的對接。
2.顯微鏡。顯微鏡,顧名思義,可以把小的物體放大。用之于學生,缺點是萬萬不可放大的,否則,這世界上就沒有一個學生是可愛的了。教師手中的“顯微鏡”,是專為放大學生的優點長處用的,它的主要構成要素是贊賞和激勵。在這塊“顯微鏡”的聚焦下,學生尤其是后進生的優點不但被成倍地放大,而且會神奇衍生。
3.歡樂鏡。歡樂鏡這是一面用智慧、靈氣幽默與詼諧構成的寶鏡。它能讓學生的學習、工作、生活充滿歡笑與輕松,少一些呆板與沉悶。教育的“歡樂鏡”會讓學生在緊張的教育空隙或在屏神凝息的思考中不時發出會心的笑聲,使批評與教育學遠離呆板、沉悶與教條。這面“鏡子”,整合了教師燦爛的笑容、智慧的眼神、幽默的話語,它讓教育變得愉快,使課堂變得生動,讓夏日多了陰涼,使寒冬有了暖意。教師有了它,歡笑自然會蕩漾在課堂、洋溢在校園。
三、教育的藝術要認真喝好“三道茶”:苦茶、甜茶、回味茶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誘惑多種多樣,教師應始終堅守著屬于自己的一片凈土,不浮躁、不埋怨,以一顆平常心笑對生活和工作。我們雖然不能干出驚天動地的業績,但要為抓好班級,教好學生付出一顆愛心,為學生健康成長默默付出,以期得到家長、學生、領導和社會的肯定與贊揚。
繁重的工作雖然很累,但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對家長,我們代表著學校,肩上找著責任;對學生,我們代表著家長,雙手履行義務;對國家,我們代表學校、代表家長,為祖國培養建設者保衛者。但同時,我們工作中也遇到很多“困難”,遇到環境、職稱、待遇等問題,我們可以換位思考:既然我們改變不了環境,我們就學會適應環境,既然我們改變不了別人,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古人曰:“將勞役者比,則悠閑者自樂;將疾病者比,則健康者自樂;將禍患者比,則平安者自樂。”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看法會產生不同的情緒體驗。作為教師最大的幸福,莫過于自身的價值值得以充分體現,自身的專業得以不斷發展并有所收獲。因此,我們是幸福的,因為我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一經典論述。我們的生命是有意義的,工作是有價值的,因為我們踐行了“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一諾言;我們的生活是精彩的,因為我們的桃李即將滿天下,這就是我們教師的“三道茶”。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