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莉
從小學一年級新教材來看,拼音教學的內容,突出的重點是“認,拼,讀”。對于剛剛入學的學生來說,他們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勞。因此,在拼音教學中我作了點滴嘗試,采用了游戲的形式,使學生在樂學—好學—勤學—創造性學的軌道上發展,讓學生心情愉快地獲得知識。
一、看一看,說一說
在拼音教學中,我們可以先出示一份和拼音有關的插圖。例如,在教學“a”時,先出示插圖,問“圖上畫了誰?”(一個小弟弟)“小弟弟的嘴巴怎么樣?”(張得大大的)教師肯定學生的回答,“請你們也學小弟弟,把嘴巴張得大大的發a音。”教師以“還有哪些字帶a的音”為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應用已有的實踐經驗,說出了“馬”“媽”“爸”“打”“大”等許多的字。學生在親自實踐中,牢牢記住了拼音。
二、擺一擺,想一想
拼音中,單韻母是由一個字母組成,復韻母是由兩個或三個字母組成的。在教學復韻母“ai”時,讓學生自己動手用單韻母卡片擺出復韻母“ai”,并且在這樣的情景中,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去觀察“ai”的特點。想一想,你發現了什么?
三、編一編,猜一猜
猜謎語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在拼音教學中進行猜謎語、編口訣、編故事等活動,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拼音的積極性,并幫助學生記憶字型。教師可以準備多種謎語,一開始是教師出謎語。例如,一豎加點讀什么?一根筷子像什么……并發動學生開動腦筋自編謎語,時間一長,教師在課堂上宣布這種方法以后,學生就會自己去發現,自己去編謎語。謎語編得好的學生可以獲得“編謎大王”。學生編得五花八門,有:左上半圓是什么?右下半圓是什么?q字加彎是什么?小小椅子像什么……在教學中總會發現很多學生總愛出些自己編的謎語考考同學,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提高很多。
四、玩一玩,記一記
如學習了單韻母,聲母以后,我設計了一個游戲“摘蘋果,找朋友”,把聲母和單韻母分別寫在半個紅蘋果上,打亂貼在一個大蘋果樹上,要求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把聲母和單韻母組成一個新的音節。讀準了,讀對了,就把“蘋果”送給他。在游戲中學習拼音,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高,也培養了學生快速思考,判斷的能力。又如在學習了單韻母和復韻母的四聲拼讀后,我設計了“錄音機”“開火車”等游戲。這些游戲生動有趣,學生總是不厭其煩地希望一遍又一遍地重來。在游戲中,學生的聽力分辨,咬字吐音兩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因而像平翹舌音,前后鼻音等拼音難點都比以往解決得更快更好。
五、演一演,說一說
如在教學復韻母“ei”時,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了“ei”的四聲拼讀,然后看教師和學生表演了幾個動作,請學生用“ei”的四聲說話。(如,老師在拿杯子喝水。我送給你一本書。一只小鳥飛來飛去。)最后再請一位學生扮演小白兔,一邊表演,一遍朗誦兒歌;小白兔,拔蘿卜,耳朵長,尾巴小,哎呦哎呦拔不動。請別的學生找一找哪些字含有我們今天學的韻母,還可以引導學生到課外去找含有這些復韻母的音,有效地把課內學習向課外延伸。這些有趣的表演活動,始終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學習知識,發展能力并且把學習拼音和發展語言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了學生對語言的興趣。
六、比一比,賽一賽
針對低年段孩子爭優創先,不甘落后的競爭心理,我們可以故意以比賽的形式激發其好勝心。例如,復習聲母整體認讀音節時,教師出示一些打亂的拼音卡片,并提出比賽內容和要求:請同學們找出所有的聲母(整體認讀音節),并將它們按照順序排好,看誰排得又快又好。又如,在學習新的拼音“ai”“ei”“ui”一課,我提出比賽內容與要求:我們可以用哪些方法記住它們的字形,看誰想得方法最多,最妙。
通過各種游戲,各種途徑使學生在興趣盎然中熟練掌握了所學的拼音,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學習由枯燥變得有趣。當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去想各種各樣巧妙的辦法時,拼音教學,不僅生動,而且充滿了趣味和快樂。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