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燦
摘要: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使學生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展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英語學習策略,培養學生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領會這一理念,結合高中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實際,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也應與時俱進,轉變理念,達到優質高效化。
關鍵詞:新課標;課堂教學;優化創新
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是使學生在初中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培養學生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基礎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基于以上新課程標準的理念,結合高中學生認知能力和學生發展的要求,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也應與時俱進,轉變理念,達到優質高效化。
一、學習研究新課標理念,更新傳統教學觀念
新的課程目標體現了當前最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師首先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并自覺地將新的理念應用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去,通過實踐來總結教學中的經驗和教訓。在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需要轉變觀念,打破以往陳舊的教學和學習模式,即教師以講為主,學生以聽記為主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如何藝術地講授?如何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學習并展示和發展他們的個性?這些問題是新課標要求每位教師需要思考并身體力行解決的問題。只有把發展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放在首位,才能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在課堂教學中,要徹底改變傳授式的教學方法,而應讓學生閱讀、分析、找出關鍵的詞和詞組,要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給予學生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我們應把“教”變為“導”,注重對學生分析、思維、判斷等能力的訓練,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逐步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讓學生明白學會獲取知識的方法比學習知識本身更重要。
二、課堂教學中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人們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些活動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積極的個性傾向,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沒有興趣就沒有求知欲。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技巧方法、深刻思想無不蘊含著引人入勝的因素,教師要發掘這些因素,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各種信息資源,不失時機激發學生興趣。
1、巧妙導入新課。
每堂課開始,教師要根據教學材料巧設懸念,創設情境,把學生的學習情緒、注意力和思維活動調節到積極狀態。
2、講究語言的藝術性。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語言的生動性,把抽象深奧的東西講得生動形象、淺顯易懂。還要幽默風趣,講得生動活潑,動人心弦。
3、加強直觀教學。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他們好動喜看的心理特點,教師可利用掛圖、圖片、黑板、幻燈、多媒體等手段展示教學內容,組織和安排聽、說、讀、寫活動,這樣不僅能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啟迪學生思維,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三、課堂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生對所學教材感興趣是學習最好的刺激”,對學習來說,“興趣”將直接影響學習效果。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因素,是推動學生探求知識和獲得能力的一種強烈愿望。學生在積極的情緒狀態下更容易接受言語指導,與教師、同學交往更加主動,學習積極性地也會提高。所謂:“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新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與當今世界信息技術相聯系,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充分挖掘其趣味性,喚起情感共鳴,引起學生興趣。愉悅的課堂,歡快的教學氣氛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在不知不覺中完成教學任務的目的。
新編教材所選話題時代性強,反映了當代青少年的生活和精神面貌。教師在教學中要緊緊圍繞話題開展活動。聽、說、讀、寫、譯各項教學活動設計,要啟發學生思考,鼓勵他們創新,多給學生以思維和想象的空間。如:人教版必修I第一單元 Speaking task Ex.2.Pp45-46中的看圖編、演、寫的練習就是基于這種考慮而設計。同時,要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盡可能提供真實的情景,使學生綜合地運用語言獲取、處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語與他人交流,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四、課堂教學中要滲透學法指導,幫助學生發展學習策略
在具體的聽、說、讀、寫訓練中,教師要在學生初中學習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改進和探索“多、快、好、省”等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指導學生通過目錄、每單元的“目標”、“復習要點”、“學習建議”、“課后注釋”、“語法講解”、“構詞法”等明確學習內容和要求,并通過實際例子,向學生不時地介紹語言學習(詞匯和語法)的有效方法,如歸納法、演繹法等,讓學生體驗并學會自己探索適合于自身特點的學習方法,并逐步形成和發展自己的學習策略和應試策略。同時教師在教學中要滲透學習策略,多從學習策略的角度備大綱、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從而通過優質高效的教學策略來誘導學生的學習策略,多快好省地發展學生的聽說讀寫技能。其次,教師要結合新高考說明,認真研讀試題的命題方向及變化,通過組選新的題目,加大對學生主觀性試題的練習,從而體現學生個性發展和思維的多樣性與開放性;通過精講多練,使學生的語言知識不斷鞏固和深化,語言體驗不斷豐富深刻,語言的靈活運用能力不斷提高。
總之,只要我們善于思考研究,大膽實踐探索,就會找到適合教師教、學生學的方法,不斷優化課堂教學,使學生由“要我學英語”變為“我要學英語”,我們的英語教學就一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2001.
[2]湛蓊才.課堂教學藝術.湖南師大出版社,2003.
[3]程曉棠,鄭敏.英語學習策略.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東方青年·教師(上半月)2013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