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輝 黎明 晏茜
[摘要] 深圳文化產業集群化趨勢明顯,經過20多年發展,已初步形成設計、印刷、廣告、動漫、數字電視五大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同時存在制度不健全、高端人才奇缺、原創水平不高等問題。深圳文化創意產業集群需要在設計環境優化、對外開放產業、吸引高端人才等方面出臺支持性政策。
[關鍵詞] 文化 創意 產業集群
[中圖分類號] G1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6623(2013)06-0094-03
[基金項目] 深圳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劃項目“深圳市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化發展策略研究”( 項目批準編號125A125)。
[作者簡介] 馬春輝(1963 —),湖南永興人,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研究員,經濟學博士,研究方向:城市經濟、創意產業、經濟政策等;黎明(1978 —)廣東惠州人,深圳大學傳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創意產業、藝術設計;晏茜(1990 — )湖北洪湖人,深圳大學傳播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產業、傳播理論等。
一、深圳主要創意產業集群發展現狀
深圳的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區主要分布在中心區(南山區、羅湖區、福田區)、東部區(龍崗區和鹽田區)和西部區。南山區產業重心放在高新技術產業上,建立了數字文化產業基地(南山軟件園大廈)、蛇口創意產業園、華僑城LOFT創意產業園、深圳動漫城、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同發路動漫產業一條街等園區,集中力量培育發展創意設計、網絡游戲、動漫畫等發展前景良好的新興數字文化產業。羅湖區著力打造特區時尚文化消費品的集聚高地和休閑娛樂文化中心,有怡景動漫基地、黃貝嶺古玩城、藝展中心和798創意生態園等產業園區。福田區重心則放在文化基礎設施和會展中心建設上。
(一)設計產業集群
深圳擁有較強實力的設計企業6000 多家,專業設計師6 萬余人,涵蓋平面設計、工業設計、建筑設計、動漫設計、軟件設計等10 多個領域。年產值800億元,占GDP 的2%。經過30多年發展,深圳目前擁有眾多創意設計基地,主要包括田面設計之都產業園、OCT- LOFT、羅湖區創意文化廣場、怡景動漫基地、南山區數字文化產業基地、寶安區F518 創意產業園、深圳中康路8號等。眾多創意設計產業園(基地)的建立,促進了深圳文化產業集聚效應。
(二)廣告產業集群
目前,深圳廣告業整體發展水平位居全國第四,在北京、上海、廣州之后,已形成了從市場調研、營銷策劃、創意、設計、制作、媒體代理發布等較完整的產業鏈條。深圳廣告公司主要從事平面創作、路牌燈箱、媒體購買、公關服務、影視創意、印刷制作等方面業務。1991年至2010年,全市廣告營業額年均增長20%。目前已有廣告經營單位約3000家,廣告從業人員20000人,2011年全市廣告營業額達150億元。
(三)出版印刷集群
1979年深圳市設立時,全市只有龍崗印刷廠和寶安縣印刷廠兩家印刷企業,全部資產18萬元,員工100人,年銷售額70萬元。2005年,深圳市印刷業生產總值已經達到275億元,從業人員16萬余人。2005年的全國印刷企業百強中,深圳市有19家入選,其中勁嘉、鴻興和中華商務包攬前三強。截至2011年,全市印刷企業已發展到30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達135家,從業人員達到41821人,產值達到145億,增加值達45億,深圳成為與北京、上海并列的我國三大印刷基地之一。
(四)數字電視產業集群
2000年深圳成為我國數字電視三大試點城市。到2010年底,深圳市所有用戶都已實現有線電視數字化,數字電視用戶達到300萬戶,占全國用戶總數的10%以上。深圳已初步形成了優勢明顯的數字電視制造鏈和運營鏈。2011年,深圳數字電視制造業產值超過200億元,產業規模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涌現出一批在數字電視研發、制造、運營以及內容服務領域龍頭企業,形成了新型平板顯示器件、接收機、機頂盒、數字電視中間件等8個特征明顯的產業集群。
(五)動漫畫產業集群
2010年我國電視動畫播映體系日益完善,年產量達到22萬分鐘;動畫電影全年完成16部。深圳華強數字動漫有限公司制作了電視動畫片30部,共2.6萬分鐘,深圳市方塊動漫畫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制作了5部動畫片,共1.4萬分鐘,在全國國產電視動畫片產量排名中分別位列第四和第九。在原創電視動畫方面,2010年深圳華強數字動漫有限公司創作了17部,1.3萬小時,在全國原創電視動畫片生產企業中位列第二。深圳國產動畫片創作生產總量在全國位居第四。
位于羅湖區的深圳國家動漫畫產業基地,是我國唯一一家完全依托廣播電視媒體市場化運作的國家級動漫畫、游戲產業基地, 2010年被國家廣電總局評為“國家最佳動畫產業基地”。2012年動漫基地18家企業的58部原創動漫作品計5035集,52476分鐘通過國家廣電總局審批立項。有9家企業的29部動畫片計1739集,16393分43秒,獲得播出發行許可證。基地國產電視動畫片生產量在全國排名第四,全省排名第一。
二、深圳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發展
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是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發展機制和推廣制度不健全。深圳市政府雖然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但是過于宏觀,針對性不強,文化創意產業產業協調、推廣的相關法律法規尚不健全。盡管深圳市政府仍不斷出臺創意文化的知識產權法規,甚至還專門制定了《深圳市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積極推動行業自律機制的建立和知識產權保護,但大多停留在觀念層次,并未得到貫徹落實。
二是企業( 機構) 小型分散化,缺乏管理能力。深圳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發展缺少一定的規模。如設計產業集群,機構有3000多家,但是超過10人公司并不多。廣告產業集群微小企業多,缺乏規模效應。據行業內調研及推算,2011年,全市注冊資金在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公司占比1%;注冊資金在100萬元至500萬元的公司占比1.5%;10萬元至50萬元的公司占比25%;10萬元以下的公司占比62%。印刷業產業集群,企業有3000多家,從業人員有20多萬,但是規模以上的企業也只有100多家,從業人員不足5萬,產值才100多億。
三是缺少文化創意領軍人才,原創水平不高。文化創意設計產業是基于人才的一種產業。深圳設計從業人員高達10余萬人,專業設計師只有6萬多人,中高層次人才更加缺乏。目前創意設計產業的人才培養體系主要來自高校,其中以藝術學院和文化院校為主。但是,當前藝術院校的學生缺乏管理和策劃知識的學習,而文學院的學生則缺乏對設計知識的了解和領悟。理論和實踐脫節,深圳創意設計產業急需既能“頂天”(懂管理和策劃),又能“立地”(懂創意和設計)的復合型人才。
三、進一步發展深圳文化創意集群的
政策建議
一是建立文化創意產業生態系統。打造具有中國風格和深圳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模式,與世界文化創意潮流和趨勢接軌,引領中國文化創意潮流和風尚,進入國際創意先鋒城市行列,除了在文化創意實踐方面花大力氣之外,還需要注重文化創意的理論研究。為了配合文化創意生態系統的建立,可成立各種文化創意專家委員會,委員會應包括著名創意設計師、創意設計理論家、教育家、管理者等專家。專家委員會負責指導深圳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和建設,制定深圳市文化創意中、長期發展計劃。
二是充分利用CEPA相關政策,積極推動深港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合作。以推進《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為契機,在文化創意產業方面加強與香港的深度合作。
三是培育文化創意產業龍頭企業,加快推進文化創意產業的對外開放。應進一步培育文化創意產業龍頭企業,創新文化創意企業服務經營模式。在營銷規模化、信息網絡化、服務終端化、經營品牌化的趨勢下,促進文化創意產業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支持文化創意產業兼并重組,鼓勵連鎖經營、特許經營、電子商務、物流配送、專賣店、專業店等現代流通組織形式。大力支持企業開展自主品牌建設,鼓勵企業注冊和使用自主商標,保護服務品牌和創意設計知識產權。重點培育本市企業知名品牌,以優質服務帶動產品品牌推廣,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在優化結構、提高質量基礎上,擴大文化創意利用外資規模。
四是鼓勵培養和引進高層次創意人才。優化本地教育結構和課程設置,改革教材體系,創新教學方式,加強理論與實踐的對接,開展廣告新媒體研究,促進現代科技在文化創意專業教育中的普及和運用;建設文化創意人才培養基地,支持有關院校、科研機構實施不同類別的多層次人才培養計劃,加快培養造就一批高級文化創意專家;在深圳大學、深圳高職院建設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文化創意人才職業水平考試培訓基地,不斷豐富廣告經營管理人才庫;積極推進文化創意專業技術人員職業水平評價工作,實現文化創意人才信息共享,促進人才有序流動;結合文化創意發展需求,有針對性地加大國際文化創意高端人才的引進力度。
五是建立相應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的專業學院,培養深圳文化創意產業集群所需要專業人才。深圳文化創意產業集群進一步發展,可采用聯合辦學、民辦公助的方式,設立文化創意產業專門培訓學院,培養本地專業人才,促進深圳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