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波 羅春雪
摘要:本文通過對傳統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的相關理論進行研究,挖掘了傳統財務指標體系的缺陷和不足,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可行性改進方案——將現金流的相關指標納入財務分析指標體系。與此同時,本文還深入分析了基于現金流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的優越性,以及其在完整性和系統性方面的突出表現。
關鍵詞:現金流量;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缺陷;構建
一、傳統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理論分析
1.盈利能力分析
1.1 主要指標
該數據是反映盈利能力的基本數據之一,其數值越大,代表盈利能力越強。
該數據代表了企業為獲利而付出的成本和費用,是從支出方面補充評價企業的盈利能力。其數值越大,代表了單位耗費所獲得的收益越高。
該數據反映了企業資產總和利用效果和全面經營效果。綜合衡量了企業運用資產獲利的能力。其數值越大,代表整個企業獲利能力越強,經營管理水平越高。
該數據反映了股東權益的收益水平,也稱為凈值報酬率或權益報酬率。其數值越大,代表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
該數據反映了企業當期凈利潤中現金收益的保障程度,真實地反映了企業應于的質量。只要企業存在凈利潤為正值,那么該數據就應該大于1。其數值越大,代表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凈利潤對現金的貢獻越大。
1.2主要缺陷
首先,在凈資產收益率中,分母是凈資產,分子是凈利潤。但是在現實經營中,企業的凈利潤的產生并不是僅僅由凈資產決定的,換言之,其二者之間的口徑并不一致。其次,凈資產收益率反映的僅僅是凈資產的收益水平。這個指標并不足以代表整個企業的資金運用能力。因此,在全面性上,總資產收益率的表現更佳。
2. 償債能力分析
1.1 主要指標
該數據反映了單位流動負債所需的流動資產償還數。其數值越大,代表企業可以用來抵償債務的營運資金越多,即償債能力約強。
該數據反映了企業流動資產中可以立即變現用于償債的比例數。該數據需要結合流動比率一同參考。當流動比率一定的時候,該數據的數值越大,償債能力越強。
該數據反映了總資產中,通過借債途徑籌集的資金所占的比例。其數值越大,代表企業負責經營的程度越高,經營風險越大,償債能力越弱。
該數據反映了企業償付債務利息的能力。其數值越大,代表支付債務利息的能力越強,即償債能力越強。
1.2主要缺陷
在利息保障倍數指標上:首先其僅僅能夠反映企業償付債務利息的能力,不能反映償付債務本金的能力。其次,該數據在計算是僅僅考慮了利潤因素,但企業的利潤并不是支付主體,現金才是。最后,未來現金流量是一個需要重點考量的問題,但是該數據的計算中明顯忽略了這一點。
在資產負債率指標上,該數據反映的應該是企業償還全部負債的能力,但是該數據在計算的時候使用的確實全部資產,須知并不是全部資產都可以用來償還債務。
3. 營運能力分析
1.1 主要指標
該數據反映了應收賬款的周轉速度。其數值越大,代表企業營運能力越強。
該數據是反映企業生產經營各個環節中存貨運營效率的綜合性指標。其數值越大,代表了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及獲利能力越強。
該數據反映了企業的流動資產周轉速度。其數值越大,代表了企業的資產流動性越好,即營運能力越強。
該數據反映了企業全部資產的管理質量和利用效率。其數值越大,代表企業資產利用率越高,即營運能力越強。
1.2主要缺陷
在總資產周轉率指標上,分子代表的是企業運營的收入凈額,而分母代表的是資產的總和。須知,資產中有部分是不可以計入收入的,因此,其分子分母的口徑不一致。
在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周轉天數的計算方面:第一,上市公司大量存在的分期付款影響數據的準確性;第二,公司生產經營的季節性原因,影響了該數據的代表性;第三,由于某些公司的銷售性質,其銷量在年末的時候會大幅度波動,這些都會影響該數據的準確性。
二、現金流量分析在財務分析指標體系中的作用
1. 現金流量分析的優勢
現金流量分析為傳統的財務分析體系注入了新的力量。它可以更加準確的反映企業的財務現狀和融資質量,以及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
現金流量的這種優勢在與凈利潤相比較的時候表現的尤為突出。現金流量可以更加直接的了解和評價企業獲得現金的能力,同時更好的排除了通貨膨脹的影響。也就是說,它可以更加真實的表現企業的變現能力和償還支付能力。
另外,現金流量參與了企業經營的方方面面,可謂無孔不入。并且,其在各個方面都提供了重要的數據,為許多重要指標的計算提供了參考依據,并在這些基礎上預測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因此,現金流量分析是可以綜合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指標分析法。
最后,現金流量分析還為企業的財務狀況和運營情況提供了動態監測分析指標。無形中增加了指標的及時性和客觀性。
2. 現金流量分析的必要性
企業的現金流量分析是實時的、客觀的。這個性質決定了其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權責發生制的弊端。在現實的財務管理中,企業的賬面收益與實際的現金流量常常不能同意,使得企業賬面收入頗豐但卻仍然缺乏周轉資金的現象比比皆是。基于現金流量分析的財務分析體系恰巧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可以準確、客觀的反映企業的償債能力和支付能力等是現金流量分析的優勢,更是其實施的必要性的原因。因為企業若是想要獲得長久的可持續發展,對風險的預測和規避是必不可少的環境,而現金流量分析恰巧可以滿足企業的這個需要。
現金流量分析在對企業進行發展能力分析的時候表現也較為突出。現金流量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企業克服短期行為,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力量。簡而言之,就是企業在實際經營的過程中,通常難免會為了短期的盈利而忽略現金的可持續周轉。雖然增加了短期的利潤,卻在無形中錯失了更多的投資機會。而基于現金流量分析的指標體系卻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三、企業現金流量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分析及構建
1. 基于現金流量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
1.1科學性原則
科學性原則指的是企業在進行現金流量分析的時候,指標概念要準確,計算公式要科學。所進行的財務指標的分析要能夠真實、準確、直觀、科學的反映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
1.2全面性原則
在基于現金流量的財務指標體系的設置構建階段,要充分考慮財務現狀和各個財務階段的活動內容,以確保該指標體系可以全面的反映企業的經營管理狀況。
1.3實用性原則
在基于現金流量的財務指標體系的設置構建階段,要充分考慮基本信息獲取的難易程度。同時,最重要的是要確保其所分析的信息盡可能與會計核算口徑一致。確保得出的數據真實可靠。
1.4重要性原則
財務分析指標體系中包含著很多指標和數據,在創新設置基于現金流量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的時候,要率先篩選出自己最需要的指標作為核心,其他的就可以略去以減少工作量。
1.5一致性原則
在基于現金流量的財務指標體系的設置構建時,應注意保持相關具體指標文字在表述上保持一致。
1.6靈活性原則
在基于現金流量的財務指標體系的設置構建階段,要充分考慮其內部各指標直接要有足夠的聯系,保障整個體系的靈活性。
2. 基于現金流量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的構建
2.1基于現金流量的企業盈利能力指標體系的構建
2.1.1凈資產現金收益率
凈資產現金收益率=
凈資產現金收益率可以有效的評價企業獲取現金收益的能力,還可以反映企業凈資產在運營過程中獲取現金收益的能力,是投資者在企業利益的最重要的體現。
2.1.2總資產現金報酬率
總資產現金報酬率=
總資產現金報酬率表示企業全部資產獲取現金收益的能力。其與總資產報酬率相比,在人為控制因素方面表現的更加突出。其為人為因素的影響留下的可能性更小。二者相結合分析得出的結論,更能真實的反映企業的總資產盈利水平。
2.1.3主營收入現金利潤率
主營收入現金利潤率反映了企業單位主營業務收入所能獲取的現金流量。這個指標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獲利還債能力。
2.1.4成本費用利潤率
成本費用利潤率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獲得的利潤總額與企業成本費用總額的比率。反映了企業為獲得利潤所付出的代價。從成本補償的角度評價了企業獲利能力的強弱。
2.2基于現金流量的企業償債能力指標體系的構
2.2.1資產負債率
資產負債率在任何財務分析評價體系中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所有反映償債能力的指標中最基礎最重要的一個。因此,基于現金流量的指標體系作為財務分析指標體系中的一種,也將資產負債率作為必不可少的基礎評價指標。資產負債率指標的選取,是為了反映企業存在的償債風險和經營風險的。
2.2.2現金負債比率
現金負債比率是從現金保障的角度反映企業較長時期內的償債能力,是對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的必要反映。對企業財務風險水平評價的兩個重要因素就是債務水平和獲現能力。現金負債比率的運用,極大程度上減少了權責發生制對財務指標的影響,同時又規避了收付實現制導致的現金收益短期波動。
2.2.3現金利息比率
與傳統財務指標體系相比,基于現金流量的財務指標體系中對現金利息比率的應用是取代了利息保障倍數而存在的。利息保障倍數是為了反映企業收益償付利息的償債程度而存在的。但事實上,作為短期行為的利息并不足以單獨成為評價指標,必須用現金來與其共同作用,才具備評價價值。
2.2.4現金流動負債比率
現金流動負債比率是從流動的角度來反映本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對短期債務的保障程度。與傳統財務分析指標體系中運用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相比,現金流動負債比率的應用使對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評價結果更加真實、客觀、可靠。
2.3基于現金流量的企業營運能力指標體系的構建
2.3.1總資產流轉率
在傳統的財務指標體系中,綜合評價企業全部資產經營質量和利用效率時,選用的是總資產周轉率。但事實上,其中并沒有包含已經完成周轉的現金收入和扔處于掛賬收入的應收賬款。因此,舊有的財務指標評價體系并不能真實的反映企業的總資產周轉速度。總資產周轉率的應用可以解決不能反映償還本期到期債務是否及時的問題。
2.3.2應收賬款回收率
應收賬款回收率是取代了傳統指標體系中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在實際應用上的作用和方法與應收賬款周轉率也大致相同。但是,其在避免利用應收賬款靈活性操縱評價結果方面表現的更加出色。
2.3.3存貨流轉率
存貨流轉率是取代了傳統指標評價體系中的存貨周轉速度。因為原有的存貨周轉速度的分子分母口徑不一致。為了更加真實、客觀的表達存貨的周轉狀況,統一分子分母的計算口徑,存貨流轉率應運而生。
2.3.4流動資產流轉率
流動資產流轉率是取代流動資產周轉率而存在的。它同流動資產周轉率的關系與應收賬款回收率同應收賬款周轉率的關系相似,在使用方式和意義上并沒有太大的改動。但是,其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比舊有的方式更加具有說服力,也避免了人為操縱評價結果的可能。
參考文獻:
[1]王巧梅,閆偉娜.現金流量表對企業決策的作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年第8期
[2]韓肅.現金流量表與企業財務狀況的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年第11期
[3]魏學謙.現金流量表分析及建議[J].現代經濟信息.2010年第23期
[4]朱艷軍.企業現金流量表若干問題的研究[J]民營科技.2009年第7期
[5]劉志強.走出現金流量表使用中的誤區[J].審計理論與實踐.200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