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榮華
摘 要: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是政府債務風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地方財政風險的集中表現,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問題已經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重視。試圖運用熵模型理論和方法,設計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監測指標,并采用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動向圖和債務風險信號圖動態監測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以期幫助地方政府更好地管理和防范債務風險。
關鍵詞:熵模型;政府債務;風險;動態監測
中圖分類號:F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6-0076-03
引言
伴隨著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各地建設規模不斷擴大,政府融資的規模正在迅速擴大,各地政府普遍采用通過舉債的方式籌集建設資金,加大基本建設的投入,形成的地方政府債務是指地方政府作為債務人要按照協議或合同的約定,依照法律的規定向債權人承擔資金的償付義務。據統計,目前中國各級地方政府均有不同形式的舉債行為和數量不等的債務存在。由于地方債務規模不斷擴大,地方財政的債務風險日漸顯現,地方債務風險已經成為威脅中國經濟安全與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測度、監測和防范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已成為當前地方政府需要慎重應對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熵模型的基本原理
熵的概念是由德國物理學家K.Clausius和L.Boltgman首次提出的,以后美國數學家、控制論創始人Wiener及信息論創始人Shannon提出了更廣義的信息熵,作為系統無序程度的度量。其基本原理如下:設n個指標,m個時段,形成原始數據矩陣X=(xij)m×n,對于某項指標xj,若指標值差xij距越大,則該指標在綜合評價中所起作用也就越大;反之就越小。若某項指標的指標值全部相等,則該指標在綜合評價中不起作用。由信息熵H(x)=-p(xi)ln(xi),結合其基本原理,可以得出如下結論:如果某個指標的信息熵H(x)越小,表明其指標值的變異程度越大,提供的信息量也就越大,故其權重也應越大;反之,結論則相反。
二、基于熵模型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指數構建
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指數是若干特定測度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指標經過一定技術處理后編制而成的反映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狀況的一種標準化指數。它用來描述當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現時狀態和今后發展趨勢,顯示并預報債務風險整體狀態上升或下降的方向和幅度。動態地監測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指數的變化,能為地方政府經濟發展中的決策和管理提供可靠依據和信息,幫助地方政府提高預測債務風險并有效防范債務風險的能力,避免出現政府債務危機。基于熵模型原理構建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指數,應首先選定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監測的指標,再根據風險監測指標的數據,具體構建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指數,步驟如下:
(一)構建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監測指標值的初始矩陣
矩陣中元素xij為第i時段第j個指標值。
(二)初始矩陣無量綱化
對初始矩陣X做無量綱化處理,得到X*=(x*
ij是監測對象的指標j在第i時段的無量綱標準值,無量綱化公式如下:
1.越大越好型風險類指標,無量綱化公式為:X*
2.越小越好型風險類指標,無量綱化公式為:X*
(三)計算第j項指標的熵值ej
(四)計算第j項指標的客觀權重θj
(五)合成第i時段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指數zi,zi越大說明風險水平越高
三、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動態監測方法設計
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動態監測是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波動過程和債務風險狀況的全面量化和測度,以期達到提前預警的目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動態監測的原理類似于宏觀經濟景氣監測,即選擇一組反映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狀況的敏感指標,運用有關的數據處理方法,將多個指標合并為一個綜合性風險指數,然后通過指數變化趨勢和一組指數信號燈來顯示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狀況,通過監測債務風險指數及其對應的信號變動情況,來反映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狀況,同時預報未來債務風險變動的趨勢。
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指數是債務風險動態監測的基礎,根據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動態監測的原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動態監測的方法分為兩種,即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動向圖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信號圖。
(一)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動向圖
為了能夠及時把握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狀況的變化,采用一定的時間段為時間間隔,將地方政府各時間段的債務風險指數逐一描繪并連接在一張時間坐標圖上,就可以得到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動向圖,從而在某一時間區間內反映該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變動狀況,這是一種縱向反映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狀況的方法。
(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信號圖
地方政府的決策者和管理者不只是希望能觀測到縱向時間區間內政府自身債務風險狀況的動態變化,還希望通過各地地方政府間的橫向比較,判斷每一時段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橫向位勢和比較狀況,因此,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信號顯示是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動態監測的另一重要環節。
借鑒宏觀經濟景氣監測的方法,可以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狀況分為五個等級,分別用不同顏色的信號燈表示:紅色表示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水平極高,為“超高風險區”;黃色表示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水平較高,為“高風險區”;綠色表示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水平一般,為“中等風險區”;淺藍色表示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水平較低,有一定的風險,為“低風險區”;藍色表示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幾乎沒有,為“無風險區”。對于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水平不同等級的界限確定,采用地方政府間橫向比較排序的方法,即將所有地方政府不同時段的債務風險水平指數分別從大到小排列,若地方政府數量為N,則以第N/5個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指數為“超高風險區”下限,以第N/3個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指數為“高風險區”下限,以第N/2個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指數為“中等風險區”下限,以第2N/3個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指數為“低風險區”下限和“無風險區”上限。
五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水平的等級界限確定之后,就能繪出單個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信號圖,該圖能很直觀地顯示某個地方政府與其他地方政府相比的債務風險位勢和狀況(如表1所示)。
四、基于熵模型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動態監測應用研究
為說明基于熵模型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動態監測方法的應用,本文按照某省統計年鑒的經濟統計數據,整理得2001—2006年其政府債務風險監測的基礎指標和數據,并根據熵模型的原理計算得到2001—2006年每年某省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指數(如下頁表2所示)。
根據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動向圖的繪制原理,某省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動向圖(如下頁圖2所示)。
通過該省的政府債務風險動向圖可以看出,該省2002年和2004年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水平較高,2005年開始債務風險水平有下降趨勢,說明債務風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受經濟統計數據來源的限制,本文未能收集到多個省市的債務風險監測指標數據,因而無法得出該省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信號圖。
通過繪制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動向圖和債務風險信號圖,可以描述地方政府某段時期內的債務風險水平和波動的軌跡,預測其發展趨勢,在債務風險出現重大變化或發生危機前,能及時發出預警信號,提醒政府管理者要采取適當的措施,防止債務風險水平惡化,進而出現政府債務危機。
結論
本文借鑒經濟動態監測的原理和方法,在一組反映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狀況的敏感指標基礎上,采用熵模型將其綜合成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指數,繪制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動向圖來監測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發展和波動狀況,并通過一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信號燈來標識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水平的實際狀態,以判斷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狀況未來的發展趨勢。此外,還可以通過建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預警系統,以更有效地幫助政府決策者和管理者防范政府未來可能出現的債務危機,為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管理和預警提供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