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聰
【摘 要】每個人都是具有創新的潛能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創新,關鍵在于能不能培養起其在創新方面的意識。創新意識就是人們把創作作為出發點的思想,也是人們具有創造性思維以及創造性行為的前提條件。學生,尤其是初中的學生們,其思維正處于人生中最具活力的黃金階段,怎樣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是教師的重要責任。
【關鍵詞】激活;物理;初中教學
本文是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以及現在物理教學中所面臨的創新方面的問題,進行了一定的探討。在初中物理的教學中,要培養起學生積極學習、努力探索的精神,在教學方式上要做出一定的改變,為學生營造出和諧、民主的初中物理課堂氛圍,讓學生掌握物理研究以及學習的主動權,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一、物理的新課程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啟蒙
在物理的教學中進行新課的導入是激活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機會。具體進行導入的方式需要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做好判斷,立足于學生的實際,順著初中學生對事物的認知規律,并且注重對學生知識的鋪墊與過渡,以達到能夠捕捉學生注意力的作用,進而引發學生的興趣。
在我國目前的情況下,初中的物理是在8年級才開始起步的,所以在物理這一課程導入的時候要注意好方式方法。新課在導入方式上是否能得到學生的歡迎,可以直接的影響到學生們對物理的情緒。這就需要相關的教師在傳統的方式上進行一定的創新。因為學生的模仿行為是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的,教師的行為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到學生,教師的創新能影響到學生。在講物理課本序言的時候,要用新穎、有趣的方式來做實驗。在物理課程中講授電、聲、光以及磁、熱部分知識的時候,可以用有趣的實驗來展現教學內容,或者是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來展現,這樣能夠更好的調動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例如,在為9年級的學生講“電阻的串聯”這一內容的時候,要注重電流、電壓以及電阻相互之間的關系,之后再通過實驗讓同學們知道串聯電阻的相關特點,在進行講述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相互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并且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數據之間存在的關系,然后讓學生學習到串聯電阻能夠起到的重要作用。當為學生講課本上的例題2的時候,例:現在有一只小的普通燈泡,當小燈泡正常發光的時候其燈絲的電阻是8.3Ω,電壓是2.5∨,但是現實中卻沒有2.5∨的電壓,只有電壓為6∨的一個電源,現在想要小燈泡正常的進行工作,需要多大的電阻呢?這個時候,我們不是為了解題而去解題了,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去思考。教師為學生例題分析的時候,可以使用引導式的問題,用這樣的方式能夠更好的啟發到學生。“同學們一起來跟我想,假設現在我的手里有一個漂亮的2.5∨的燈泡,現在我想要使這個燈泡發光,我應該怎么辦?如果現在我的手中沒有2.5∨的電源,僅僅有一個電源,還是6∨的,如果直接把燈泡接上去會發生什么后果?試想一下,怎樣才能使電壓變小支持燈泡正常工作?如何分壓?如果進行串聯能解決問題,那它的原理是什么?”當引導著學生解決完這些問題時候,再讓學生們去解決例3中的問題就會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二、復習課是激活學生們創新意識的階梯
在初中學習的階段中,最重要的一個考試應該就是中考了。它是檢驗學生們成績的重要指標。所以在中考之前都會進行綜合性的復習,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在引導著學生復習的時候,一般都是以專題復習、或者是以章節進行復習,中間貫穿一定的例題。但是在筆者的教學中,會實施不同的方案,即在每章或者每個專題的復習中進行網絡式的復習,并且時刻在復習中貫穿一些往年的中考試題。并研究相關的物理題型,以及中考命題的大趨勢,引導學生重視關鍵點。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用適合學生水平的方式學習,用小步進步的方式提升學生的能力。
三、實驗課是激活學生創新意識的最佳途徑
實驗課在物理的教學中十分的重要,也是能夠激活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手段之一。因為在實驗中學生能夠直觀、形象的看到,感受到知識的力量,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時候就非常的容易理解。例如,在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同學們發現經過凸透鏡之后成的像不僅僅只有一個,是什么情況呢?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說的什么,學生們認為就是什么,不會產生質疑,也不會有問題,只是模仿跟著做。所以要鼓勵學生提問題,當學生發現問題的時候,要給予學生鼓勵和表揚,并且積極的幫助學生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法。
為學生創造積極活躍的學習氣氛以及情境是培養、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基石。有了好的學習氛圍,學生就可以在學習中充分地發揮自主學習以及創造才能,教師就能調動起學生們的積極性。我覺的好的氣氛可以這樣理解,它是公平和競爭體現,是鼓勵、表揚的縮寫,能使學生樂于智力冒險不擔心因犯錯誤而受批評。當然,這并不是指沒有約束的自由樂園,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參考文獻:
[1]黃明.初中物理創新性發展[J].思想文化建設在當今時代的發展,2009(07)
[2]張明黃.創新意識在當前教學中的應用[J].物理課程的科學教育方法研究,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