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兆丹
【摘 要】近年來,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都需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因此,高職教育應通過改革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教學方式、實踐教學條件、突出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培養相結合的理念等等,以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關鍵詞】機械類專業;高職學生;創新能力
一、我國高職院校創新教育現狀
近年來,我國政府積極引導實踐創新教育,支持和鼓勵大學生參與技術開發和社會實踐等創新活動。如舉辦省大學生機械設計創新大賽等,同時各類高校也在積極培養工科生創新實踐能力,如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大學生在科技創新創業園、技術創新工作室等采取“五結合”的創新模式;大連理工大學的綜合創新實驗教學新模式等等。總體來說,教育實踐創新的研究與實踐在質量和數量上有了較大的進步。
二、高職教育實施創新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來,我國與世界經濟接軌日益緊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與世界知名企業爭奪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對于中國企業來講,需要更多的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專業技術人員是促使一個國家社會與經濟騰飛的骨干力量,而高職教育則可培養面向生產管理和服務第一線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技術專利可以購買,研究成果可以引入,但是技術人員必須依靠高職院校自身來培育。因此,高職院校肩負著創造新型人才的特殊歷史使命。
三、機械類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校的教學資源相對偏少,試驗設備不足,儀器設備在實驗時無法做到人手一臺,比如大型設備更是讓學生不敢奢求,只能觀看實際操作步驟,不能進行自己動手操作,導致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得不到鍛煉,實踐教學只是停留在表面。
(2)專業培養方案與行業需求嚴重脫節,不能跟實際社會需求相結合。課程安排多是注重理論性,實踐教學環節往往開設的課時較少,學生對自身專業的認識不夠,不能跟社會掛鉤,導致學生在就業時不能找準自己的就業方向。
四、高職機械類專業創新能力培養體系探討
(1)改革實驗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高職院校應為學生構建合理的知識框架結構,知識內容可以包括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知識體系也應由傳統的封閉式教學模式向開放式過渡。實驗課程設計中,應在原有的公共實驗課程的基礎上,增設選做實驗課程。在實驗內容改革中,為了培養和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應逐漸增加設計性實驗項目的數量,減少驗證及演示類的實驗項目。以“寬基礎、專門化”人才培養為出發點,優化課程體系,鼓勵增加課程的種類和數量,多開設選修課,允許學生跨專業進行選修。
(2)改革教學方式。完善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建設思路,探索高職教育四年制改革。應考慮在不明顯削弱傳統專業基礎理論與技能學習的同時,建立創新能力培養體系,教學方式采取有針對性的項目式教學,科研項目主要選擇可服務于生產實際的項目,突出導師的導引與學生的實踐,使學生的學習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
(3)改善實踐教學條件。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物質基礎是實踐教學條件,它同時也關系到課程體系能否落到實處,因此,實訓基地的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可通過“引企入校”,在校內建設生產性實訓基地,通過“政校合作”搭建實訓平臺,提升學生職業能力,同時建立校外實訓基地等等。
(4)突出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培養相結合的理念。創新能力培養必須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與目的性,要與生產實踐和工程實踐相結合。高職院校可以利用校企合作平臺,讓學生參與到校企合作科研項目中來,從最基本的測繪、建模入手,逐漸深入,建立學生工程意識,鼓勵學生自己創作,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5)改善實踐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與是否具有完善的考核機制息息相關,因此,我們應在實驗實訓方面嚴格把關,對所學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對創新性實驗和畢業設計分別進行考核。同時,學校要建立一支師資雄厚的教師隊伍,聘請高級技師和技術性骨干來指導學生的實踐。完善學校的教學管理隊伍,注重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的完善,保證實驗實訓所需的教材,通過實驗讓學生掌握必要的機械基礎技能,鍛煉他們的實踐創新能力。
社會在不斷的進步,對于應用型新人才的需求將更加緊迫。這對高職院校機械類專業學生來說,創新能力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但高職機械類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模式并不統一,所以我們就應在教學當中不斷總結經驗,可通過改革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教學方式、實踐教學條件、突出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培養相結合的理念等等,以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培養社會合格的創新人才打下堅實基礎,加快培養創新型、應用型人才的步伐,服務于經濟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盧鐵鋼,王彤,劉玉利. 高職機械類專業創新能力培養的市場調研分析與實施模式探討[J]. 經濟研究導刊,2013,14:124-125
[2]胡新華,馬廣,章躍洪,戴欣平. 高職機械類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2(1):5-7
[3]劉春艷,曲爾光,鈕王杰. 機械類專業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J]. 運城學院學報,2011,29(5):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