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友鋒
摘 要:反問句與陳述句的互換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一種較為重要的句式訓練,也是對學生進行語感培養的一種重要形式。在此,我談談反問句與陳述句的互換的幾點方法,僅供參考,若有欠缺,望大家指正。
關鍵詞:反問句;陳述句;互換
一、反問句改成陳述句,使其意思不變這一訓練形式,力求以學生對句子的自主理解為主,循序漸進,達到教學效果
1.引導學生自讀反問句,找出反問句中的答案,說出來,培養學生的語感。比如,“難道今天下雨了么?”學生讀感悟,說出答案:“今天沒下雨。”
2.指導學生將反問句句末的“嗎”“呢”疑問詞和問號“?”去掉,換上句號“。”。如,“沒有爸爸媽媽的辛勤勞動,怎么會有我們的幸福生活呢?”先改成:“沒有爸爸媽媽的辛勤勞動,怎么會有我們的幸福生活。”
3.還要告訴學生,在反問句改換成熟句的時候還得注意把“難道”“莫非”“怎么”這類反問句式的詞語刪去。不然會造成句子不通順,意思表達模糊,表意不明。那么上面的句子就可以進一步改成:“沒有爸爸媽媽的辛勤勞動,會有我們的幸福生活。”
4.在上面的基礎上,再指導學生將句子關鍵詞“有”否定。使句意與原來的反問句保持一致。在此基礎上改成:“沒有爸爸媽媽的辛勤勞動,不會有我們的幸福生活。”
如此一來,學生就掌握了將反問句改作陳述句,使其意思不變的方法了。
二、將陳述句改成反問句,使其意思不變這一訓練形式,同樣要注重學生對句子的感悟,從語感上去培養學生找到句子轉換的方法
1.口頭訓練,如,“今天沒下雨。”讓學生心里揣著答案去轉換成“明知故問”的句子:“莫非今天下雨了么?”。
2.先指導學生將陳述句的關鍵詞否定,改成意思相反的句子。如,“在他取得優異成績的時候,在他得到老師的表揚的時候,他沒有驕傲。”改成:“在他取得優異成績的時候,在他得到老師的表揚的時候,他驕傲了。”
3.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在句末加上反問詞“嗎”或者“么”、“呢”和“?”。如此上面的句子可以改成:“在他取得優異成績的時候,在他得到老師的表揚的時候,他驕傲了么?”
4.如要使改成的反問句語氣更強烈,應告訴學生在否定詞前或者句中加上“難道”或“怎能”“莫非”等詞語。那么上面的句子就可以改成“莫非在他取得優異成績的時候,在他得到老師的表揚的時候,他驕傲了么?”或者“在他取得優異成績的時候,在他得到老師的表揚的時候,難道他驕傲了么?”
這樣一來學生就掌握了陳述句改換反問句,使其意思不變的方法了。
(作者單位 貴州省石阡縣花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