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
摘 要:想要讓孩子們自發的學習、樂于學習,我嘗試將英語游戲活動與drama結合起來,并將課堂教學模式和創新的育人理念相結合。使他們始終處于興奮狀態,興趣盎然,從“要我學”向“我要學”轉化,明顯地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教學的語言材料和課堂上的教學活動應充分反映小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如Myself, My family, My school及周圍環境和社會生活,并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長大后適應社會、經濟、科技發展和國際交往的需要。
關鍵詞:游戲活動;模式;drama
去年,我有幸來到了多倫多,滿懷著激動的心情開始了56天海外修學之旅。在這里,感悟到了不同國家的教育體制的不同之處,使我對今后的小學英語教學模式有了新的理解。
多倫多一所普通小學的校長告訴我們:好的學校,就是孩子們都喜歡去的學校。好的老師,就是孩子們都喜歡的老師。我參觀的最大的感受就是,那里的還是都是發自內心的熱愛學習,樂于接受新的知識。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最好的學習動力是對所學材料有內在的興趣。愛因斯坦也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階段是英語學習的黃金時期,要求教師通過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學生天性好奇、好動、好表現,但他們的持續性較差,因此,教師的“導”尤其重要。教師如果脫離學生的實際,教學呆板,“誦經”式地教,學生學起來味同嚼蠟,自然毫無興趣。因此,培養學生的興趣,要求教師選擇多種教學方法,在游戲、活動中上巧妙設計、精心安排,使每個學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
一、模式的結構及特點
1.將課堂游戲與drama課程結合起來
來到加拿大之前,我對drama的認識極少。在Lorna老師的Drama課中,我看到了她豐富的肢體語言,感受到了她風趣的授課風格,真的帶給我全新的體驗。我們從最初的shy,到最后的crazy,Lorn帶給我們的不光是各種上課的技巧,同時,也影響了我們的個性,我們都為她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她尊重、贊揚每個學生,這就是她的閃光之處。
外國孩子從小就接受drama課程,他們善于表演,在玩中學、學中玩,他們自信、樂學,而這恰恰是我們所缺乏的。
所以,在游戲課時,可以讓孩子圍成一個圈,讓每一個孩子都有說的機會。Drama課中會貫穿許多小游戲,如:搶椅子。在教授服裝時,教師可以說:“The one who … , change your chair.”孩子們會滿懷激動的完成這個游戲,并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所學。
2.將課堂教學模式和創新的育人理念相結合
我發現:如今的加拿大課堂模式已經不再是一枝粉筆、三尺講臺和洗耳恭聽的學生的舊教學課堂。如今的課堂布置得像家,像會議室,像飯店,像廚房,像汽車修理廠或者像大劇院。課堂上,老師不斷變換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與學生做游戲,表演,講故事,運用輸出卡片,做訪談,小組活動,畫魚骨圖,利用多媒體網絡,設立Co-op Program和Apprenticeship Program等等,啟發引導每一個孩子,開發孩子的大腦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樹立他們的合作意識。新的課堂不再是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是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新的教學模式與社會更接近了,徹底地解放了“象牙塔里的書呆子”,他們培養出來的人才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
3.游戲活動與drama課相結合的模式
小學生思維活躍,但缺乏自控能力,在教授單詞、句子時,如果純粹領讀、跟讀,往往會使他們感到乏味。因此讓學生在游戲中練習,讓富有情趣的活動去誘發練習的欲望,在愉快、和諧、的氣氛中鞏固學的知識,會使他們始終處于興奮狀態,興趣盎然,從“要我學”向“我要學”轉化,明顯地提高了英語教學質量。
二、模式所采取的教學方法
1.兼收并蓄,集各家所長,如:直接法、結構法、功能法(交際法)、全身反應法、沉浸法等,只要有助于實現教學目標都可以采用。
2.創設情景進行教學,使學生在栩栩如生的環境中對語言項目進行操練。如:打電話、購物、生日聚會、問路等,可以使學生喜形于色,因此他們會興趣倍增,信心加強。
3.練習形式多種多樣,手、腦、口、耳、眼、肢、體并用,動靜結合,使學生初步具有良好的語音、語調、拼寫和書寫的基礎,能用英語進行簡單的交流活動。
4.設計任務型活動(task based activities),給予學生一個開放的空間,激發學生的思維。設計的任務應給一些語境或圖片提示,啟發學生的動腦思考(brain storming)。不僅發展了學生的求同思維(convergent thinking),又發展了求異思維(divergent thinking)。
三、模式的內容
1.教學的語言材料和課堂上的教學活動應充分反映小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如Myself, My family, My school及周圍環境和社會生活。
2.內容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例如韻律詩歌、寓言故事、會話表演、游戲等。
3.以話題為核心,以功能和結構為主線,以任務型活動為目標安排各單元或各課的教學。
4.通過視、聽、說、玩、唱、畫、游、讀、寫、譯等饒有趣味的活動,使學生逐步培養起初步的語感。
四、模式的評價機制
1.尊重和愛護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每個學生的點滴進步都要加以肯定??刹捎每陬^表揚和精神獎勵的方式,如獎給小紅花、五角星等。對于學習后進的學生所取得的進步更應及時給予表揚。
2.評價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以學生平時所表現的興趣、態度和能力為主要依據。低年級(三、四年級)以口語活動為主,高年級(五、六年級)采用口、筆試結合的方式。
五、模式的實驗效果
通過實驗,可以使小學生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充分發揮他們學習語言的潛力,了解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更好地理解并熱愛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可以發展他們的思維,開闊視野,擴展他們的知識,豐富他們的經歷;可以提高他們的思想品德修養,樹立國際意識,使他們長大后適應社會、經濟、科技發展和國際交往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