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明
《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規定:初中英語教學要側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是吸收英語語言材料、增加語言知識、擴大詞匯量的重要手段,而且閱讀能力的提高能為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和英語寫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也為學生從英語閱讀中認識學習英語的真正意義和價值,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為學生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打下堅實的基礎。初中是培養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基礎段,是大量閱讀的預備期。在這一階段,要求學生除能讀懂課文外,還要能借助詞典獨立閱讀難度略低于課文的材料,從而為學生進入高中后側重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礎。我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方面積累了一點經驗,也有一些新的思考,在此重點就英語課堂涉及英語閱讀能力訓練的幾個關鍵環節,談談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設計興趣情境理解課文內容,增強閱讀的信心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學生對閱讀產生了興趣,就能有效激發潛能,克服因曾經的閱讀困難帶來的恐懼心理,提高理解閱讀對象的能力和獲取重要信息的速度。實踐中,為了更好地完成英語閱讀教學中每一課的教學任務,在教學之前,我嘗試著圍繞課文內容設計與之密切相關的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練習題,讓學生以這些練習題為引導,教師以輕松明快的節奏創設出快速度通讀課文的教學情境,引發學生對英語閱讀的學習興趣,這其間選擇重點內容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以利于獲得更好的學習英語課文的信息,對下一步的英語閱讀教學任務做好鋪墊。
整體教學法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須注意兩點。一,教師講解課文前,最好要求學生限時快速閱讀,邊閱讀邊嘗試分析和理解課文,并根據自己的理解大膽回答老師出示的問題。二,在對學生第一階段表現給以適度評價后,要“趁熱打鐵”,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較深層次的理解,鼓勵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retell(復述)the text。如果發現學生有畏難情緒(學生可能想:回答問題都這么難,還怎能復述呀?),教師應想法激發學生的自信心,比如讓學生把答案連起來讀,在學生讀完后,老師說“Very good!”,通過類似的積極評價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如此由易到難,由簡到繁,不斷給學生一份成就感,學生通過反復積極主動的訓練,可逐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興趣自然就會不斷提高。
二、閱讀前,應讓學生了解閱讀意義,明確閱讀目的
初中是培養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基礎階段,是大量閱讀的預備期。在這一階段,要求學生除能讀懂課文外,還要能借助詞典獨立閱讀難度略低于課文的材料,從而為學生進入高中后側重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礎。
英語閱讀教學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具有從書面語言材料中吸取知識和獲取信息的能力,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教給學生一種自學英語的方法。在閱讀前,要求學生首先了解閱讀的意義,明確閱讀的目的,使其對特定閱讀對象有一個心理上的準備,誘使學生快速進入特定的情感狀態,事實證明是有效提高學生閱讀效率和效果的一個重要環節。
三、指導閱讀技巧,強化英語閱讀教學中語言的訓練
閱讀能力包含對書面語言的識別、理解和快速記憶等,幾方面是相互影響的。閱讀是一個復雜的認知過程,“閱讀是對三種相互有關,而各有區別的信息,即形符的,句法的和語義的信息,進行信息處理的一種形式(古德曼)。”也可以說它是一種可以動員視覺、聽覺和發音動覺參加學習的方法(《外語教育學》)。由于我們所得到的知識有50%來自閱讀,同時由于閱讀能給學生提供廣泛的語景并能解決因背景和文化差異而造成的困難,所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使之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至關重要。
(1)提高理解詞義能力的訓練。主要有構詞法分析和利用上下文確定詞義兩個角度的訓練。如:One day they found a mirror and for the first time they saw what they looked like.能看到自己長相的,很可能是一面鏡子,只要學生受到適度的訓練,就不必依靠教師和查詞典,完全能根據自己的經驗,再結合上下文推定劃線單詞mirror的含義。
(2)以語義為基本單位的閱讀訓練。應從一開始就注意學生閱讀短語(詞組)和句子能力的培養。學生如果只能一個詞一個詞地讀,不僅閱讀速度慢,而且會造成理解短語、句子等方面的困難。擴大閱讀單位的訓練,也就是擴大“視距”的訓練,是訓練閱讀的最基本任務。
(3)提高閱讀整篇文章能力的訓練。主要做法是:教師根據文章內容提出問題,讓學生閱讀后回答,領略大意,再抓好關鍵詞、句,對課文進行總體歸納,從而概述全文主要內容,達到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訓練的目的。
(4)提高閱讀速度的訓練。識別和理解單詞,以語義為單位進行閱讀,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學生閱讀整篇文章的能力,再通過一定量有目的的訓練,可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學生閱讀速度的提高程度,也是檢驗學生詞、基本語義、段落、句子直至整篇文章理解能力的一個標志。
(5)訓練學生適時使用朗讀和默讀的技巧。英語默讀是最符合實際需要的閱讀方式。默讀遠比朗讀速度快。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默讀能力,但默讀又是朗讀的基礎,朗讀是默讀的進一步深化,兩者互相促進,如何做到兩方面訓練的有機結合,是初中英語教師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應注意掌握的一種教學技能。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由表及里可分為三個層次:表層的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深層理解(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和評價性理解(criticalcomprehension)。默讀方式最適宜對課文的表層理解;在學生掌握了正確的語音語調、基本語義、句子和段落直至課文大意后,最后組織學生朗讀。
培養初中生的閱讀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認真領會英語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不斷摸索、實踐和改進,就能找到一種適合自身教學特點的教學模式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