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明發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索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語文教育應該而且能夠為造就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一代新人發揮重要作用。”由此可見,小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和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便成了現代社會公民的人文素養、科學素養、創新精神以及諸多能力培養與發展的奠基工程之一。今天有幸借貴刊這一平臺,就“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語文自學能力”這一話題,結合自己執教《落花生》教學過程中的部分案例,淺談一下自己的嘗試和體會,與大家共同交流與探討。
眾所周知,“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是語文課程的三維目標。三個維度之間相互滲透有機整合,而又有所側重,其中,“過程與方法”則關注的既包括教師教學的過程和方法,又包括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而小學生語文能力正是通過一定的學習方式方法不斷實踐而生成的。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從教師的教學方法選擇與設計和學生的語文學習過程與方法指導方面研究探討如何培養小學生語文自學能力,以增強閱讀教學研究的實效性。
一、在閱讀教學過程的設計方面,關注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
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始終恪守“以學定教,先學后導”的基本理念設計課堂閱讀教學環節,盡可能做到層次清、坡度緩、重實踐、易操作,以強化學生的閱讀訓練過程。在執教《落花生》一文時,我是按課前預習—創境激趣—整體感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匯報展示—拓展提高—總結升華的流程設計閱讀教學思路的。體現以人為本原則,突出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只是指導者或引導者。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自主探究、解讀文本,與文本親密對話,進行生本互動;指導學生與同學與老師合作交流,進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使學生在讀、說、悟、寫諸多語文實踐過程中,訓練語文基本技能,培養語文自學能力,提高語文綜合素養。如,在“創境激趣”教學中,我首先通過視頻課件——有關落花生的猜謎游戲創設情境、激趣導入,使學生的學習情緒在新課伊始就進入高度興奮愉悅的狀態。既激發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又使學生在猜謎中初步了解了落花生的特點,為學習新課設下了情感態度鋪墊和相關知識鋪墊。繼而,我隨機導入新課《落花生》,并從課題切入引導學生破題質疑,并鼓勵學生自由展示、交流、分享課前搜集查閱的有關落花生的資料,初步釋疑,讓學生在展示、交流、分享中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感受成功的快樂,增強自尊和自信。既培養和提高了學生搜集、查閱、處理信息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勇于發表自己見解的良好習慣。
二、在閱讀教學方法的選擇方面,關注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
葉圣陶老先生曾經說過:“教是為了不教。”就閱讀教學而言,我認為這里的“教”是指教給學生獲取語文知識的方法,使之會學;“不教”是指學生具備感知新知識、運用新知識的語文技能。可見,要想達到“不教”這一目的,教師首先就要教方法。因此,在閱讀教學方法的選擇方面,我尤其關注小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選擇容易被學生接受的學習方法,盡力尋找語文學習方法的獲得點,并有意將語文學習方法的訓練點滲透到閱讀教學的各個環節,以不斷促進小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生成,從而使學生終身受益。如,在“拓展提高”教學中,在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環節的閱讀實踐中,對課文已經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與感悟,在對課文借物喻理的表達方法初步了解的基礎上,我隨機引導學生進行一文一得仿說、仿寫訓練。我首先鼓勵學生結合本文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做人的道理這件事,想一想、說一說自己身邊的事物中所想到的、所感動的。于是,同學們紛紛登臺展示,有的說從蜜蜂身上領悟到了勤勞的品格,有的說從鉛筆、粉筆身上領悟到了犧牲精神,有的說從老師和醫生身上領悟到了奉獻的美
德……緊接著,我又因勢利導鼓勵學生借此練筆,仿寫自己喜歡的事物及從該事物中領悟到的道理。同學們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有感而發,很快一篇篇美文美段誕生了。這樣,既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感悟得到升華,又使學生的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提升,有效地促進了讀寫結合,真正達到了培養學生的理解感悟能力與表達能力的目的。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總之,小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任重而道遠。在閱讀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認真解讀文本,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實際,找準小學生語文能力培養的切入點,挖掘小學生語文能力培養的訓練點,不斷研究和探索小學生語文自學能力培養的新途徑、新方法。努力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同興鎮總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