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具有傳統歷史教學手段所無法比擬的優勢,它對中學教學的發展具有極大的意義。它以其直觀性和形象性的優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其巨大的資源共享網絡空間和便捷的信息交流方式等特征發揮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并改變了教學模式,完成了教師由“知識傳播者”向“教學主導者”的角色轉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了素質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中學教學;中學生;教師
所謂現代教育技術就是以現代教育思想、理論和方法為基礎,以系統論的觀點為指導,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的教育技術(現代信息技術,主要指計算機技術、數字音像技術、電子通訊技術、網絡技術、衛星廣播技術、遠程通訊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虛擬現實仿真技術及多媒體技術和信息高速公路)。它是以實現教學過程、教學資源、教學效果、教學效益最優化為目的。
隨著信息科技的迅速發展,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主的教學手段日益盛行,它集聲音、文字、數字、圖片、音像于一體,開拓了信息來源多樣化的教育空間,極大的提高了教學信息處理的能力和教學效率,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上的自主性與積極性,為素質教育的開展提供了無限廣闊的天地。
一、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有利于激發中學生的學習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面對繁重的中學學習壓力和枯燥的學習生活,如何調動中學生的學習興趣仍然是教學中的一大難題。現代教育技術可以集聲音、文字、數字、圖片、音像于一體,呈現在學生面前的是圖文并茂的音像教材、視聽組合的多媒體教學環境與教學手段,使信息來源多樣化,使教學過程形象生動而更具吸引力。它既可超越現實時間,生動地展示歷史或未來的認知對象,又能夠拓寬知識組合范圍,將多科目的知識同時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充分利用視覺與聽覺功能,從而夠激了發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其學習積極性,強化了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結果是顯著地提高了學習效率。例如高中歷史必修三《追尋生命的起源》一課就可以播放相關的視頻資料,更直觀的讓學生明白生物進化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向高級演變,并受環境影響而產生變異,以及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等原理。既讓學生學習了歷史知識,也了解了生物知識。可見,現代教育技術的新穎性、生動性、多樣性、趣味性極大地吸引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了其學習動機和提高了其學習積極性。
二、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有利于發揮中學生的主體地位
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學系統既是一個可以進行個別化自主學習的教學環境與系統,同時又是能夠形成相互協作的教學環境與系統。例如,組織學生制作PPT課件、網上討論、網絡視頻等多種學習形式交換使用,使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跨越時空的限制進行互相交流,實現自由討論式的協同學習,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做好課程預習和復習,通過網絡快速查詢資料和信息,通過網絡答疑激發其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例如,很多中學生都通過《老友記》、《越獄》提高英語口語能力和了解美國政治經濟及文化。
通過以上途徑整合各學科知識,充實內容和擴大信息量以及加強學生對各種信息的了解與掌握,使學生的思維活動與信息內容互相滲透,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完成自主學習。
三、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有利于提高中學生的學習效率
中學的文科知識具有過去性、具體性的特點,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去記憶,且易于遺忘;中學理科知識具有抽象性和未知性的特點,學生難以通過課本的理論和老師的講解去掌握和運用一些公式和原理。現代教育技術的直觀性和形象性是任何傳統的教學手段都無法代替的,它通過聲音、圖像、視頻、文字等信息的交替演示,屏幕顯示的內容可以隨意重復和快速更換,不僅能夠表現事物的動態變化,還能隨畫面變化產生相應的聲音,最終使使教學信息和教學形變抽象為具體,變無聲為有聲,把抽象的概念、理論變得通俗易懂,使某些抽象的、難以表現的教學過程簡單易行。通過這些教學手段有效地刺激學生的視覺感官,達到視聽并用,使學生對知識進行多角度多渠道地交叉吸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效益,最終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并能加深重點、難點的理解。例如,可以通過《喬家大院》使學生了解晉商,通過《塵埃落定》使學生了解土司制度及藏族文化和文學,通過《貞觀之治》、《三國演義》等了解歷史。在教學中可以播放視頻,也可選擇要點截圖,通過這些方式同時加深了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記憶和對文學常識的了解,并拓展了他們的知識視野,可謂一舉多得。
四、現代技術教育有利于延長中學教學知識的存儲期限和提高教師的備課效率
中學教科書的某些內容基本是一成不變、可以長年使用,尤其是歷史、語文及理科類。比如,有關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的圖片、圖解、表格甚至與教科書配套的一些錄像資料、理科的原理、圖解、公式等媒體信息可以說是永恒不變的,只不過在文字的表述會出現差異。因此,相同的信息系統一旦建成就可以存儲在移動硬盤中,只需要備有學習工具即可反復使用,永久保存。這樣,大大的節約了老師的備課時間,提高了備課效率,他們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去探索更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提高教學技能。此外,通過網絡信息,可以擴展教師的知識視野,豐富備課內容,為素質教育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五、現代教育技術有利于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
有關研究也表明,在使用現代教育技術之后,學生能夠自己把我學習的進度、方向,自己探索新的學習方法,通過這些方式提高了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在客觀上促進了學校對現有的教學資源整合、教學組織、教學模式和教學評估的改革。例如,現代中學教育的教學過程的安排以強調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出發點,教學的整個環節都非常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完成了由“知識傳播著”向“教學主導者”的較色轉換。
另外,現代教育技術可以使中學生利用網絡自主查找相關信息資源,甚至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還能發現和糾正教師的不足之處,提高了學生自學能力;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實踐情況自主選擇有興趣的問題,通過網絡技術進行請教、交流、積累和探索一些課題,這些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了他們的溝通能力和協作能力。可見,現代教育技術在整體上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更新了教學方法,促進了素質教育的發展。
總之,現代教育技術以其豐富、直觀、形象的表現力,便捷的信息傳遞和無限的資源共享在教育領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的興起和發展,對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手段、教學模式帶來深刻的變革,它的應用不僅僅是提高了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教學效率,更多的是延長了教學信息的儲存時間,改變了教學模式,從客觀上推動素質教育的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郭瓊.現代教育技術[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2
[2] 解彩霞,武 鵬.現代教育技術在中學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閱讀,2012(4)
[3]馬春庚,侯麗霞.淺談現代教育技術[J].教育在線,2008(13)
[4]董大軍.現代教育技術在素質教育中的應用.[J].職業技術教育研究,2005(7)
[5] 楊晉平.淺談多媒體如何優化高中歷史教學.[J].信息技術,2011
作者簡介:
周玲,女(1981~ ),籍貫:陜西,所在單位:安康市瀛湖中學,學歷:①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②本科,研究方向:歷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