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藝珍
【摘 要】剛上小學的新生普遍存在,不善于傾聽老師的講述,發言不大膽,說話吞吞吐吐、缺乏邏輯性,表述也不夠清晰,而且很少發言。那么應怎樣做好幼小銜接中的語言教育,讓幼兒在新的環境中學會與人大膽地交流與表達這一問題呢?本文結合個人教學經驗,從七個方面談談如何做好幼小銜接中的語言教育。
【關鍵詞】語言;口語;理解;興趣
作為一位教學一線的幼兒園老師,我經常會聽到小學老師談念經有關小學新生在語言交流方面的話題。他們一致認為:剛上小學的新生普遍存在,不善于傾聽老師的講述,發言不大膽,說話吞吞吐吐、缺乏邏輯性,表述也不夠清晰,而且很少發言。那么應怎樣做好幼小銜接中的語言教育,讓幼兒在新的環境中學會與人大膽地交流與表達這一問題呢?因此我們在實踐中應以《綱要》為引領,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全面、科學地開展語言教育活動,努力為幼兒的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為幼兒入小學后的學習作準備。
一、借助新聞載體,激發幼兒關心社會信息的情感,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當今社會,新聞信息載體早已走近千家萬戶,它的來源廣泛,內容具體豐富,既擴展了幼兒的知識面,提高幼兒了解社會,關心社會的敏感性,又培養了幼兒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及良好的語言表達力,為他們入小學后理解和接受新的社會信息,促進智力發展和社會化程度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礎。因此,通過觀看新聞,孩子從中知道我國領導是誰?知道哪些國家與我國建立友好關系;知道哪兩個地方回歸祖國,為什么我國要實行一國兩制政策?知道哪個地方也是祖國不可分割的領土?知道為什么還有很多小朋友不能上學?我們應該怎樣幫助他們?懂得世界上有的弱小國家受霸權國家欺負,教育小朋友應該如何發奮學習,強大我們的國家,不讓祖國受人欺侮。
二、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提高對語言的理解
交往能力的提高是兒童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標志,也是幼兒入小學后適應小學較復雜的新環境所具備的。通過交往,讓幼兒在交往中進行語言的交流,并懂得運用學過的新詞、理解詞的含義,知道在什么場合應該運用什么樣的語言,學會禮貌待人、文明言語。如:有一次,實習老師在給我班開一節公開課,當要解釋“愿望”這個詞時,小藝小朋友馬上答道:“愿望的意思是實現自己的夢想。”當時,我與幾位老師都很驚訝,一個平時很調皮的孩子居然能解釋這個抽象的詞語,這來源于平時他很喜歡與大人、小朋友交談。有時,他常常把家里雞毛蒜皮的事嘮叨給我聽。在這些過程中,幼兒還學會協調與周圍各種人之間的關系,感受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提高了交往的技能與適應社會的能力,為幼兒如小學后擴大交往范圍、主動交往奠定基礎。
三、豐富詞匯,發展幼兒社會性、知識性、情感性的語言
詞是一類事物的基本,某些共同特點的抽象概括,詞量的增多,用詞的廣泛,讓幼兒有了更多更大的發揮,現在幼兒談到未來的理想,再也不局限與身邊崇拜的老師、警察叔叔,而是“想當大官、造福人類”、“到星球探索里面的秘密”,“要當科學家,制造航空母艦”等社會語言,知道“水能結冰,冰又能融化水”,“聲音靠空氣傳播的”,“饅頭是由于發酵粉的作用下而膨脹的”等知識語言。懂得用關心語言去安慰人,“不要哭,一切會好起來的”,“下雨了,不要緊,我有雨傘,我們一起回家”。等富有同情、關切的話語融進了幼兒的情感世界,為幼兒入小學后造句、選詞填空打好基礎。
四、開展形式多樣的游戲活動,激發幼兒學習文字的興趣
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根據幼兒的活動特點,可以設計一些趣味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產生學習文字、拼音的興趣。如:讓幼兒通過扮演“漢字之家”的主人,向客人介紹自己的名稱,跳筆劃團結舞。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認識簡單的筆劃名稱,也了解筆劃的作用。又如:讓幼兒用小棍、火柴梗等,玩“有趣的漢字”游戲,通過筆劃的增減變化,認識不同的漢字,知道每個漢字都由固定的筆劃組成的。另外,結合民間體育游戲“跳框子”和跳橡皮筋,認識田字格和四線格,激發幼兒學習文字的興趣。
五、強化任務意識,增強幼兒完成任務的責任感
任務意識是一種社會性意識,也是社會適應性必備的基本意識,小學學習最大特點是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完成一定的學業任務。因此,增強任務意識,有利于幼兒適應小學學習。于是,我們應循序漸進,由具體到抽象,由單一到綜合。逐步引導幼兒完成一定量的作業,并定時檢查,有時也讓幼兒互相交流,對完成任務的幼兒加以表揚鼓勵。因此,讓幼兒養成習慣,并強化幼兒的任務意識,增強其責任感,現在大班下學期的幼兒基本上回家能自覺拿起書包,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
六、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做好入小學前的讀寫準備
閱讀是小學生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的基本方式,良好的閱讀能力與閱讀習慣是小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能做好小學的銜接工作,在看圖講述、故事教學的活動中,我們摒棄以往先教后學的守舊方式,采取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方式進行教學,先引導幼兒對色彩鮮艷美麗的畫面感興趣,再讓幼兒通過自己的理解進行講述,最后老師把整個故事內容完整講述,這不但能培養幼兒的閱讀理解能力,還促進幼兒能主動、自覺地閱讀圖書、書刊,激發幼兒對閱讀興趣。瑞,幼兒對各種圖書、書刊產生不同程度的喜歡,他們時常要求給予看書的機會。他們說:圖書有美麗的圖畫,而且有我們喜歡的故事、兒歌、謎語,還會告訴我們許多科學知識。
七、密切家園配合,樹立語言榜樣
為了保持家園語言教育的一致,我注意指導家庭語言教育,讓家長為幼兒樹立良好的語言榜樣,要求家長多與孩子一起看圖書、講故事,一起收看兒童電視節目,跟孩子一起討論。通過多看、多聽、多學、多講,開闊幼兒的視野,為入小學做好較豐富的知識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