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靖 沈亭海
摘 要:概述了影響和困擾奶牛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奶牛乳房炎等疾病的嚴重發生,而引發奶牛乳房炎的重要原因是奶牛肌體內血清鈣、磷比例失調及含量變化,因此,保持奶牛肌體中正常的鈣、磷、鎂含量,對奶牛健康有著重要的意義。詳細闡述了鈣、磷、鎂在奶牛肌體內的生理作用、與奶牛健康的關系,以及奶牛乳房炎的發病原因。
關鍵詞:鈣磷鎂;奶牛;健康
中圖分類號 S8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05-81-02
現代奶牛飼養中,由于受到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飼養管理以及環境因素的制約,加上許多疾病的發生,困擾著奶牛業的發展。如奶牛乳房、生殖系統的各種疾病以及蹄病等,而其中又以奶牛乳房炎的發病率最高,危害大。乳房炎的發生不僅嚴重影響患病牛的產乳量、牛乳的品質,而且會延長產后的發情時間和妊娠時間,對奶牛業造成了非常大的損失。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具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血清鈣、磷比例的失調以及血清鈣、磷含量的變化也是誘發乳房炎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保持奶牛肌體中正常的鈣、磷、鎂含量,對奶牛健康有著重要的意義。
1 鈣、磷、鎂在奶牛肌體內的生理作用
1.1 鈣的生理作用 鈣在奶牛肌體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種礦物質元素之一,尤其是在奶牛泌乳期,對鈣的需求量會比平常更大。鈣在奶牛生理中起到調節激素的分泌、維持神經沖動的傳導和心臟跳動的作用,還可調節細胞內的各種功能,激活相應的蛋白激酶,促進體內某些細胞內蛋白質的磷酸化過程,同時促進內、外分泌腺的分泌和神經介質的分泌,促進糖原合成、分解及電解質的轉運;鈣還可以直接作為凝血復合因子,促進凝血過程,直接促進血小板的釋放,促進血小板介導的凝血過程,參與血液的凝固。另外,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資料表明鈣離子是重要的代謝調節物[1]。
1.2 磷的生理作用 維持動物生理功能最多的另一種礦物質元素是磷,僅次于鈣,因此,磷對奶牛的生理健康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血液中的磷大多在紅細胞內以有機磷酸酯的形式存在,并含有少量的無機磷。骨骼中的磷參與構成活細胞的結構物質,以及幾乎所有重要的有機物合成和降解代謝。此外,磷能以一價或是二價磷酸氫鹽的形式存在于體液中以及由尿中排出,從而對體液的酸堿平衡起到重要的調節作用。磷是輔酶核酸的主要成分,又是構成細胞膜的必要成分。磷與鈣一起參與骨骼和牙齒結構的組成,保證骨骼和牙齒的結構完整;磷參與體內能量代謝,是ATP和磷酸肌酸的組成部分;磷能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磷以磷脂的方式促進脂類物質和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保證生物膜的完整,磷脂是細胞膜不可缺少的成分;磷參與許多生命活動過程,如蛋白質合成和動物產品生產等。
1.3 鎂的生理作用 鎂一半以上沉積在骨中,是體內多種酶的激活劑,參與包括一切ATP參加的反應和其它一切含磷基團參加的反應。血中磷酸鹽是血液緩沖體系的重要組成成分,參與許多酶促反應,細胞膜磷脂在構成生物膜結構、維持膜的功能和在代謝調控上均起重要作用。鎂參加酶促反應是廣泛的,包括核酸、蛋白質、糖、脂肪以及能量代謝等方面;鎂能保證神經肌肉器的正常機能。
2 鈣、磷、鎂與奶牛健康的關系
2.1 奶牛乳房炎病因分析
2.1.1 環境管理因素 如牛舍、牛床及運動場泥濘不堪,牛體及乳房周圍積垢太多,衛生條件太差,氣溫過高或過低等;擠奶條件不符合泌乳生理要求,不適當的擦洗乳房和手工擠奶過程中不按規定用掌握式擠奶,以及機器擠奶時真空壓過高,頻率過速或過慢,擠奶杯件有損傷等引起乳房損傷。
2.1.2 病原體感染 到目前為止,人們已從奶牛乳腺組織中分離出150種病原微生物,最常見的有23種,其中細菌14種,支原體2種,真菌和病毒7種。發病率最高的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鏈球菌,近年來支原體、真菌引起的乳房炎發病率也逐年上升。
2.1.3 牛自身因素 處于泌乳盛期或乳產量過高的奶牛,身體能量處于負平衡抵抗力,老齡牛、多胎次牛相對發病率高。
2.1.4 繼發性因素 在臨床治療中發現奶牛的焦蟲病,也會成為奶牛乳房炎的致病因素,而且治療起來也非常困難。再有產后感染也可導致發生乳房炎。
2.1.5 應激因素和遺傳因素 突然的更換飼料、天氣突變或是改變擠奶時間,都會使牛處于應激狀態,使機體免疫力下降而造成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另外,血型因子與乳房抵抗力具有相關性。另據研究報道,過量飼喂淀粉渣可引起母牛中毒性乳房炎,主要因為淀粉渣在加工過程中要用亞硫酸浸泡,亞硫酸隨飼料進入瘤胃,與飼料中的鈣結合成不被吸收的硫酸鈣,影響了鈣的吸收,造成鈣的負平衡,繼而出現低血鈣癥,血鈣濃度相對較低。亞硫酸吸收進入血液,破壞肌體酶的活性,產生一些代謝不全的有毒物質,這些有毒物質作用到乳腺引起中毒性乳房炎。
2.2 鈣與奶牛健康 一定量的鈣還可以預防奶牛軟骨癥、佝僂病、產褥熱、胎衣不下,乳房炎等一系列代謝性疾病的發生。而鈣含量過高或是過低都會影響奶牛的健康和正常生產。過量的鈣、磷會造成其他元素代謝異常,加之缺乏足夠的優質粗飼料,奶牛體況差,生產性能下降,表現出了嚴重的營養代謝障礙,產奶量相繼大幅度下降,牛群健康狀況十分差[2]。低血鈣時,可導致奶牛軟骨癥、佝僂病、生產癱瘓、胎衣不下及乳房炎等疾病[3]。實際生產中常因缺鈣而造成奶牛育成期的軟骨癥或是佝僂癥以及生產期的產后癱瘓[4]。
2.3 磷與奶牛健康 磷含量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奶牛的健康和生產水平。含磷過高會造成奶牛腹瀉,長期過量攝入磷將干擾鈣的吸收和代謝,從而導致疾病[5]。磷缺乏癥不易識別,其主要癥狀包括骨質脆弱,體質虛弱,體重下降、消瘦,四肢僵直和產奶量降低。磷缺乏可導致干物質采食量明顯下降。當磷嚴重缺乏時,奶牛伴有低磷酸鹽血癥的同時出現血紅蛋白尿。
2.4 鎂與奶牛健康 鎂是奶牛所必需的常量元素,是機體的重要組成成分之一。鎂缺乏可使奶牛發生牛青草搐搦病(主要見于奶牛),由于鎂缺乏或減少而引起鎂、鈣、磷的比例失調,從而導致以感覺過敏、共濟失調、全身肌肉搐搦為特征的疾病。處在哺乳期的母牛體內鎂、鈣加快消耗,所以產后母牛更易患此病。鎂離子在奶牛飼料營養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可作為促奶添加劑應用于牛奶生產中,作為堿化劑應用于奶牛飼養,以及在奶牛繁殖和骨骼發育中也能發揮作用[6]。奶牛很容易出現低血鎂癥,影響奶牛的健康和牛奶生產。
鈣、磷、鎂是奶牛所必需的礦物質元素,雖然含量不高,但卻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并且它們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平衡關系。當這種平衡被打破時,奶牛的機體就會出現代謝性疾病或是營養性疾病,給奶牛的飼養和牛奶生產造成很大的影響,有時也能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雖然鈣、磷、鎂在肌體內起著很重要的調節作用,不可缺少,但也不可過量補充。當日飼料中鈣、磷、鎂含量達到一定的臨界值后,即不需補充鈣、磷、鎂元素,若仍大量補充這些物質只能造成浪費和奶牛的代謝紊亂。
參考文獻
[1]周順伍.動物生物化學[M].第三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 294-302.
[2]王錦榮,蘇建華,尹書田,等.超高鈣磷日糧對奶牛代謝及產奶性能的影響[J].動物科學與動物醫學,2000,17(60):45-46.
[3]王明成,晁向陽,趙寶玉,等.Ca、P營養狀況與奶牛常見病的關系[J].寧夏農學院學報,2004,25(3):97-98.
[4]房興堂,張彩榮,陳宗方.奶牛不同階段血鈣和AKP濃度變化分析[J].中國奶牛,1998(6):44-45.
[5]郗偉斌,關貴巖,牛巨龍.奶牛磷營養的研究進展[J].飼料工業,2004,25(5):11-13.
[6]夏永高,張克春,潘鴻飛.反芻動物鎂離子飼料營養及其缺乏癥[J].上海畜牧獸醫通訊,2004(5):34-35. (責編:陶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