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紅英
摘 要:近年來,由于受到春季氣候異常的影響,春蠶期前期氣溫偏低,導致桑樹發芽推遲、長勢緩慢以及蠶體瘦小、抗逆性降低,嚴重影響蠶繭產量和質量,造成減產。結合多年的基層工作實踐,總結了低溫下春蠶高產的關鍵技術,主要包括:抓好桑園春季管理,想方設法提高桑葉產量和質量,合理用葉;做好蠶種補催青工作,加強溫度管理;建立各種消毒衛生制度,嚴格消毒防病等,以期確保春季蠶作安全,使廣大蠶農增產、增收。
關鍵詞:春蠶;高產;關鍵技術;低溫
中圖分類號 S8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05-82-02
歙縣位于安徽省南部,地處皖南山區,屬于中亞熱帶與北亞熱帶過渡區,境內河溪縱橫,森林茂密,生物多樣。歙縣蠶桑生產歷史悠久,特別是春蠶生產。春季由于溫度適宜、空氣濕度較低,桑葉葉質較好、病蟲害較少,加之蠶的病原微生物數量少、致病力弱,有利于實現養蠶的高產、穩產,一般在這個季節所養的蠶繭層較厚、繭形大、出絲率高、絲質良好,是收益最好的養蠶時期,也是家蠶制種的最佳時期[1]。一般而言,春蠶的飼養量、產繭量約占全年的50%以上。因此,可以說春蠶生產成績的好壞是實現蠶農全年養蠶豐收的關鍵所在,直接影響到蠶農桑園秋蠶生產的積極性。自2009年以來,受到市場需求、通脹等諸因素影響,國內蠶繭價格大幅回升,屢創歷史新高,農民養蠶收入大幅增加,蠶農栽桑養蠶積極性高漲。近年來,由于受到春季氣候異常的影響,春蠶期前期氣溫偏低,導致桑樹發芽推遲、長勢緩慢以及蠶體瘦小、抗逆性降低,嚴重影響春蠶繭的產量和質量,造成減產。筆者現結合多年的基層工作實踐,將低溫下春蠶高產的關鍵技術總結如下,以供同仁們參考借鑒,以期確保春季蠶作安全,使廣大蠶農增產、增收。
1 抓好桑園春季管理,想方設法提高桑葉產量和質量,合理用葉
桑葉是蠶繭生產的物質基礎,優質、高效的桑葉是養好春蠶的關鍵所在,春季桑園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春蠶繭的產量和質量。因此,必須抓好桑園春季管理,想方設法提高桑葉產量和質量,確保春蠶飽食上山。一是及時開好桑園排水溝。春季雨水較多,桑園若出現積水影響桑根對養分吸收,甚至造成爛根,因此要及時開好桑園排水溝,做到雨后桑園內不積水即可。二是適時對桑園施催芽肥。一般可選擇使用尿素、磷酸二氫鉀、過磷酸鈣或是桑園專用葉面肥等,可以起到明顯的增產和提高桑葉質量的作用[2]。三是及時清除雜草。春季桑園內雜草較多,必須及早做好桑園內除草工作,以免雜草與桑樹爭奪養分,影響桑葉的生長。
在抓好桑園春季管理的同時,農戶還應做到計劃用葉、合理用葉,盡量減少桑葉的浪費和損失。對每天的用葉量要正確估計,防止桑葉過多或不足,做到葉蠶平衡。要根據蠶兒的發育情況、食量及天氣變化適時、適量進行采摘。注意雨前及時采足桑葉,濕葉要晾干后再飼喂,防止蠶兒食下水葉后發病。采葉盡量先采用枝條下部的腳葉、小枝葉和三眠葉,后采上部葉。桑葉采回后應放置在低溫濕度偏大的地方貯藏,并蓋上薄膜保鮮。小蠶采用活葉貯桑或缸貯,大蠶采用畦貯。貯桑室要求清潔衛生,經常消毒,防止細菌污染桑葉。給桑葉時采用“一撒、二補、三勻”,做到厚薄均勻,忌用蒸熟葉、泥沙葉、萎蔫葉和病蟲葉養蠶。
2 做好蠶種補催青工作,加強溫度管理
蠶種催青是養蠶生產中的第一關,催青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蠶繭的產量和質量。所謂補催青是指蠶種由催青室統一催青到轉青卵,發到各共育室及蠶戶后仍需按照催青的標準溫濕度繼續保護直到收蟻的過程,這是春蠶獲得高產的關鍵一環。(1)對進行補催青的領種工具必須徹底洗滌消毒,運輸途中防蠶種堆積,防止出現悶、熱、日曬、雨淋、震動以及接觸不良氣體等情況的出現。(2)領種前1d對蠶室進行升溫排濕處理,將小蠶室加溫到21~22℃,相對濕度78%~83%,并排除不良氣體。蠶種到蠶室內后要立即將蠶卵攤平,用黑暗收蟻袋裝卵,放平在蠶匾內,保持室內黑暗,以利于蠶卵胚胎平衡發育,提高孵化率。同時逐漸升溫到25~27℃,相對濕度83%~89%。(3)溫度、濕度、空氣、氣流以及光線對蠶生長發育都有很大的影響,其中溫度對蠶的生長發育影響最大[3]。蠶兒所需適溫為24~28℃,在此范圍內小蠶宜高、大蠶宜低,盡量避免20℃以下的低溫和30℃以上的高溫。要嚴防蠶室內溫度激變或溫濕差過大,特別是在低溫來臨之際。
3 建立各種消毒衛生制度,嚴格消毒防病
為了確保春蠶無病高產,必須建立各種消毒衛生制度,嚴格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防治方針,加強養蠶前、蠶中期、蠶后期全過程及室具、環境的全面消毒工作,這是奪取春蠶高產的重要基礎。農戶在養蠶前要準備充足的新鮮石灰、漂白粉、硫黃以及消特靈、消菌靈、消毒凈等蠶藥。在養蠶前5~7d應對蠶室、蠶具、桑室、上蔟室及周圍環境進行徹底的打掃和清洗,清除垃圾、排除污水、鏟除雜草。然后按照常規的“一掃、二洗、三刮、四刷、五消”的步驟進行藥劑消毒,蠶室、蠶具可用漂白粉液、石灰漿、“消特靈”等噴灑消毒,周圍環境可撒石灰粉消毒。在蠶兒入棚前,在地面上撒新鮮石灰粉隔離材料。消毒工作要注意藥劑配制標準、噴灑到位,并保持濕潤30min以上,再用毒消散熏煙,以提高消毒效果,然后曬干備用。養蠶期間,喂蠶前和除沙后要養成洗手的習慣,換鞋入室,蠶座內勤撒新鮮石灰粉。在陰雨、悶熱天氣,早、晚各用1次新鮮石灰粉進行蠶體蠶座消毒。及時嚴格淘汰弱小蠶、病死蠶和遲眠蠶,,病死蠶應放在石灰消毒缸中,集中燒毀或深埋。貯桑室要經常保持室內外的清潔衛生,地面應每天用清水沖洗,再用0.3%~0.5%漂白粉液消毒。
參考文獻
[1]陳登松,吳洪麗.家蠶優質高產飼養技術[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3.
[2]蔡賢惠.春蠶飼養技術要點和注意事項[J].上海農業科技,2008(5):57-58.
[3]徐嵐,王啟苗.春蠶飼養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9(7):223.
(責編:徐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