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
摘要:近年來,道路客運小件快運成為了客運企業利潤的增長點,而一些內外部因素也抑制了其發展。在分析發展道路客運小件快運存在主要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發展小件快運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客運企業;小件快運;問題及對策
一、發展小件快運業務面臨的主要問題
道路客運小件快運市場業務發展態勢良好,但也存在著許多問題和管理上的漏洞。如:收費標準過高、托運物品遺失和服務態度等多方面問題。歸其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相關配套法規規范有待完善
1.《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中按運輸對象劃分為“客運”和“貨運”,對其中可能出現的交叉,制度安排是在客運中允許旅客托運或者自帶一些行李。小件快運屬性有待進一步明確。
2.小件快運收費標準確定。根據現行唯一有效的《遼寧省汽車運價實施細則》,小件快運應按照行包運價執行,每100千克千米運價為座席基本運價的2倍。實際中各客運企業標準不一,且普遍超標,造成群眾投訴過多集中于價格方面。
3.行業服務規范未能執行到位。2006年中國道路運輸協會即已出臺了《道路客運小件快運經營服務規范(試行)》,但是我省尚未在各客運企業貫徹落實,甚至個別小件快運服務處缺少基本的稱重計量衡器和貨物打包機。在責任劃分等商務事故處理方面易引起爭議,出現貨物損毀或者丟失賠付難,個別地方市場秩序比較混亂。
(二)小件快運網絡化進程緩慢
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偏遠地區網絡不夠健全,不能適應快客貨運業務快速發展的需要,難以滿足部分貨主的需求;客運行業市場集中度低,導致全省性的快運網絡難以形成,各種運輸方式之間難以有機銜接,目前僅局限于從甲地到乙地的直達式運輸,難以滿足客戶中轉和配送等高級服務需求,亟待實現向第三方物流轉型升級。
(三)行業信息化水平偏低
由于不同地區的業務大多屬于不同的運輸企業,所以信息系統基本沒有實現聯網,難以實現資源共享;大多數客運站在建站設計時,沒有預留足夠的貨物倉儲空間,難以滿足業務的發展需求。依托全省客運站開展的聯網售票系統工程,正在論證實施階段,道路客運小件快運行業信息化尚未起步,亟待突破傳統的經營觀念和模式,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滿足不同層次運輸市場需求和現代物流發展的要求。
二、推動小件快運業務發展的幾點建議
針對以上問題,建議行業主管部門和協會組織從培育發展道路客運小件快運行業的角度出發,借鑒國內外快遞企業的成功經驗,結合行業特點和市場形勢,著力解決好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一)政策大力支持
當前,小件快運尚處在培育和發展階段,尚缺乏明確的政策支持。筆者建議行業主管部門和協會組織盡快研究制定相應的行業法規,統一行業標準,綜合國內典型企業的運作經驗,制定相關的、服務流程、服務項目、收費標準,降低企業協調成本。特別是道路客運小件快運行業的各項收費標準,應盡快呼吁政府交通和價格主管部門,根據當前市場環境和企業成本測算,制定科學可行的計費標準,保護社會各方的合法權益。
(二)打造行業龍頭
筆者建議應加快培育區域具有影響力的龍頭企業,籌劃全成立省統一的站場運營集團,依托二級以上客運站,開展道路客運小件快運服務。打造和建立服務品牌是開展道路客運快遞業務的關鍵,以品牌促統一、促發展。特別是在安全需求日益高漲的社會環境中,交通部《關于加強道路貨物運輸受理環節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對客運站開箱驗試提出更嚴格的標準。對包裹運輸中間作業的準確性和安全性的保障取決于從收集到交付的全過程監督控制,同時必須加強對運輸從業人員的職業培訓、崗位培訓,建立開放、靈活的人才機制。
(三)優化快運服務網絡
行包快件運輸網絡是行包快件運輸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在網絡建設上應打破行業壁壘,整合客運網絡資源,構建各中心城市區域快運網絡,形成中心城市輻射縣、鄉村的快運網,將配送網絡做密做細、做強做大。
(四)推行信息化管理
道路客運小件快運業務必須有強有力的信息化進行有力支撐,這是由行業特征所決定的。應依托全省汽車客運站聯網售票系統,盡快搭建快件運輸信息服務平臺,參照《汽車運輸貨物條碼編碼規則》(JT/T648-2006),推廣使用條形碼技術,構建快件運輸計算機信息管理網絡系統,與交通運輸、公眾出行等平臺有效銜接,以實現資源信息共享,逐步實現同城網上辦理托運、咨詢、查詢,逐步實現運單傳遞、貨物查詢、費用結算計算機網絡化。
(作者單位:遼寧省遼陽市交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