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生



一、教學組織機構
美國高中的教學管理組織架構與我國高中的組織架構基本相似:校長—分管教學副校長(校長助理)—學生指導中心、系部主任—任課教師。
學生指導中心的主要職責相當于我們高中的教務處和學生處的職責,主要負責學生學習生活心理的輔導工作,開展生涯規劃教育,學生課程方案的確定,指導并幫助學生申請大學。
另外,由于體育在美國特別受重視,因此學校一般都設置體育部,與學生指導中心并列。
二、學生個性化課程方案的確定
根據所在州的基本課程要求、自身生涯規劃、學業水平、興趣特長愛好及需要在高中獲得的不同的證書(與大學申請有關系)等方面情況,學生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
課程分為必修課程、選修課程與活動課程。美國高中的必修課程與我國的必修課程有一定的區別,美國高中課程的必修分為必修學習領域和必修課程。每一個州都規定了學生在高中四年各個學習領域須獲得的最低學分,同時在每一個學習領域規定了必修課程。如,印第安納州的高中,科學領域至少要獲得六個學分,其中的生物學科,每個九年級的學生必須要修習一年,獲得兩個學分,其他學科也是如此。
每年,學校都會將一份本學年開設課程的目錄(包括課程內容簡介與開課教師介紹)和一張課程選修計劃表一同印發給學生,供學生選擇課程。
學生選擇課程一般在每年的三、四月份進行,五月之前結束。在學生指導中心,由專職輔導人員指導學生怎樣選擇課程。一般一位輔導教師指導200~500名學生。學生完成一年的課程選修后,將選修計劃表交給輔導教師,輔導教師將學生選修的課程輸入電腦,盡量滿足學生的需要。如果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教師會與學生溝通后,做適當的調整。這樣,一張學生的個性課程表就生成了。
而高一新生的課程選擇在他們八年級(初中)時就已開始了。學校一般會給學生一張四年課程選修計劃(見表1)和九年級課程選修計劃表(見表2),由高中學校的輔導教師到初中學校對即將入學的學生進行生涯規劃和課程選修指導,有些學校還請學生家長與輔導教師一起對學生進行指導。
三、教學活動的組織安排
在美國的高中,學生沒有固定的教室,只有在教學區內有一個自己的儲物柜。學生上午到校后一直到下午放學均在一個封閉的教學區域內,根據自己的課程表到指定的教室上課。下午放學后學生可以回家,也可以在學校參加社團及體育活動。美國的高中十分重視體育比賽,各球隊的訓練和比賽一般安排在放學后或周六。
美國公立高中大多是沒有寄宿生的,學生大多乘校車上學和放學,也有一部分是家長接送。從上午上學到下午放學,學生一直在學校。以北中心高中為例,該校作息時間分三種情況,一種是日常情況,一種是有年級輔導時間時,還有一種是特殊天氣情況(見表3)。每節課的課間間隔為七分鐘。
教師一天最多上六節課,在學生放學后一般還要進行教學研討活動,類似于我們的學科組或備課組活動。學校也會安排一些大學的教授為教師輔導AP課程(大學先修課程)的教學。
因為美國大多數高中的課程表是一個學期一編排,甚至是一學年一編排,所以教學的日常組織比較簡單,相對復雜的是課外活動的編排。每個學校都會對本校一年的各類體育藝術活動與比賽作出詳細的安排,并印發給學生。同時,學校會將一學年詳細的教學活動告知學生,類似于我們的行事歷,但比我們的行事歷更詳盡,對每一天開展什么活動,有什么大事均一一列出??梢钥闯觯诿绹?,學校教學活動的計劃性比較強,學校組織的課外活動也很豐富。
四、教學活動場地的配置
教學場地一般是兩層盒子樓,很少有三四層的建筑,建筑物的外觀沒有什么特色,很簡單,類似于我們的標準廠房。教學場地根據課程類別分成若干個區域,如北中心高中就分成了語言學習中心、數學學習區、科學學習區、歷史及政府學習區、藝術學習區、圖書信息中心、行政管理等很多的區域。
美國高中的教室可以分為普通教室和專用教室,語言類、數學、歷史等課程大多使用普通教室,科學、藝術等多數是專用教室。一個教師一個學期固定使用一間教室,一般不再安排教師辦公室,也有教室不夠,兩位教師共用一間教室的情況,這時學校會安排專門的教師辦公室。
在美國,藝術、體育教學設施設備非常先進且數量很多,如藝術教學設施就有可以容納兩三千名學生的大型演出廳、交響樂團排練廳、聲樂排練廳、各種藝術課程教室等;體育設施更是驚人,北中心高中的室內籃球場就有三個,還有室外運動場、32片網球場、美式足球場、標準游泳館、健身中心等。
五、教學活動的主要特點與啟示
課堂教學給人的總體印象,一是課堂氣氛比較寬松,學生的坐姿很隨意;二是課堂容量一般很小,除藝術體育教學外,一般每個班級有20多個學生;三是多數課程的難度與我們同年級比較有差距;四是大多數學生學習不刻苦,學生對數學、科學等學科的學習興趣不濃。但是,我們也發現了美國高中課程教學獨特之處:
第一,課程的選修性很強。在州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畢業要求的框架內,學生對課程有較大的選擇權,多數美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去選修課程。
第二,課堂教學比較民主,學生思想活躍。學生在征得教師同意后可隨時發表自己的見解,師生關系十分融洽。教師更多時候采用討論法教學,即圍繞一個問題,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
第三,實行差異化教學?!跋雽W的學得多一點,能學的學得深一點”是我們的普通感覺。在美國,大部分學生在大多數學習領域或課程上的學習程度比較基礎,學習相對比較輕松,但也有少數學習十分刻苦的學生,選修的課程難度較大。
第四,重視藝術課程的教學。教學形式豐富多樣,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都比較認真,這與國內對藝術課程的態度有很大的不同。
第五,美國的高中特別是一些學術高中非常注重任務學習,即通過解決一個問題、完成一項任務來掌握學科知識,培養動手能力,激發創新思維等,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十分注重學生學術態度、學術方法的培養。
在美國考察的21天,是中美基礎教育特別是高中教育在我們的思想中不斷沖撞的21天,是深受啟發,明晰思路的21天。
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重點是增加課程的選擇性。有選擇才能有差異、有個性、有層次,我國的普通高中教學內容的單一或說是統一,沒有考慮到社會對人才需求的差異性和層次性,沒有考慮到學生學習能力和興趣的差異,造成了一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負擔重,壓力大,學習沒有成功感,甚至產生了厭學情緒。我們應該從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兩個維度為學生提供可選擇的課程,使學生或者在某一領域和學科獲得很好的發展,或者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更多更廣地獲取知識。
(作者單位:浙江省湖州市練市中學)
(責任編輯:馬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