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艷
識字教學,是學生閱讀的基礎,我們要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促進學生識字基礎的發展,夯實學生識字的基礎,促進學生健康的成長。
識字教學新教材對策新教材中,要求學生認識的字較多,如何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大量的生字呢?我以前是這樣做的:學生自讀課文,學生領讀,教師領讀,學生再自讀,然后出現生字,可學生的認讀效果并不理想,這是為什么?
自己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試驗新的識字方法,也在思考以前方法的不當之處,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我漸漸發現了效果為什么不理想的原因。
1.學生未用心去讀
在讀書的過程中,學生未能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讀書中去,他們只是走馬觀花,遇到不認識的字,未能引起他們的注意,他們沒有想辦法去解決遇到的生字,而是一跳而過,這樣讀了也是白讀。在教師出示生字后,他們自然就不認識了。
2.出示的時機不當
生字出現的地方,必須讓學生樂于接受,才會有良好的效果,可有時生字出現的太突然了,未能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學生不容易接受,學生一旦離開了書本這個拐棍,自然要摔跟頭的。
3.讀的不充分
學生在讀書過程中,缺乏時間的保證,由于教師的課堂時間有限,課堂上給學生讀書的時間不能得到保證。許多生字他們只是一帶而過,不管認不認識,沒有去注意生字,只是為了讀,完成教師交待的任務。學生沒有認真的讀書,效果自然就差了。
4.學生缺乏積累
學生許多已經認識的字,當再次出現的時候,許多學生就不認識了,這說明學生的積累習慣不好。學生缺乏積累的過程,缺乏積累的長期性、堅持性,致使許多已經認識的字,再出現時還是不認識。
5.受不規范語言的影響
當今社會,網絡盛行,網絡對語言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對學生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學生把網絡語言中的不良讀法帶進了自己的學習中來,給自己的學習造成了極大地影響。影響了自己語言的正確發展。也給讀書造成了不良的風氣。
由于以上原因的影響,為了保證識字教學的效果,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保證學生充分讀書的時間
新教材強調在閱讀中識字。學生沒有充分的讀書,就不能保證識字的效果,沒有識字效果的保證,語文的其他環節都是空中樓閣。
教師在課堂中給予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讓學生去讀,在讀書的過程中討論交流,促進讀書識字的效果。為了加強學生讀書的效果,在學生讀書的過程中,教師學會引導、指導,及時與學生進行交流,帶領他們喜歡讀書,讓他們學會處理生字的方法,增加認讀的效果。教師還要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外閱讀,讓學生體會閱讀的樂趣,以增加識字的數量和效果。教師要介紹一些可讀書籍推薦給學生,讓學生知道讀什么書,自己如何去讀書,如何拓展自己的讀書興趣。
2.教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由于語文的特殊性,許多時候,課堂的時間是遠遠不能保證學生讀書的時間的,這就要求教師讓學生學會預習,學生自己在課下解決了一部分問題,極大地提高課堂的效果和效率。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師要付出極大的努力,教師要指導好學生如何去做,怎樣做,一步步加以引導,培養學生養成讀書識字的良好習慣,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提高。教師在學生預習上要給予極大的關注,才能保證預習習慣的養成,才能保證預習的效果,學生的學習效率就會不斷的提升。
3.抓住時機出示生字
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時,要依據課堂的有利時機出示生字,找好出示的切入點,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樂于去認讀,主動的去認讀,可以讓學生自己說說,讀讀,以促進學生識字的發展進步,激發他們更大的識字興趣。學生的識字興趣提高了,激發學生酷愛閱讀,同時也促進了學生識字的提高與發展。
4.學會積累
教師指導學生在閱讀中積累,養成良好的積累習慣,積累過程中學會認讀生字,遇到不認識的字如何去處理。教師有目的地去引導他們積累的習慣養成,讓他們堅持積累,正確積累,喜歡積累,在不斷的積累中使自己得到提高。教師指導學生從不同的途徑進行積累,如報刊、廣播、網絡,從身邊的人和事,注重日積月累,自己就會不斷的得到提升。
5.規范語言環境
規范學生學習的環境,減少不良環境對學生的影響。尤其是規范學生的上網行為,減少網絡對學生語言的傷害,同時對網絡語言要進行應有的規范,盡可能地減少不規范語言對規范語言的沖擊。現在,不僅小學生受到了極大影響,連一部分大學生,也受到極大的影響。社會上,各種白字別字滿天飛,短信中錯字連篇,這對我們的學生會造成很壞的影響。我們要盡量減少這些不規范的語言對學生的影響,讓學生遠離這些語言的傷害,在和諧健康的語境中閱讀識字。
識字教學,是學生閱讀的基礎,我們要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促進學生識字基礎的發展,夯實學生識字的基礎,促進學生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