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敏
中小學教學大綱指出:“要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但作為教師,又必須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要把它貫徹到英語教學中去,好像難上加難。通過多年的實踐經驗,認為只有更新教學方法,針對中學生心理特點,從多方面入手,才能真正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合理分配早讀對癥下藥
一、合理分配課堂45分鐘,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根據中學生好動、注意力易分散、課外學習自覺性較差的特點,在課堂45分鐘教學過程中,我除了抓好傳授新課這一中間環節外,還著重抓好開頭5分鐘的復習環節和結束時5分鐘的鞏固新課環節。復習環節要突出前堂課授課中最為關鍵的重點,要針對學生在前一天作業中出現的傾向性錯誤,復習形式要注意多樣花,讓學生有新鮮感。我常采用提問、默寫的方法或讓學生自己來回憶、總結前堂課的重點、難點,把握難易程度,從班級實際情況出發,提問對象有針對性,讓學生通過這一復習環節把上堂課的重點、難點像放電影一樣在頭腦里過一遍,以加深印象。此外,下課前幾分鐘也應充分利用。中學生年紀較輕,上課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我常緊緊抓住這寶貴的幾分鐘時間,畫龍點睛地把這堂新課的重點、難點再邊強調邊在原黑板板書上用彩色粉筆勾畫出來,讓學生每堂課都得到一幅彩色圖片,以加深學生對新課的印象。有時候,我會在這段時間里設計一二個思考題,配上資料圖片,讓學生們展開小組討論。例如,八年級上冊unit7我設計了這樣的思考題:How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在活躍的氣氛中,學生們紛紛談論起該如何制作并想動手嘗試一下制作香蕉奶昔。加上下一堂新課前的再次鞏固復習,學生根本不需再花大量的課外時間就能掌握新知識了,教師也沒有必要再去課外“搶”時間加班加點,從而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
二、充分利用早讀,適當處理讀背內容,減輕學生記憶負擔
學生每天早晨能自覺讀英語,這當然是最好,但我所帶班級的學生絕大部分做不到。為此,一般中學都在早晨安排英語早讀課。我認為,教師對每天早讀課的充分利用也尤為重要。在這一點上,教師首先要處理好要求學生讀背的內容。英語本身就是死記硬背的東西,許多學生學不好英語往往就是“不讀”“不背”。但只要巧妙合理地安排讀背,這問題還是比較容易解決的。我盡量把學生該記該背的東西減少到最低程度:一般句型,我只要他們會用,課文只要求他們記一些重點句子和詞組,只需背誦個別寫得精彩、優美的片段,而且都是事先布置,讓他們第二天早讀目的性明確且容量適當,達到“早讀”的目的。若每篇課文的讀與背都能在早讀課上解決,對學生來說,大大減輕了他們的記憶負擔,精神上也感到愉快,這便激起了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尊重學生人格,減輕學生心理負擔
在英語學習中,默寫相當重要,但一些后進生往往達不到要求。我對班里基礎不一樣的學生要求也不一樣,一般來說,好的學生要求他們詞組默寫80分合格,單詞默寫90分合格。而對基礎差一點的學生,我就根據個人不同的情況提出不同的要求。“Do your best.That's OK.”這便是我對全體學生反復強調的一句話。基礎差的學生覺得這要求合情合理,當然愿意“Do their best.”若達不到要求,我一方面給他們重默的機會;另一方面,找他們個別談心,了解他們學習英語的困難,并幫助分析、指導,給予鼓勵,讓他們對英語學習充滿信心。這樣,他們也樂意與教師積極配合,不把英語學習看成一種負擔。只有讓后進生自覺、樂意地學習,才會有利于他們提高學習效益,縮小兩極分化,促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中學教師在實踐中都能發現中學生的自尊心、集體榮譽感和競爭意識較強,教師只有尊重了他們這方面的心理特點,使師生感情融洽,教學中互相協調配合,才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
四、對癥下藥,有的放矢,減輕學生課外作業負擔
英語教學中的作業,對于鞏固知識、訓練技能、發展智力,對于教師檢查教學效果、指導學生學習,調整教學方案,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我在布置課外作業時,十分注意,確保:(1)作業的設計要具有導向性。即作業必須強化教學目標,突出重點和難點,指出學習方法等。(2)作業的設計要具有趣味性和啟發性。(3)作業的設計要具有針對性。
差距是客觀存在的。尤其是學英語,因條件不一,變化較快,一個班級水平參差不齊。從實際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最佳發展。按上、中、下三個層次,有困難的減少練習量,以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為以后的學習掃清心理障礙。一般的學生以求鞏固課本知識,深化目標,打實基礎。優秀的學生要求更高發展,擴大自己的課外閱讀。同時,對于某方面有缺陷的學生,改置作業,以求補救。
五、幫助學生總結學習規律,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益
教學中,對于學生不易掌握的一些知識,我便培養他們摸索規律,找出他們的共性與特性來記憶。例如,在復習語法知識時,我總是從英語的五大基本句型入手,從句子成分主語、賓語、表語講到名詞性從句,從謂語轉換到非謂語,從附加成分定語、狀語講到它們的從句,通過圖例板書,學生很容易接受。再如,當講到英語動詞時態種類時,我就用表格式教學生用乘法推出16種時態,即把“現在、過去、將來、過去將來”乘以“一般、進行、完成、完成進行”。在此基礎上,再推斷出不同的語態和語氣。講解時,突出哪些該重點掌握,哪些只要一般了解,最后讓學生自己找到規律。這樣,學生學起來既有興趣,又有利于當堂記憶,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益。
要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英語教學質量,首先得教師本身在備課上增加負擔,多花時間、多花心思、多出點子, 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悉心設計每一堂課的教學環節,課外做好心理疏導和個別輔導,增強學生學習信心和興趣,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這樣必定會“水到渠成”,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