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俐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來靈活運用,誘導學生學習興趣的因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興趣又是學生學習活動的推動力,是培養創新能力的起點,也是學習成功的關鍵。有興趣的學習,不僅能使學生全神貫注,積極思考,而且能使學生沉浸在活躍的氛圍中。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創設學習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學習興趣巧用導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睕]有興趣的教學是枯燥的,乏味的??鬃釉疲骸爸卟蝗绾弥撸弥卟蝗鐦分??!薄芭d趣教學”能充分調動師生兩方面積極性,使教師善教,學生樂學。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全體學生積極參與,主動配合,得到生動、活潑、全面發展的教育,既掌握了所學知識,個性也得到了張揚。讓小學生對課堂學習像玩電子游戲那樣愛不釋手,那還有什么東西學不好呢。所以,“興趣教學”要真正成為我們教師的共識,并在教師整個教學生涯中踐行。
興趣是一種喜愛的情緒。少年兒童的情感很豐富,表現得活潑和精神奮發,具有高度的易感性,他們對人、對事都十分認真、熱情,有時會因一件小事而狂喜,也會因為一件小事而痛心。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力求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并帶有強烈情緒色彩的意識傾向。學習興趣能使學生對感興趣的東西給予優先注意并促使學生一往情深地去研究它,領會它和掌握它。沒有學習興趣,不可能有對新知識的探求。興趣教學就是教師使用各種各樣的手段和方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到學習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需要的滿足,是一種最大的樂趣,以樂學激發觀察,增進記憶,促進思維和想象,獲得成功的歡樂。
習近平主席在談到加強執政黨自身的建設時,引用了一句俗話:打鐵還須自身硬。對我們教師來說,要“自身硬”,要給學生一滴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這一桶水包括比較廣博的知識量,有創新意識,教學有新意,思想要超前,方法要創新,能透析課文內容結構、上下文關系,熟練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等等,從而在課堂教學這個教師的主戰場上創造出靈活多樣的興趣和教學方法。
一、巧用導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托爾斯泰曾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笨梢姡ぐl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小學生的注意力是教學成功的關鍵,而這個“關鍵”就靠我們如何在課前的幾分鐘里緊扣學習內容去激發和點燃。在教學中,創設開放性的現實生活的問題情境,使學生的學習情感處于“憤”“悱”的心理狀態,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利用音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音樂可以陶冶學生的心靈,給學生于美的享受,在課前播放有與課文有關的音樂,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中,教師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以情激情。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與鼓舞,而沒有興奮的情趣,怎么能激勵人,沒有主動性怎么能喚醒沉睡的人,沒有生機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在課堂上,教師講課時必須精神飽滿,情緒高昂,以自己的狀態帶動學生的狀態,使兩者的感情融為一體,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中,教師還要把握好尺度,盡量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大力地表揚,多加夸獎,讓學生明白老師還是把“自己放在心上”,學生的心情就沒有任何負擔,寬松、愉快地學習。
二、駕馭課堂進程,注意課堂調控
課堂調控,一般包括進程節奏的控制、氣氛的適當調節和學生注意力的調適等幾個方面。首先,調控課堂氛圍。心理學認為,人只有在輕松和諧的環境中才能發揮應有的創造力。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營造愉悅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最佳的心態下學習。教學過程是師生合作、共同參與、教學相長的過程。教師要盡可能地縮小與學生之間的空間距離,最大程度地和每個學生發生心靈上的溝通;要善于以參與者的身份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允許他們提出不同的見解和觀點,對學生的不同意見,不要輕易做出否定的評價。而不是高高在上,應貼近學生,尊重學生。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了解他們的心理需求,給予他們最需要的關懷和幫助。教師要采用親切的教態、溫和的語言和巧妙的方法,結合學習內容創造一種寬松、和諧、平等、合作、進取的學習氛圍,積極鼓勵,誘發學生對問題探究的興趣,催促思維。教師應對學生創造性完成學習任務持期待成功的熱情態度,并以贊許、微笑神情表露出對學生的信任態度,從而使學生受到鼓舞,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的信心。其次,優化教學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者如何抓住中心,在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內完成新課的教學,是把握這一環節的關鍵。所以,新課的講解,就是要求教師通過簡煉的語句,準確無誤地抓住關鍵部位,運用生動有趣的語言突破難點,講清重點,使學生產生頓悟,不給學生的思維帶來模糊的成分。首先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并提出問題,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教師適當點撥,或引導學生再探究,尋找到結論,發展智能。學生們在老師的啟發下,積極思考、討論和發表意見,使他們獲得的不僅是書本知識,同時在態度、情感、價值觀方面也受到了熏陶。
三、閱讀教學從激趣方面下功夫
學生學習少不了對文本的閱讀。閱讀成為學生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我們要常常開展一些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接收更多的信息,從而激發學習的興趣。比如,講一個與課文有關的故事,或借助課文插圖、實物、音像手段等,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猜想、帶著向往進入閱讀,引發學生與文本的對話,這些活動都是誘導學生讀書的有效方式。
搞好課堂的興趣教學,關鍵是師生雙方各自對教學活動的情感、態度、雙方的人際關系和相互作用以及教學的方法相互認可。所以,教師平時也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學生做朋友,讓學生喜歡自己。師生關系融洽了,學生對學習語文就會產生濃厚的興趣。興趣有了,學生的積極性就調動起來了,學習的興趣就會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強大推動力。
參考文獻:
[1]孫春成.語文課堂教學藝術漫談.語文出版社,1998.
[2]李福灼,陳玉秋.語文課程理念與實踐.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