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晶
[摘 要]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使我們重新審視自身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數學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重要的一環,教師應給予學生選擇學習的權利,自主學習的空間,學習和創新的機會,形成快樂課堂,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關鍵詞]快樂;興趣;數學
在教學上,教師要吃透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積極教學。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重要的一環,興趣能激發大腦思考,有利于發現事物的新線索并進行探索創造。興趣是學習的最佳營養劑和催化劑。學生只有對學習有興趣,對學習材料的反映清晰,思維活動積極有效,學習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從教學心理學角度上講,如果抓住了學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對教學將有一個巨大的推動作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除了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外,更重要是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數學老師應努力使學生熱愛數學,才能對學習有興趣,才能學好數學。
一、給學生選擇學習的權利,提高學生的主體性
在教學中,首先教師要轉變觀念以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角色融入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之中,從而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學生,把他們看成知識的主動探索者,創設和諧的氛圍,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給學生關愛,可增強他們學習興趣、學習信心,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在教學中應努力做到尊重學生的異見、寬容學生的誤見、鼓勵學生的創見。鼓勵他們獨立思考,善于持贊賞的態度正確地評價學生,以表揚、鼓勵為主,使學生感覺到如沐春風。教師要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認識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數學新課程標準一再強調: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應成為學生主要的學習方式。
二、給學生學習的機會,讓孩學生體驗數學的樂趣
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都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律、性質和聯系。
在教學中,教師要加強直觀教學,培養學習興趣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形象性的矛盾,還應充分利用直觀教學的各種手段。“直觀”具有看的見,摸得到的優點,“直觀”有時能直接說明問題有時能幫助理解問題,使學生從學習中得到無窮的樂趣。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和教學活動的參加者,課堂教學應是師生的共同活動,教師在教學中要誘發學生學習興趣可利用舊概念認識新概念,應用己學習過的公式、法律解決新的問題等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發展。
三、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學會共享
在學習方式上,可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通過討論、爭辯促進學生的發展,組合小組時沒有必要指派學習小組,讓他們自由組合,尊重學生自己的選擇。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既要重視直觀教具的使用,又要盡可能地讓學生參加實踐操作活動。
四、給學生創新的機會,讓學生敢于創造
教師要為學生創設和提供自主學習、自主活動、自主發展的條件和空間,力爭讓每個學生有機會動手操作,使他們在實踐中思考,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創新。
教師要指導學生自己主動積極的學習,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應用知識的能力。小學生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他們的情感來支配的。教師應根據學生心理特點,有意識地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熱愛學習的情感,并對自身所教學科產生興趣。因此,教師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使之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順利掌握知識,體驗成功后的樂趣。提高學習興趣使設計的教法符合學生的學法,持之以恒地結合知識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引和訓練,使學生掌握尋求知識的鑰匙。此外,學習動機是可以遷移的。對學習厭倦的學生,往往對體育活動、生產勞動、課外活動等興趣濃厚。所以,我們應因人而異、因勢利導,把參加各種課外活動的動機與學習數學聯系起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凡是能積極、主動地參與獲取知識過程的學生,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濃厚,求知愿望強烈,數學素質會得到較快發展。因此,數學教學必須從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情感入手,使學生由機械、被動學習轉變為創造、主動學習。
責任編輯 滿令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