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廣慶
[摘 要]數學教學的首要任務是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傳承數學研究的精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巧設情境,激活學生思維意識;經歷過程,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練習反饋,催生學生的思維智慧;總結交流,完善學生的思維情感,激活學生思維發散。
[關鍵詞]情境;激活;提升;總結
教學的重要任務是提高學生的能力,而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必須依賴于數學思維的發展。因此,數學教學的首要任務不是傳授數學知識,而是如何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傳承數學研究的精神。要真正促進學生的數學思考,必須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點燃學生思考的熱情,促使學生獲得深刻的內心體驗,讓數學課堂成為學生思維發展的舞臺。
一、巧設情境,激活學生思維意識
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往往是以凝固的形態存在的,需要在被激活的狀態下才能迸發其生命力。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如果能創設一個巧妙的促進學生思考的情境,便能很快激活學習新知的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教師可先現場剪一個作品,讓學生猜猜是什么。在學生興趣盎然地猜測之后,黑板上貼出一個又大又紅的五角星。生:五角星!師:為什么叫它五角星呢?生:因為它有五個角。師板書課題:角的初步認識。師:那你能上來指一下它的五個角各在哪里嗎?教師趁機糾正角的不正確指法,學生在正確指角的基礎上進入新知的探究學習。
學生對五角星非常熟悉,但是卻很少去研究它為什么叫五角星,它的角應該怎樣正確指出。教師把這個熟悉的問題搬到課堂上,迅速激活學生的思維,他們在憑經驗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深化了原有的認知,在頭腦中積聚了角的生活原型,為學習數學中的角提供了一個簡單有效的思維情境,引發學生對角的特別關注,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很快進入主題。
二、經歷過程,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學生學習過程是通過新經驗與原有知識經驗的相互作用而不斷充實、豐富和改造,形成新結論的過程。結論是建立在過程的基礎上的,當學生通過探究經歷了一定的數學學習過程之后,頭腦中會或多或少形成一些數學活動經驗。這些經驗往往是零散的、不成體系的,有時它們離結論只有一步之遙,這時教師應該讓學生在回味、比較、梳理和碰撞的過程中,逐步形成比較完整、準確的共識,從而獲得結論。從“過程”到“結論”的活動過程正是學生思維發展提升的過程。
以往我們在教學認識量角器的時候,一般都是把量角器直接呈現給學生,把使用方法灌輸給學生。但若讓教師引導學生經歷量角器的設計與制作過程,把量角器創造發明的過程呈現在學生面前,在量角過程中,不斷生成疑問,再帶著疑問進行探究解決疑問。當完整的量角器呈現在學生的眼前,正確的量角方法也已“植根”于學生心中。對于學生來說運用這一熟悉的工具便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了。
三、練習反饋,催生學生的思維智慧
練習是數學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練習的真正目的不是單純地為了解決具體問題,而是要通過問題的解決內化新知、形成技能,獲得學習體驗,生成學習能力和智慧。因此,在解題之后,我們應該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思維時間和空間,回憶解答思路,通過重新檢查答案,分析得出這一結果的策略及錯誤答案的原因,讓學生有所“感”、有所“悟”。在深化新知,形成技能的同時,積淀、拓展數學活動經驗,催生解題智慧,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學習習慣。
四、總結交流,完善學生的思維情感
總結的重點是數學知識,有時也會涉及數學思想和方法,但往往忽視了學生學習的情感和態度。事實上,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有知識的存在,還有認知方法、認知情感、認知態度和價值觀的參與。新課標非常重視學生學習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并把它提到三維目標之一來規范和指導教師的教學工作。如果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在教學導入、新授、練習中滲透學生的學習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而且在總結中體現不僅關注學生總結的學習知識和方法,而且關注學生總結自己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以激發更積極的學習情感和態度,從而完善認知、健全學習品格,促進學生更快更好地發展。
讓學生給課堂學習情況打分再求出平均數,這是讓學生再次鞏固剛剛在課堂上學過的新知識,同時也能了解到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習效果,對教師來講是一次最真實的反饋。與此同時,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做了正確地評價,對學生來講是一次深刻的反思,是對所學內容的提煉升華。這樣的課堂總結,能讓學生思維、情感乃至于智慧都盡情展現。可見,極其簡單的課堂總結也能成為教師盡情發揮才智、引領學生情感升華的舞臺。
責任編輯 滿令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