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立和完善醫療保險是一個關系國計民生的發展計劃,對于促進社會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就目前來看,覆蓋全民的醫療保險目標已基本實現。商業保險公司參與社會醫療保險管理的模式已經成為下一階段的發展模式之一。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此模式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困境。本文主要分析商業保險公司參與社會醫療保險管理的理論依據,典型地區商業保險公司參與社會醫療保險的管理模式,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商業保險公司;社會醫療保險;管理模式
Abstract: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the medical insurance is a development plan which is related with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welfare and it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social development. At present,the target of universal medical insurance has been basically realized. The management model of commercial insurance companies’participating in social medical insurance has become one of the development models for the next phase. Meanwhile,his development model is faced with some predicaments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commercial insurance companies’participating in social medical insurance management,management model of commercial insurance companies participating in social medical insurance in typical areas,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promotion measures.
Key Words:commercial insurance companies,social medical insurance,management model
中圖分類號:F840.62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2265(2013)11-0076-04
收稿日期:2013-10-15
基金項目:本文得到江蘇省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資助項目審計科學與技術預研究課題(YSXKKT14)、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金融風險管理研究中心(蘇教社政[2010]9號)資助。
作者簡介:張杰(1984-),湖南湘潭人,助理研究員,經濟學碩士,南京審計學院金融學院教師,研究方向為財務與金融創新。
一、我國商業保險公司與社會醫療保險的現狀
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改革開放的深入,建立并完善醫療保險成為關乎國計民生的發展計劃,對于保障我國居民的生活穩定、促進社會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目前,我國很多地區開始進行商業保險公司參與社會醫療保險管理的有關實踐,就現階段來看,在全國范圍內已經形成4種具有代表性的保險運作形式,包括湛江模式、新鄉模式、江陰模式以及廈門模式。
(一)湛江模式
為了提高基本醫療保障體系的覆蓋率,2008年7月,湛江市政府發布文件,將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與新農合合并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在該種運作體系中,由政府與人保健康同時參與運作,這就基本實現城鎮居民、農村居民、公務員的統一參保,覆蓋人群已經超過湛江市人口的85%。湛江市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實施的是一種“個人繳費聯合政府補貼”的形式,其保險基金包括家庭賬戶和統籌賬戶兩個部分,統籌賬戶中部分支付業務由人保健康進行管理。其繳費的30%用于直接購買大額醫療補助保險,其余的70%則用于購買基本醫療保險。考慮到商業保險機制具有風險控制的特征,因此,其保險限額也提升至2萬元。根據湛江市參保檔次進行計算,居民每年只需要繳納20—50元的費用,社保局就可以提取其中的6—15元來購買人保健康的補充醫療保險。湛江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公共服務和行政效率水平,讓有限的醫療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應用,基本實現公司、社保部門、定點醫院之間的優勢互補,因此,湛江模式也是商業保險公司參與社會醫療保險管理模式的成功典范。
(二)新鄉模式
新鄉模式于2004年4月正式啟動,該種模式由新鄉政府與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完成,市政府設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小組,負責轄區內部醫療的宣傳、組織領導以及發動工作。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則負責基金的運營和管理,包括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清單的審核、醫療專用賬卡的建立、支付手續的編審、補助的審核、基金的管理等,并為各個縣、市、鄉、鎮提供補助支付窗口,為居民提供相應的醫療保險服務。其運行模式為:政府出資委托保險公司負責醫療基金管理和支付的業務,保險公司則負責案件審核、理賠和支付服務。這種直接利用保險公司管理平臺和服務網點的模式降低了政府經營管理的成本,減輕了政府辦公機構的壓力,縮短了案件的審核時間,改善了結算工作流程,減輕了居民的負擔。該種模式已經得到了當地政府和居民的認可,截止到2012年底,新鄉市新農合參保率已經超過99%,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三)江陰模式
江陰模式最早源于2001年,在當時,江陰市政府就在全市范圍內啟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立了一種政府推動、保險機構運作、行政部門監控、覆蓋城鄉的農村醫療保障體系,承保方為太平洋人壽保險公司江陰分公司,制度實施當年,參保覆蓋率已經超過85%。該種模式的運作思路為:商業保險公司與政府部門簽訂契約,其中,商業保險公司負責醫療保險業務的運營,政府部門則負責整個醫療基金的征收,并對醫療制度各個當事者進行規范和監管。實際上,這種制度的本質就是新型農村醫療商業保險公司的一種受托管理模式。該種模式的基金實行的是一種兩條線收支和管理的模式,保險公司可以充分地發揮出其專業優勢,對補償標準進行科學的測算,并成立業務管理中心,對整個基金的運作實施全面的領導。整個基金的運作模式實施的是一種“單獨立戶、封閉運作、專款專用”的形式,保險公司不享受基金收益,也不需要承擔基金風險,其管理費用也主要由財政支付。
就現階段來看,江陰模式參保對象已經擴大至外來務工人員,保障功能也由醫療保障全面擴大至健康保障,同時,保險公司也以農民的需求為出發點,實施門診補償和返還制度,完善了關于大病的補償制度。在這種模式下,保險公司的管理水平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硬件設施和軟件功能得到了不斷的完善,居民滿意度得到有效的提高。
(四)廈門模式
廈門是全國范圍內首次實施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結合的醫療保障模式的城市。早在1997年,廈門市政府就出臺了《廈門市職工醫療保險試行規定》,商業保險部分由太平洋人壽保險公司廈門分公司承保。廈門模式的職工補充醫療保險以一種“集體參保”的模式實行,超出的部分由太平洋人壽保險公司承擔,保險公司則根據“社會化管理及商業化運作”的方式實施保障。具體的方式為:太平洋人壽保險公司廈門分公司負責商業補充保險部分,職工醫療保險中心為投保人,為居民參保,居民醫療花費在4萬元以內,由專項資金負責,超過4萬元以上則由商業保險公司支付90%、個人支付10%。實質上,廈門模式實行的是一種“征、管、監”三權分離的運作模式,保險資金由政府部門征收和籌集,在勞動部門、衛生局和社會保障局的監督下,保險公司為居民提供一種第三方的管理服務,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保險資金的利用效率。在近年來全民醫保工作的推進下,為了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務,保險公司也不斷地加強信息化服務體系的建設,目前,已經全面實行網上審核報銷流程,理賠時間也大幅縮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幾種典型商業保險參與社會醫療保險管理模式的比較
湛江模式、新鄉模式、江陰模式以及廈門模式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究其根本原因,是這幾種模式將政府和市場主體的優勢充分地發揮出來,這不僅可以降低政府的成本、提高基金安全性,也能夠提高居民的滿意度,下面就綜合幾種模式的特征進行深入分析。
(一)商業保險公司參與社會醫療保險業務類別的劃分
1. 商業保險參與城鎮居民新農合醫療保險。在以上幾種模式之中,廈門模式的覆蓋面更加廣泛,而江陰模式與新鄉模式的運作效果更加顯著,這兩種模式的差別不大,均為政府主導監督和檢查,保險公司提供服務,在這兩種模式下,保險公司并不需要承擔虧損的風險。其實質就是由政府購買保險公司服務來實現為居民提供專業性服務的一種過程,與傳統的模式相比,這種新型模式具有一種顯而易見的優勢。湛江模式即將居民醫療保險與新農合合并運行的模式,保險公司同時參與到整個運作過程中,這就實現了城鎮居民、農村居民、公務員、城鎮職工統一參保的目標。湛江模式是繼廈門模式后又一個成功的運營模式。
2. 商業保險公司參與基本醫療和補充醫療保險。廈門模式與湛江模式是一種典型的通過基金管理進行運作的模式,兩者相比而言有一些不同。在廈門模式中,商業保險公司承擔補充醫療保險的業務,從1997年起,廈門市就在不同的居民中推廣了這種保險模式,到2012年底,廈門市城鎮職工、城鄉居民補充保險已經全部由平安保險廈門分公司承擔。在湛江模式中,已經建立了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大額醫療補助為輔的一種全民醫療保障體系,人保公司湛江分公司同時參與基本醫療和補充醫療保險的服務。
(二)商業保險公司參與社會醫療保險方式的劃分
1. 基金管理型?;鸸芾硇鸵卜Q之為委托管理型,該種模式即政府將保險業務委托至保險公司,與保險公司簽訂協議,由保險公司為居民提供服務。在基金管理模式下,保險公司不需要承擔風險,只要按照政府部門的規定進行報銷、結算、審核即可,保險基金的透支風險和基金赤字均由政府承擔。新鄉模式、湛江模式均屬于基金管理型。
2. 保險合同型。保險合同型也稱之為社會再保險型,即政府使用籌集的資金為參保人投保的一種形式,在賠付比例、保險責任以及賠付限額協商完成后,政府與保險公司簽訂正式協議,保險公司即可按照協議規定為投保人提供服務,在這種模式下,基金的透支風險需要由保險公司自行承擔。江陰模式就是典型的保險合同型。
3. 混合型?;旌闲偷姆绞绞且环N介于保險合同與基金管理方式之間的新型模式,保險公司負責保險基金的運作,并收取一些費用,在這種模式下,基金的風險由保險公司和政府按照相應的比例進行分攤,保險公司與地方政府共同承擔基金的投資風險。廈門模式就是典型的混合型模式。
三、我國商業保險公司參與社會醫療保險機制的設計
結合國內外的經驗可以得出,使用保險合同合作形式承辦大病醫療補充保險,使用基金管理合作形式來承辦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是一種理想的保險機制。
(一)保險合同型承辦大病醫療補充保險
1. 政府需要承擔的責任。首先,為了全面推進商業保險公司參與社會醫療保險的模式,政府必須建立有效的競爭機制,同時要完善保險公司的準入和退出機制。良好的競爭機制能夠促進社會保險的發展,也能夠提升保險公司的危機感和競爭意識,這樣才能夠為居民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務。此外,政府部門也要加強與保險公司的協商和溝通,明確好雙方的責任以及保費的數額,并劃分好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的具體保障范圍。在范圍的劃分方面,可以借鑒湛江模式和廈門模式,但是具體的金額則要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由政府部門和保險公司共同商定。在委托的過程中,政府要發揮主導地位,維護好參保的政策,保持好財政專戶管理體制。
2. 政府要為保險公司的承保做好后續的宣傳工作。如果保險公司只需要承擔大病醫療保險,政府可以為其提供專項服務窗口和工作人員;如果保險公司代理醫療保險基金,政府可以為其提供統一的辦公場所。同時,政府在平時的工作過程中也要幫助保險公司做好宣傳工作,幫助保險公司拓展業務。此外,政府還要建立一種信息管理披露制度,將商業保險的賬目公開,同時對醫療服務機構建立一種統一的測評標準,這樣既可提升保險的透明度,也能夠提高保險公司的服務質量。
3. 保險公司需要承擔的責任。在與政府進行合作的過程中,保險公司需要派出專業的服務人員辦理相關的業務,為居民答疑解惑,糾正醫療服務方的不法行為,同時也要發揮對醫療服務的定價權,選擇適宜的醫療服務機構。就現階段來看,我國醫療服務機構包括三級醫療機構、二級醫療機構和鄉鎮、社區醫療機構幾種,保險公司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與不同的醫療機構簽約,這樣就可以為居民提供一種優質便捷、價格合理的服務。
(二)基金管理模式參與城鄉醫療保險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是一種典型的福利事業,因此,該種保險不適宜由保險公司來承保,加上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具有強制性的特征,保險公司也難以達到這種要求,將基金管理模式應用在其中就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這種模式具體運行的注意事項包括:
1. 政府需要承擔的責任。在該種模式中,政府要建立完善的競爭機制和保險公司準入、退出機制。目前我國參與社會醫療保險的保險公司數量很少,考慮到以后的發展,政府必須鼓勵更多的公司進入這一市場中,將選擇的權利交給居民。同時,政府也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擬定好管理費用。
2. 保險公司需要承擔的責任。在基金管理模式中,保險公司僅需要負責支付和案件審核服務,在基金安全方面,保險公司需要進行詳細的測算,定期為醫療機構報告基金的變動情況,這樣就能夠幫助政府及時地調整相關的政策。
四、促進商業保險公司參與社會醫療保險管理配套政策研究
(一)保險公司參與的積極性
目前,國外發達國家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來促進商業保險公司參與社會醫療保險,但是我國相關的政策還不夠完善,為此,在下一階段可以制定如下的措施:
1. 采取稅收激勵政策。政府可以降低商業保險公司營業稅的稅率,對于承辦的社會保險部分可以免征營業稅,為了鼓勵企業為員工購買醫療保險,可以對企業采取稅費優惠的方式,提高企業主動參保的積極性,也能夠保證企業員工的福利。
2. 改進醫療費用支付模式。就現階段而言,我國多數地區仍然實行的是按項目付費的形式,雖然這種方式較為簡便,但是難以適應社會的發展。實際上,醫療費用支付的形式直接影響著合作模式下商業保險公司的收益,因此,在下一階段,必須要尋找出一種適宜的醫療費用支付模式。
(二)加強監管與扶持
1. 加強政府監管,進行科學考核。在下一階段,政府可以對保險公司實施一種績效考核的方式,通過定性和定量的指標進行監管,同時,根據指標數據對保險公司進行打分,根據考核的結果選擇是否與保險公司繼續合作。
2. 加強對保險公司的扶持。為了促進保險公司參與社會醫療保險,政府要建立完善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提升保險公司的服務能力。此外,政府要促進保險公司之間的良性競爭,建立準入和退出機制,提高保險公司的保障水平。
3. 建立完善的績效評估體系。商業保險公司參與社會醫療保險會導致社會保險制度產生一定的變化,對基金管理也會產生一些影響,為了分析這些影響,需要將這些指標進行量化處理,這樣就能夠幫助政府部門及時地發現和解決商業保險參與社會醫療保險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制定處理措施,為居民提供更加完善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李俊.商業保險公司參與社會醫療保險管理的模式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2]劉海蘭,何勝紅,張旭升,曾理斌.商業保險公司參與社會醫療保險的SWOT分析[J].衛生經濟研究,2013,(6).
[3]于保榮,王濤,楊帆.商業保險公司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業務的原因分析:基于6區縣的案例研究[J].中國衛生經濟,2012,(11).
[4]冷明祥,胡大洋,張建軍,萬彬,程向前,陳蕾.商業健康保險公司介入社會醫療保險的可行性以及模式探討[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8).
[5]葉凌.商業保險參與社會醫療保險的理論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08,(1).
[6]張體華,徐懷祥.商業保險服務統籌城鄉發展研究[J].西南金融, 2010,(2).
[7]余雷.商業保險公司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實證研究[J].管理學刊,2010,(3).
[8]楊紅燕,陳圓,彭友元.商業保險公司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問題研究[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
(責任編輯 孫 軍;校對 XY,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