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年票據融資呈現大幅頻繁波動態勢
(一)月度票據融資增量波動加劇
2003年以來,隨著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的逐步推進以及部分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的陸續上市,商業銀行業務競爭日益激烈,票據融資業務快速發展,交易更趨活躍,但金融機構票據融資增長的穩定性較差,一直呈大幅波動態勢。尤其是2006年以來,隨著票據融資增量波動幅度的明顯加大,票據融資余額也開始呈現大幅波動的態勢。全國票據融資增量波動幅度(年度內最大月與最小月增量之差)由2003年的1545.16億元擴大至2009年的9759.5億元。2003年1—4月,月度票據融資增量的變異系數高達8.97,較同期貸款月度增量0.9的變異系數高8.07。但與貸款投放特征不同,票據融資的波動并不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征。
(二)月度內票據融資增量月初擴大月末壓縮的波動特征日益明顯
統計頻率更高的周報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月度內票據融資增量波動也較為頻繁,且從2012年下半年以來波動幅度越來越大,月初大幅增長月末逐漸回落的特征日益顯現。如江蘇省月度內票據融資增量平均波動幅度(每月最大與最小周增量之差的平均值)由2011年的238億元擴大至2012年的391億元,2013年1—4月進一步擴大至576億元。2013年1—4月,周報數據顯示的各月月度增量的最大值分別位于每月的中上旬,月內增量的最低點均在月末,明顯呈現月初大幅增加月末壓縮的特征。
二、票據融資大幅波動的原因分析
在商業銀行內部績效考核日益強化和國家信貸額度調控的影響下,票據融資以其流動性強、操作靈活便利的先天優勢,逐漸成為金融機構調節貸款投放的“蓄水池”。
(一)流動性強、操作靈活等特點為票據融資提供了便利
對金融機構而言,票據融資的風險低、流動性強且資本占用較低,受到金融機構的普遍青睞。此外,高流動性還為票據的快進快出提供了可能。一是票據融資的風險較低。目前,票據融資中銀行承兌匯票占絕對主體,而銀行承兌匯票有銀行信用擔保,信用風險很低。二是票據融資的流動性較強。首先,票據融資的期限較短。銀行承兌匯票的期限最長為6個月,考慮到銀行承兌匯票從簽發到貼現還有一定的流轉期,因此票據貼現的期限一般都小于6個月。其次,票據融資可以通過轉貼現的方式及時在金融機構間相互轉讓,操作比較靈活,周轉快。三是票據融資的資本占用較低,有利于銀行滿足資本充足率管理需要。票據融資計算表內風險加權資產的風險權重為20%(今年實施的新的資本管理辦法規定最高為25%),較一般企業貸款100%的風險權重有明顯優勢。
對于企業而言,票據融資具有融資成本低、審批手續簡便的特點。一般情況下,票據貼現的利率要明顯低于普通貸款利率。且票據貼現的手續簡便,審批快捷。因此,在可能的情況下,企業以票據貼現融資的積極性較高,為銀行短期內沖高票據融資規模奠定了客戶基礎。
(二)商業銀行內部績效考核是票據融資大幅波動的誘因
近年來,隨著我國商業銀行經營機制的不斷轉變,銀行之間的業務競爭更加激烈,商業銀行內部績效考核日益加強。在總行考核指揮棒的引領下,基層商業銀行對于經營效益和存貸款以及中間業務規模的追逐不斷強化,貸款“早投放、早收益”的經營理念逐步樹立。對銀行來說,票據業務具有多種功能,在票據承兌環節有助于銀行吸收保證金存款,又能獲得承兌手續費作為中間業務收入;通過票據貼現或轉貼現能夠獲得利息收入。因此,在銀行內部績效考核的激勵下,票據業務蓬勃發展,商業銀行傾向于做大票據融資規模。但是,由于票據融資納入信貸額度管理,其規模受到存貸比以及其他信貸監管、調控指標的制約。當銀行總體信貸額度較為緊張時,鑒于通常情況下一般貸款的利息水平更高,銀行傾向于壓縮票據融資,從而保障一般貸款的投放。
(三)票據貼現利率波動較大助推票據融資波動
由于票據貼現利率基本上不受利率管制限制,是市場化定價,受流動性狀況和貨幣市場利率走勢影響較大,波動較一般貸款利率更為頻繁和劇烈。票據貼現利率的波動與票據融資規模的波動相互推動,票據融資額度充裕時,銀行傾向于降低貼現利率加大貼現力度,貼現利率的降低又進一步刺激了企業貼現需求,助推票據融資增長;反之則相反。
(四)信貸額度以及有效信貸需求的變化是票據融資大幅波動的直接原因
票據融資的大幅增長,一般發生在信貸額度比較充裕但有效信貸需求不足的時期;而票據融資的下滑,通常是因為信貸額度相對于有效信貸需求較為緊張。票據融資成為銀行調節信貸投放的“蓄水池”。
從票據融資波動幅度最大的2009年的情況看,為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宏觀經濟的沖擊,2008年末央行推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當時的信貸額度基本不受限制,導致2008年底至2009年初票據融資的爆發式增長。進入2009年下半年,央行采取公開市場操作的手段開始對貨幣政策進行微調,市場流動性有所收緊,商業銀行信貸投放受到一定抑制,商業銀行為適應市場變化,開始繼續壓縮票據融資規模,為一般貸款投放騰出空間。2010年以及2011年上半年,央行貨幣政策逐漸由適度寬松回歸穩健,金融機構普遍通過壓縮票據融資規模保證一般貸款投放,全國票據融資余額持續下降,票據貼現利率大幅走高。2011年第4季度至2012年上半年,票據融資恢復增長,主要是因為當時工業企業信貸需求相對較弱,房地產企業和政府融資平臺貸款受到監管約束,商業銀行信貸額度相對充裕,主動增加票據融資。
2010年以來,隨著央行和監管部門不斷加強對商業銀行信貸投放節奏的調控和引導,各商業銀行逐漸對分支行貸款額度實行按月控制,票據融資月初投放月末壓縮的月度貸款投放“蓄水池”特征開始顯現。各商業銀行為最大限度地賺取利潤,做大日均貸款規模,充分利用月度貸款額度,當月初信貸額度較為寬松時,大量貼現票據,撐足貸款額度,導致票據融資迅速增加,而隨著中下旬一般貸款的陸續投放,逐漸壓縮票據融資規模,為一般貸款騰挪空間。
三、2013年月度內票據融資增量波動明顯加劇的特定背景
2012年下半年尤其是2013年以來,票據融資月初大幅增加月末壓縮的特征更加突出,且波動幅度明顯加大。除了上述分析的一些票據融資波動的基本原因外,據調查分析,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一是市場流動性較為充裕,票據融資利率持續走低,企業貼現意愿較高,在月初普通貸款不能及時大量投放的情況下可以迅速用票據貼現撐起規模。2013年第1季度,全國金融機構票據貼現加權平均利率為4.62%,較2012年第4季度和2011年第4季度分別大幅下降1.02和4.44個百分點。二是今年前幾個月存款增長形勢較好。在商業銀行總行不斷加強對分支行存貸比考核的背景下,日均存款的快速增長緩解了銀行存貸比約束,能夠支撐日均貸款的增加,出現利用票據融資月初增加而使貸款“鼓肚子”現象。三是金融機構的調控預期較為謹慎,傾向于利用票據占足信貸額度。當前宏觀經濟運行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而市場總體流動性又較為充裕,銀行機構對下階段宏觀調控政策走向和信貸需求的判斷較為謹慎,更傾向于月初就利用票據融資占足信貸額度,后期根據實際信貸需求狀況做靈活調整,以防信貸額度運用不足造成被動調減。
四、票據融資大幅波動的不利影響
票據融資業務的快速發展為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提供了便利、高效的融資渠道,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票據融資也增強了銀行資產結構調整的主動性和靈活性。
但是,票據融資的大幅波動,在一定程度上背離了企業資金需求規律,加劇了貸款集中投放現象,弱化了信貸節奏均衡調控的效果。在當前金融市場競爭仍不充分的背景下,銀企關系中金融機構仍處于相對主導的地位,票據融資的大幅波動,主要是由金融機構在利益導向下的投放偏好決定的,與實體企業的資金需求規律不相契合,不利于實體企業和宏觀經濟的平穩發展。
(特約編輯 張立光;校對 YJ,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