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奧集團是國家火炬計劃高新技術企業,這個獎項將給珍奧人帶來莫大鼓勵,在“立足生命科學,造福人類健康”的道路上,科技創新是珍奧人永恒的主題。在剛剛出臺的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我們再次高興地看到,中國“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這很令人激動,國家已經把科技創新提到“實現科學發展,推動民族復興”的戰略高度,讓人們看到了科技改變生活的美好未來。而珍奧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在自主創新方面,早已自覺踐行。
1996年,珍奧集團董事長陳玉松先生以超前而敏銳的眼光,戰略性的選擇了“提取核酸應用到人類健康”這一在當時還不被人們了解的世界科技前沿課題,最終研制出我國首代核酸系列保健品,其科技含量與功效作用達到世界領先水平。14年來,在科技創新的過程中,珍奧飽受爭議,歷經磨難,但始終沒有放棄。因為珍奧人相信“有科學的選擇、預測,就一定會有成功的結果”?,F在,珍奧不但建立了包括核酸原料、核酸保健品、5'核苷酸食品添加劑和醫藥中間體的全核酸產業鏈,珍奧的5'核苷酸產業化基地還被國家發改委列為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項目;珍奧核酸系列產品經復旦大學和同濟大學醫療機構兩年、隨機雙盲人體臨床試驗證實:功效確切,在國內外擁有眾多消費人群,市場占有率達85%以上;而珍奧以核糖核酸(RNA)為原料,用酶解法生產的5'單核苷酸,比化學合成法更天然優質,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取得美國食品協會(GMA-SAFE)認證的、中國目前唯一符合美國食品化學品法典(FCC)最新版關于嬰幼兒配方奶粉使用核苷酸生產工藝和產品標準的,通過了美歐等幾大食品預混商審核,已進入世界頂級乳業,如雅培、雀巢、美贊臣等的產品之中;珍奧還是世界上唯一整合了從生產純天然酵母RNA到由RNA降解生產單核苷酸的生產商,2012年8月份,企業受邀參與世界上第一個食品用核糖核酸國際標準的制定,讓中國的核酸產業在世界上擁有了話語權??梢哉f,珍奧不但是中國最大的核酸產業化基地,在國內外核酸產業界也占有重要地位。
早在十多年前,珍奧就因核酸提取技術的突破,被國家科技部確定為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而中國的核酸產業也是從那時開始蓬勃發展。珍奧核酸1998年上市以后的兩年間,全國共有近30多個相似品種如雨后春筍相繼問世,整個行業欣欣向榮,并頂住了日美歐等一大批國外同類產品的涌入,使得民族核酸產業方興未艾。但是,2001年,眾所周知的核酸媒體風波,給了行業致命一擊,很多核酸類產品相繼倒下,可以說在當時是珍奧沖在第一線,迎風矗立,扛起了中國核酸產業的大旗。最后,衛生部召開新聞發布會,聲明“沒有證據證明核酸類產品無效,衛生部審批的核酸類產品功效不容置疑,”使得這場鬧劇得以定論收場。但是,對于珍奧的發展來說,那次是一個重創,市場至今還受到影響。談“核酸媒體風波”有點跑題,跟科技創新似乎無關,但這件事情非常有力地證明了珍奧對于中國核酸產業的貢獻,雖然說是企業歷史上最傷心的痛楚,可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挺過了“風波”,也是珍奧人最值得自豪的貢獻。
科技創造財富,科技引領未來。只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才能永遠掌握競爭的主動,獲得未來長久發展。珍奧從創業之初,就意識到了這一點。在科技創新方面,除了建立科學的科技創新體系、注重科研人員培養及科研經費的投入、堅持走產學研結合的道路、建立以“生命、健康、和諧”為主題的多功能科普文化基地外,珍奧體會最深的一點就是:堅持高位起步、高位跨越的科研戰略。在自主創新過程中,珍奧始終把科技選項范圍放在國際科技的大環境中,用前瞻性的思維掃描國際科研大趨勢。瞄準那些在前沿領域從事科研的科學家和那些最前沿、最先進、最成熟、最易轉化的項目。14年來,珍奧先后與諾貝爾獎科學家瑞士蘇黎士醫學院免疫實驗與病理研究所青克納格爾博士、美國德克薩斯大學休斯敦健康科學中心、中國科學院藥物所、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哈醫大等國內外15所頂級科研院所及科學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科研合作關系,先后有12位諾貝爾獎科學家、近百位國內外科學家相繼走進珍奧,進行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使珍奧建成了“自主研發平臺”和“國際合作研發平臺”兩大科研平臺,為珍奧在科技創新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正是基于這樣的平臺,珍奧投入巨資、歷經18年研發的創新型國家一類新藥——珍奧注射用心肌肽,先后被列為“九五”國家重點科技項目攻關計劃和“十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863課題。2006年,珍奧又承擔了“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科技部《輔助改善老年記憶功能食品研究與產業化》課題;同時,珍奧還擁有全國獨家生產的芩膽止咳片等。在國際科研合作原則上,珍奧堅持知識產權自主性,堅決讓利不讓權。目前,珍奧集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專利和正在申請的專利百余個??萍紕撔伦屆總€珍奧人都感受到了科技給珍奧帶來的巨大發展空間,也給每個人帶來了實惠。當然,中國的環境下,珍奧在科技創新上取得的點滴成績,要感謝各級政府的支持、廣大消費者的信任和喜愛,也要感謝媒介的宣傳,沒有宣傳,再好的健康類科技項目也實現不了產業化,因為消費者無法認知。
如果說我們中國在前四次技術革命中沒有搶到先機,那在未來的第五波健康產業中確實應拔得頭籌,因為我們有五千年優秀的傳統養生文化。中國目前已是世界上比較領先的健康品原材料生產國,如果再有政府政策的支持、平臺的搭建、企業的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將是健康產品技術的領先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