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事業單位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團體組織,事業單位的人才管理,特別是干部隊伍建設既區別于黨政機關,又不同于具有“法人地位”的公司企業。本文從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對當前干部隊伍能力作風建設過程中的不足提出建議:一是建立單位素質模型,挑選合適人才;二是做好人力資源開發,提高干部能力;三是建立有效激勵機制,激發工作熱情;四是構建學習型組織,突出能力本位。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干部隊伍;能力作風建設
事業單位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團體組織,事業單位的人才管理,特別是干部隊伍建設既區別于黨政機關,又不同于具有“法人地位”的公司企業。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國家政治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事業單位發展面臨新的形勢,事業單位的干部隊伍能力作風建設必須跟上時代步伐,與時俱進,以適應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從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來看,當前干部隊伍能力作風建設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在招聘環節,事業單位大多沒有基于組織戰略的人力資源規劃和清晰的工作分析,沒有基于組織性質的人才素質模型和選拔選聘程序;在人力資源開發方面,沒有有效發掘員工的真實需求,盲目選擇培訓課程;在激勵方面,沒有建立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考核制度不健全,能力高者與能力低者待遇相差不大,不能有效提高干部隊伍的工作積極性。
一、建立單位素質模型,挑選合適人才
素質是從高績效干部的工作行為中提取出來、能夠預測未來績效的一系列共性特征。素質模型包含知識、技能、價值觀、自我認知、個性、動機等多種成分,它能有效、準確地區分績效高和績效低的員工。單位建立了素質模型,在干部甑選過程中,可以對候選人員的深層次能力進行考察,并對其以后的績效做出初步預測,從而挑選合適的人才。吸收、引進合適的、潛在的高績效人員,可以有效補充干部隊伍,提高干部隊伍整體能力。在素質模型中,對每個因素都給出清晰準確的定義、明確的級別劃分,并舉例說明。素質模型不僅能幫助單位挑選出合適的人才,還能為單位制定具體明確的行為指導和行為標準,讓能力一般的干部更好地了解自己,不斷改進自己的行為。
二、做好人力資源開發,提高干部能力
隨著國家經濟和社會形勢的發展變化,組織的任務和目標也會有所調整,組織只有緊跟形勢,做好干部隊伍的人力資源開發工作,持續不斷地提高干部隊伍的工作能力,才能適應社會發展。人力資源開發的方法主要有:(1)工作輪換。在單位內部,根據干部個人的申請和組織安排,以一定頻度,在一定時間期限內,對干部的工作進行適當調整,讓干部了解不同的工作崗位要求,學習不同的工作技能,提高自身綜合能力。(2)教育培訓。教育培訓是人力資本增值的重要途徑,教育培訓工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進行科學的培訓需求分析,利用人力資源管理中常用的工作任務分析和工作績效分析方法科學地評估培訓需求,明確培訓目標,有針對性地提高干部隊伍素質。二是在培訓內容上貫徹學用一致、按需施教、講求實效的原則,更新課程設置,注重系統性和針對性的有機結合,注重對干部隊伍潛能的開發,引進人格拓展訓練等先進方法。三是采用切實可行的培訓方式,實行長期與短期相結合,正常培訓與繼續教育同步,在崗與脫產并舉,另外要注重引入案例教學、角色扮演、主題研討、情景模擬等先進教學方法。四是加強對培訓項目的評估和總結。落實培訓項目之前先確立評估標準,對培訓的效果及時進行檢驗。(3)職業生涯規劃。單位建立順暢的溝通渠道,了解干部個人的職業發展興趣和職業發展規劃,結合單位的要求,對干部個人的發展進行職業定位并建立職業生涯發展檔案。同時,組單位要為干部提供多條晉升通道,給干部在職業選擇上更多的機會,讓干部明確其自身發展目標和發展途徑,激發其自主發展的熱情,提高自身能力。
三、建立有效激勵機制,激發工作熱情
事業單位要在建立以聘用制和崗位管理為基本內容的新型用人制度的同時,進一步深化內部收入分配改革,建立與事業單位人事制度相適應的分配激勵機制。在績效工資執行過程中,充分考慮各種因素,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制度,績效工資要與其崗位職責、工作績效緊密結合,堅持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向關鍵崗位和特殊崗位傾斜,向能力突出、業績突出的人員,骨干人員傾斜,體現多勞多得的原則。
四、構建學習型組織,突出能力本位
干部隊伍的能力作風建設是一個長期、系統的過程,只有建立有效的制度,從源頭上推進,才能持續不斷地推進干部隊伍能力作風建設。積極創建學習型組織,加強能力本位的宣傳,激發干部隊伍的學習欲望,為干部隊伍能力作風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參 考 文 獻
[1]劉群.傳統人事管理與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比較研究[J].華章.2009(22)
[2]劉東明.激勵與約束:非營利機構導向下的中國事業單位管理體制改革[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