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越來越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將文化作為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己成為企業增強活力、提升竟爭力的重要途徑,筆者認為,文化軟實力是一個很寬廣的范疇。本文著重從執行文化、服務文化、質量文化及和諧文化淺談打造企業的文化軟實力。
一、執行力是企業立足市場的法寶
所謂執行力,指的是貫徹戰略意圖,完成預定目標的操作能力。是把企業戰略、規劃轉化成為效率、成果的關鍵。執行力是企業立足市場的法寶,企業管理要到位,各項工作要落實,必須要有執行力的貫穿和推動,沒有執行力,再好的決策、計劃、制度、措施也很難落實到工作中去。抓企業管理,我們必須提高執行力,《財富》調查表明,任何一家世界500強企業,在技術領先、服務增值和執行高效這三方面,至少在執行力方面表現突出,足見執行力是企業立足市場的法寶。提高執行力首先要有高度的責任感。責任感來自于對事業的忠誠。責任感是個人崗位及工作性質所賦予的,“在其位,司其責”,提高執行力,就是要樹立一種高度的責任感,其次要有達成目標的強烈意愿,不推辭,不找借口,而是想方設法向目標邁進。有了堅定的信念,才有奮進的動力,有支撐良好的愿景的目標,并朝著這個目標堅定不移地進發。再次,提高執行力還要有良好的團隊協作意識,所謂“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團”。在當今社會的競爭是高端的競爭,對員工的知識結構、經營團隊、協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質量文化是企業的生命之源
質量文化就是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實踐中,由企業管理層特別是主要領導倡導、職工普遍認同的逐步形成并相對固化的群體質量意識、質量價值觀、質量方針、質量目標、采標原則、檢測方法、質量獎懲制度的總和。剖析國內外的百年老店,你就可以發現,盡管它們的看家本領各有不同,但可提取出一個共同因子:質量。質量是任何一個企業、任何一個品牌的命根子,是品牌升為名牌的原動力。外形設計與包裝、營銷推廣、廣告策劃等等,只不過是品牌升為名牌的“助推器”,而質量才是核心動力。海爾長驅境外,氣勢如虹,創維把每個員工都培養成質檢員,都是源于質量這個核心的威力,離開質量這個最基本的要素,“名牌”就成了無源之水、無米之炊。提高質量意識,是建立現代質量文化的中心環節。必須努力造就一支質量意識強、自覺維護企業質量信譽的員工隊伍。提高員工的質量意識,要強化市場觀念、竟爭觀念、大質量觀念、用戶觀念。要積極推進全面質量管理,培育質量文化,提高質量意識,要促進企業質量責任,將質量考核指標落實到個人,使員工由被動管理者變為管理的參與者,充分挖掘每個員工的潛能和創造力,形成一種積極向上,不斷進取、質量為源的文化氛圍。
三、服務文化是企業基業長青的武器
服務文化是企業基業長青的武器。服務文化是企業在長期對用戶服務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服務理念、職業觀念等服務價值取向的總和。文化是經濟發展的核心因素,而經濟發展的過程可以說是一個文化發展過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也離不開文化的哺育和滋潤,誰擁有文化優勢,誰就擁有競爭優勢、效益優勢和發展優勢。建設服務文化是現代企業的重要任務、是提高競爭力的最有效的手段。對于現代企業而言,要生存發展,就必須實施服務轉型。這是一種傳統服務向現代服務的升級。服務文化不能只停留在心里,更要讓服務文化滲透到我們的生活工作和經營管理之中,成為一個科學體系,以價值觀為核心,以企業道德為準則,以服務機制流程為保證,以服務創新為動力,以服務品牌為亮點的系統文化,打造服務品牌、展示公司和員工服務社會,服務客戶的魅力文化,是讓員工要更新觀念,用心服務、創新服務、快樂服務、享受服務,并在服務中實現服務文化所帶來的價值,逐步提高企業的美譽度,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彰顯服務品牌個性魅力,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
四、和諧文化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
中國人講和諧,叫“安順為和,協調為諧”。要構建和諧企業,就要使構成企業系統的各個部分處于相互協調的發展狀態,具有科學發展、公共協調、工作有序、誠信合作、安全效率、團結友好、服務社會的基本特征,實現社會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一是將“管理人”作為企業的管理核心。事業因人而興,企業因人而發展。二是讓員工充分享受到企業發展的成果。企業的發展源于員工的共同努力,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努力解決好員工的切身利益的問題讓員工充分享受到企業的發展成果,從而使員工深切地感受到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的責任感。三是建立激勵人才成長的有效機制。要堅持“事業留人、待遇留人和文化留人”。要注重員工的成長發展。要有激勵員工的價值導向,在收入分配方面,實施以崗定薪,按績取酬,重視業績和工作成果,通過績效考核體現工作的價值。要為員工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幫助員工設計職業生涯,給人以希望,催人奮進,使員工創造性、主動性地開展工作,為實現企業的共同愿景而奮斗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