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伴隨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及環境、資源矛盾的日益凸顯,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意識到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性,自覺地把企業社會責任融入到公司的戰略、企業文化和生產經營活動中,努力構建和諧企業。
5月16日,由新華網、新華社湖北分社和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第六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2013年會湖北分會在武漢東湖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同時舉行主題為“中三角突圍與企業社會責任”的高端對話。
企業要用最好的產品回報社會
當前,企業社會責任已成為社會各界長期關注的焦點。企業社會責任已經成為一種發展模式、競爭方式和管理策略,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那么,對于什么是企業社會責任,如何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湖北周黑鴨食品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周富裕認為,員工用員工的方式承擔社會責任,企業以企業的方式承擔責任。周黑鴨公司創造那么多好的產品,解決更多的勞動就業,它就是承擔社會責任的一種方式。同時,喚醒員工沉睡的孝文化也是承擔社會責任的一種方式。
作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企業家,必須實現從經營企業產品到經營社會的轉變。人福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學海則認為,企業社會責任隨著企業的努力和企業掌握的資源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積極正能量,首先把企業發展好。把企業發展好以后能夠對股東有回報,對政府、社區提供更多就業崗位、有稅收,讓員工得到成長,讓合作伙伴得到更多的發展,讓客戶和消費者得到很好的服務和價值的提升。再次,企業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特有資源,對社會做一些盡可能的貢獻。作為藥品企業,有很多研發的新藥,研發出一些讓患者得到更好治療的藥品,讓他們得到更好的醫治,這是對推動人類健康提升的貢獻。
對此,中國公共經濟研究會秘書長,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許正中有更深層次的看法,他認為,中國的企業和其他國家最大的不同是,創新創業應當成為我們國家所有企業責任中最重要的。為什么創新創業最重要呢?幾千年來中國的文化,最具有創新。現在湖北企業的第一個企業責任就是,能不能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產品,網聯其他的利益相關者,在國際上樹立一個品牌,樹立一個新的標桿,掀起一個新的企業經營模式。
利用企業獨有的資源對社會發展作出貢獻,一個企業相對于個人來說力量會更強大,對社會作出的貢獻更多。
履行社會責任應傳播更多的正能量
企業社會責任又包含哪些內容?
作為活動主辦方的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張蒽從理論的角度進行了分析:社會責任從內容方面講,包括經濟責任、社會責任、環境責任。從履責的層次來說,可以分為必盡其責任,應盡其責任,再往上層是愿盡其責任。說到底,企業家履行社會責任方面到底怎么做?
人福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學海認為,保護環境是企業家應盡的責任。據悉,黃姜是湖北十堰盛產的一種藥材,一直在十堰竹山等鄂西北地方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產業,因為南水北調,環境污染很厲害,一方面產品市場有需求;另一方面當地的種植、原研藥工廠有產業發展的需要,但是一直沒有突破性的環保的技術,企業一直就不敢去做這個工作。哪個企業取得了突破,就是履責。
對于履責,湖北周黑鴨食品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周富裕有不同的理解,他認為,履行社會責任分兩個層面來講,一個是物質層面,一個是精神層面。物質層面,當然是交稅、修橋、鋪路、捐贈。從精神層面來講,在行業中周黑鴨總是在努力引領行業的健康方向發展,雖然周黑鴨不是做得最大的,不是做得最全的,但是周黑鴨想引領這個行業變得更健康。
張蒽常務副主任直言,責任理念對于一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是非常重要的。企業家在他們最擅長的領域也是對社會影響最大的領域,能夠做出一個品牌出來,集中力量,對社會發聲,發揮正面的作用,傳播更多的正能量,這就是應盡的社會責任。
社會責任與企業發展相得益彰
誠然,每個企業都希望力所能及地承擔一些社會責任。但是,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需要投入愛心,需要投入時間,也需要投入金錢。那么,如果投入很多的時間和金錢在做社會責任,會不會影響到企業的發展,這樣花時間做公益慈善,到底合算不合算?這一話題,引起了在場企業家的的極大興趣。
中國銀聯湖北分公司總經理汪博認為,企業的發展和做社會公益并不矛盾,而且是相得益彰,企業發展和生存的土壤是社會,只有社會對這個企業承認認可,我們的企業才有可能發展。
對此,人福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學海也認為,任何企業社會責任做好了,承擔好了,對企業長遠發展肯定是有利的,并且起到互動的作用,發揮更大的社會作用,做出更好的貢獻。在社會上樹立更好的形象以后,對企業的發展,品牌的建立,員工的發展、自豪感能夠起到更好的作用。
說到承擔很多社會責任會不會影響企業,湖北周黑鴨食品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周富裕表示,如果一個人為自己是最小的,如果為了兩個人,可能會得到另外一個人的支持,如果為了一群人,肯定會得到一群人的支持,你要為多少人承擔責任,去影響多少人的責任就會很大。內在的東西決定外在,無形的決定有形的,我們承擔更多,影響更多,承擔社會責任的同時我們在做大。
中三角應互補、合作、共贏
在中三角發展與崛起的過程中,企業社會責任將起到怎樣的作用呢?中三角這個區域和長三角、珠三角相比優勢和不足在哪里?
中國公共經濟研究會秘書長,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許正中認為,武漢最大的優勢就是地理優勢,比周邊其他城市都大,它對周邊經濟區域的吸附現在已經開始了。而且,中央把武漢作為國家級的中心城市,還有創新示范區。最近,物聯網、云計算得到很大的發展,如果云計算中心落戶武漢,可以在國內乃至國際形成資源配置中心。劣勢是我們的周邊都窮,周邊缺大城市,缺發動機,而且文化太重復。現在湖北的定位越來越正確,我們先把周邊的人達成共識,要讓武漢率先突圍,這個很重要。對此,許正中教授表示,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來說不是增加負擔的,而是企業應該承擔的,企業社會責任是一個核心競爭力,責任就是競爭力。
人福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學海認為,龍頭企業的缺失,也是湖北以及周邊城市發展的劣勢。如果通過產業鏈整合拉動,通過企業上下游的整合,能夠培育出一個龍頭企業,它本身發展了,也能夠帶動產業鏈的提升,對中三角經濟的發展會有很大的作用。比如說,醫藥企業很典型,不僅是湖北,全國都在做地方保護,各種招標目錄肯定都優先招錄本省的,有沒有可能中部的四個省五個省都算做一個省,五個省中的醫藥企業在招標的時候都是按照本省企業對待,向其他幾個省開放。
中三角這個地方各省的間隙能不能打破一點,市場能不能統一?中國銀聯湖北分公司總經理汪博認為,湖北的POS機交易量在全國排第九位,湖北的經貿市場非常活躍,非常發達。但是領頭龍頭的企業確實也不是很多,我們湖北的這些企業現在一定要有一種創新精神,將來商品直銷的比較多,不需要更多的中間環節,湖北的企業有兩種方式,一是在湖北要打造一個真正的電子商務平臺,類似于京東商城、淘寶網。二是這些企業一定要想辦法建立自己的商務網站,要讓人家直接在上面買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