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滸》乃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它不僅是我國的歷史文化財富,而且從今天的現代人力資源研究的角度來說,整個一本《水滸傳》,其實就是一個人力資源管理的教程。梁山泊從小到大、由弱到強,最終成為四大寇之首,與北宋王朝分庭抗禮,完全得益于人才的匯聚和人才作用的充分發揮。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人才是梁山泊興旺發達的力量源泉。
【關鍵詞】水滸;人力資源管理;優化配置
筆者通過分析《水滸傳》中梁山泊的管理配制之道,發現傳統文化中對人才的激勵措施簡單高效:給不同人以最合適的崗位,給他們的發展留出足夠的空間,讓他們能感覺到工作崗位的重要性和工作的快樂感,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才是現代人才激勵的要害和關鍵,這一點在現代管理中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認識到這一點,將給我們的管理者帶來意想不到的激勵效果。《水滸》有許多人才戰略和激勵手段值得我們現代人借鑒和參考。
一、互補增值原理(即1+1>2的效果)
(1)水滸例。李逵與鮑旭、項充、李袞的搭配組合。李逵打仗喜歡拎著板斧“裸奔”,經常被對方的弓箭射傷。項充、李袞二人是盾牌手,一上陣,一人一個大團盾牌,專防弓箭。喪門神鮑旭使一柄鬼頭大刀,專門護衛著李逵。“二李包餡子”組合是梁山最牢固的組合,一直戰斗到最后一刻。(2)定義。由于人力資源系統中個體的多樣性、差異性,人力資源整體中則具有能力、性格等多方面的互補性,通過互補發揮個體優勢,形成整體功能優化。一是知識互補;二是氣質互補;三是能力互補;四是性別互補;五是年齡互補。(3)現代HR運用。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師傅帶徒弟(師傅有經驗、徒弟有力氣)等。
二、彈性冗余原理
(1)水滸例。撲天雕李應在梁山的排名很高,但三打祝家莊上梁山后,李應很少作為主力戰將出戰,其貢獻與其排名嚴重不符。與李應這種情況相對應的,梁山上還有一部分可有可無的地煞星為什么有其存在的必要?(2)定義。彈性冗余原理是指人力資源開發過程必須留有余地,保持彈性,不能超負荷或帶病運行。彈性通常都有一個“彈性度”,超過了某個度,彈性就會喪失。人力資源也一樣,人們的勞動強度、勞動時間、勞動分工、勞動定額、工作負荷等都有一定的“度”,超過這個“度”進行開發,只會使人身心疲憊,造成人力資源的巨大損失。因此,人力資源開發要在充分發揮和調動人力資源的能力、動力和潛力的基礎上,主張松緊合理、張弛有度、勞逸結合,使人們更有效、更健康、更有利地開展工作。(3)現代HR運用。帶薪年休假,每周5天工作制,5%~10%備員制度,軍事上的戰略預備隊等,李應等“閑將”相當于戰略預備隊,預備著應急時用。
三、動態適應原理
(1)水滸例。青眼虎李云本來是沂水縣的一個“都頭”,相當于刑警隊長,但是上梁山以后,李云卻擔任了相當于“房地產建設與監理”職務。(2)定義。動態適應原則是指在人員配備過程中,人與事、人與崗位的適應性是相對的,不適應是絕對的,從不適應到適應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因此,人員配備和調整不應是一次性活動,而是一項經常性的工作。(3)現代HR運用。企業轉型后的人員再培訓,輪崗,組織發展后的職務晉升等。
四、能位對應原理
(1)水滸例。動態適應原理:玉麒麟盧俊義上梁山比較遲,但因為具有統帥才能,卻坐上了副寨主之位,并經常和宋江分別帶隊執行軍事任務。神行太保戴宗因為能跑,被任命為梁山的總探聲息頭領(即情報工作頭子)。(2)定義。能位匹配原理,是指人力資源管理管理人員應根據員工的才能,把員工安排到相應的崗位上,從而保證崗位的需求和員工的能力相匹配。“能”指實際工作中員工的能力,“位”指實際的工作崗位。通常來說,只有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才能提高工作效果和效率。能位適合度越高,說明能位匹配越適當,這樣不僅能帶來工作的高效率,而且對促進員工能力的提高和發展方面也很有好處。(3)現代HR運用。按需招聘(確保經濟性,某核電一線操作員工只招大中專生),以“長”定崗等。
五、要素有用原理
(1)水滸例。鼓上蚤時遷由“下三濫”的小毛賊成長為刺探機密情報、承擔擾敵以及盜甲賺徐寧等重要任務的走探機密步軍頭領。(2)定義。要素有用原理是指人力資源個體之間盡管有差異,有時甚至是非常大的差異,但我們必須承認人人有其才,即每個人都有他的“閃光點”,都有他突出的地方。人力資源優化配置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任何人員找到和創造其發揮作用的條件。(3)現代HR運用。海爾的“人人是人才”理念等。人才始終是事業發展的最重要的資源,唯有建立合理有效的用人機制,用好人、留住人,才能形成一支穩定的員工隊伍。
筆者認為,如果既能從水泊梁山的用人機制中汲取教訓,又能學習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念,按照市場化原則,積極推行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員工激勵機制,建立起完整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真正做到人力資源優化配置。為此,要充分發揮各人的長處,同時還要制定出定期交流的制度。
參 考 文 獻
[1][明]施耐庵羅貫中著.水滸傳[M].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01-01
[2]顏愛民.人力資源管理經濟分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